鄭波駐地個展——野草黨/蟾蜍山共地計畫

關於本展

2013年夏,鄭波受西岸建築與當代藝術雙年展的邀請,在上海創作了融合野生植物園和網絡開放課程的公共項目《住在上海的植物》。他與上海的生態、人文學者合作,從植物的角度切入上海這座殖民/移民城市的歷史和現實。2015年,他繼續推進關於植物與政治的思考與實踐,在上海舉辦以《Weed Party》為題的個展,運用攝影、繪畫、裝置、錄像、文字等多種媒介,構建出一個內省的空間。其中一個作品系列尋找植物在共產黨史中扮演的各種角色,通過植物揭示通過和出政黨的意識形態邏輯;另一作品系列則探討在工業化向後工業化轉型階段,藝術機構與土地、植物的衝突,推動藝術機構思考自身的生態責任。

2015年夏秋,鄭波兩次到台北駐村,開始為2016年的展覽做前期研究。2016年秋天的展覽將包括兩個部份,分別在立方計劃空間和附近的蟾蜍山呈現。在立方計劃空間內展出的作品將包括此前在上海的創作和此次在台北的新作。展覽將進一步聚焦在政黨(廣受質疑但又揮之不去的當代政治形式)和野草(讓當代社會感到不適但又無法剷除的生態力量)之間的張力。他一方面繼續在二十世紀的政治文獻和視覺檔案中尋找野草的痕跡,一方面推進貌似荒誕的野草黨(Weed Party)的創立,嘗試拓寬政黨政治的形式和議題。

在立方計劃空間附近的蟾蜍山,鄭波將和在地機構「好蟾蜍工作室」一起,同當地居民合作,營建一個如同台灣畫家郭雪湖1931年的畫作《新霽》中描繪的雜揉、有機、原生、豐富的植物景觀,并通過這一行動反思管控、規劃等人類中心主義的政治工具。在蟾蜍山的實踐和立方計劃空間內更為理論性的思考形成反差,互為補充。

活動紀錄

2016.4.9  蟾蜍山共地試驗所-種植工作坊第一階段

關於藝術家

鄭波
1974年出生於北京,曾在美國、歐洲、香港居住。鄭波長期專注於社會性藝術的創作與研究,多從邊緣人群與邊緣植物的視角切入歷史與現實。他曾和多個社群合作,包括北京同志活動中心和香港的菲傭群體。他的作品〈家庭歷史教材〉獲得香港藝術館頒發的優秀獎(2005年);〈賈里布群島〉獲得新加坡美術館頒發的評委會獎(2008年)。
鄭波近期的創作包括2013年與香港少數族裔合作創作的互動裝置〈為伊唱〉;2013年的〈住在上海的植物〉包括位於上海西岸的一個野草植物園和一門與生態、文學等多學科學者合作開設的網絡課程;2014年的〈植物佔領深圳〉帶領觀眾從美術館周邊的植物形態探查城市演變的軌跡;2015年的〈Weed Party〉檢視植物在不同歷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揭示政治對植物的依賴。他擁有美國羅傑斯特大學視覺文化研究博士學位,現在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任教。

關於合作單位

好蟾蜍工作室
蟾蜍山聚落是公館的發源地,也是台北唯一的山城眷村。由台北市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空軍眷村「煥民新村」、軍人自力造屋的「類眷村」以及日本時代興建的農試所宿舍群所組成。除了已閒置的煥民新村外,聚落內尚有數百人居住其中,是都市中最富有生活感的「活聚落」。但時代的巨輪不斷前進,自2013年開始,蟾蜍山同時面臨「煥民新村」的拆除危機以及當地居民遭地主台科大提告迫遷的居住權問題。
好蟾蜍工作室成立於2013年五月,由在地影像工作者林鼎傑發起,號召藝文工作者與臨近的台大、師大、台科大等各大專院校師生共同關心台北南緣的山城聚落。兩年來,工作室持續關注在地生活的本質,透過食物、手工藝、影像、導覽、參與式設計等方式,深化居民的在地認同,並串聯起外部的友善社群。
在眾人的努力之下,蟾蜍山於2014年七月被指定為台北市「文化景觀」。
近來與周遭學校結合,推動兒童環境教育、老人關懷、社區菜園等生態基礎設施,期待未來能成為都市中聯結人與自然的生態聚落

藝術家|鄭波

開幕|2016.9.3(六)下午3-6點
展期|2016.9.3-2016.11.13
展覽開放時間|周三-日,下午2-8點 (周一、二不開放)

地點|立方計劃空間(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交通| 捷運公館站1號出口,水源市場東側─東南亞戲院後方巷弄,韓一閣餐廳樓上

主辦|立方計劃空間
協辦|好蟾蜍工作室
展覽計畫贊助|文化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特別感謝|好蟾蜍工作室、曾鈺娟教授(世新大學教學卓越中心)、王文心、李明峰、大安區學府里

◆立方計劃空間由文化部、RC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營運

Date:
Back To Top

參觀資訊

公館立方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02)23689418
開放時間:週三~週日,下午2~8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水源市場東側-東南亞戲院後方巷弄,「山嵐拉麵」與「愛妮雅化妝品」之間的白色小門

立方7F
開放時間:週三~週六,下午2~7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1號7樓
(02)23636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