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單位》 導覽手冊
展覽《人造單位》由孫以臻策劃,嘗試重新檢視過往「國/家/族/我」等單位是如何透過「可調控的共同生產」而建立,並透過展覽及情境式演出的藝術途徑,創造關於「人如何自造單位?」的思考工具。
話鼓電台
「話鼓電台」是立方計劃空間於2019年開啟的實驗性計畫,嘗試以「聲響」為媒介、「廣播」為技術,探討在數位訊息日漸成為人們主要的情感載體與關係連結工具的今日,藝術家如何回應當代社會中人與科技、人與人之間重組的關係網絡。
《銜尾蛇》國際放映聯展 導覽手冊
由策展人鄭慧華所策劃的〈銜尾蛇〉(The Ouroboros)國際放映聯展,邀請 8 位藝術家、11 部錄像作品,今年夏天同步於台北立方計劃空間和盧森堡卡西諾當代藝術館(Casino Luxembourg-Forum d’art Contemporain)舉辦。立方計劃空間預計於2019年8月17日開展,卡西諾當代藝術館則於8月28日開幕,展期分別至2019年10月20日及10月28日。
《現實秘境》畫冊 / 讀本
《現實秘境》是一檔重新思索當下亞洲與世界關係的展覽,一共邀請十三組藝術家,分別來自台灣、中國、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和哥倫比亞。經過兩年策劃,將呈現藝術家對特定歷史和生活經驗的關注,以作品之間所組成或交錯或平行的時空向度、藉由異地/共時,或者是異時/共地的不同視野,嘗試組構和揭露出歷史與當下生存之間的關係。
《塵念塵:神話與人間》導覽手冊
國際交流展「塵念塵:神話與人間」由盧森堡卡西諾當代藝術中心、立方計劃空間及非常廟藝文空間共同主辦,展覽由卡西諾當代藝術中心館長凱文・穆蘭擔任策展人,邀請兩組藝術家:卡羅琳娜・馬凱維奇 & 巴斯卡・皮洪及馬可・葛丁荷,延續2018年4月來台駐地所開啟的創作計畫,並於 同年11月17日至12月30日在非常廟及立方空間展出。
《最小共存單位》導覽手冊
在視藝術為另類知識生產行為的前提下,本展由孫以臻策劃,聚焦於以共同生產另類知識為基礎而形成的集體或社群關係,乃至關注這些集體或社群在共同生產的過程中,協商出共享的理念,進而能夠自我組織成具有行動/反抗能動力的政治主體。這些共產另類知識,並且能夠自我組織的政治主體,於本展中正是我們可以借用來重新想像一個理想社會的「最小共存單位」。
《自然之外的海洋》國際聯展導覽手冊
由紐約「獨立策展人國際聯盟」(Independent Curators International)製作,策展人艾蕾娜.克萊爾.費爾德曼(Alaina Claire Feldman)所策劃的《自然之外的海洋》國際聯展於11月巡迴至台北立方計劃空間。《自然之外的海洋》展覽以多樣的媒材為其特色,包括攝影、錄像、出版、聲音與設計。立方計劃空間邀請居住於台灣的法籍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加入,藉此延伸策展主題並以在地脈絡作為參與及回應。
《諸中之貌:滋事》聯展導覽手冊
《諸眾之貌:滋事》聯展由黃孫權總策劃,曾傑協同策展,內容除了「諸眾之貌─亞洲運動影像資料庫」平台中關於亞洲社會運動的紀錄影音與文件之外,並且有汪彥成、張靜如、梁以妮、陳星穎、鄭明慧、賴曉瑩等2016年學實學校的成員以攝影、紀錄片、舞蹈與行為參與展出。
聲軌-台灣現代聲響文化資料庫
「聲軌」網站的基本構成為數百則事件條目(並將持續擴增),以1910年台灣在日殖時期第一間唱片行(株式會社日本蓄音機商會臺北出張所)的成立為起點,使用編年的時間軸線串接1910年至2014年的政治、社會、文化與科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