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當代夜:「檔案熱─關於檔案的實踐與方法」系列講座

春之當代夜:「檔案熱─關於檔案的實踐與方法」系列講座

近年來於藝術的表現形式與思考中,越來越多創作者、組織者於藝術生產過程中,將「檔案」視為一種具高度動能性的媒介,在作品、展演之中大量使用檔案。檔案在此不僅是被當作材料,也作為不同層次的觀點的提出,創作者在「檔案」本身所具有的意義基礎上進行思考,並擴大其被認知的可能,除了是對檔案再次做出詮釋之外,也帶有以檔案形式為基礎的「再創造」與「再論述」意圖。這也意味著,檔案在當代藝術的運用不再限於舊有的挪用或再現形式,而已儼然成為建構論述的方法學,而在這個仍在被拓展的領域中,它與相關的三個層次做出對話:田野(經驗)、系譜考掘(知識)和思想(創造性),並與此三者交互建構出另類的知識和藝術形式。本系列講座藉由重新審視近年藝術形式中對於檔案的運用及其意義轉化,討論檔案如何重新成為實踐方式和其方法為何。

本系列講座邀請四組講者,以當今藝術生產中對於「檔案」的重視與運用而展開幾點討論。一、藝術家如何、為何運用檔案:藝術家洪子健、陳瀅如以其創作中大量的重新觀看、使用、甚至重新詮釋檔案的案例中,去剖析創作的概念與使用檔案的目的。二、檔案與思想型態:史學者孫松榮和龔卓軍透過正在研究及進行中之策展實踐的兩條內容路線──台灣錄像藝術及台灣新電影──談及「重回檔案」的過程如何使新的實踐方式發生。三、檔案與發言權:北京OCAT研究中心總監董冰峰,談論他深入觀察與親身參與多年的中國「影像藝術」研究與所面臨的保存及生存上的挑戰。四、田野、紀錄與檔案:聲音創作者、記錄者彭葉生,以其長年的聲音田野錄音工作為起點,探討聲音被記錄及能夠被重覆聆聽的意義。

這四場講座將以主題性、局部切片的方式進入「檔案」與當代藝術的關聯性,期望勾畫出其於觀念、行動、運用策略上的複合關係,也對於正處在「檔案熱」的藝術環境,拋出後續更加值得關注與探索的問題。

(策劃:鄭慧華/立方計劃空間)

 

系列主題:檔案熱─關於檔案的實踐與方法

►欲報從速,報名連結:https://goo.gl/lBal5Z

《檔案熱》系列講座重新審視近年藝術形式中對於檔案的運用及其意義轉化,討論檔案如何重新成為實踐方式和其方法為何。四組講者以當今藝術生產中對於「檔案」的重視與運用而展開討論。

一、藝術家如何、為何運用檔案:
藝術家洪子健、陳瀅如以其創作中大量的重新觀看、使用、甚至重新詮釋檔案的案例中,去剖析創作的概念與使用檔案的目的。

二、檔案與思想型態:
史學者孫松榮和龔卓軍透過正在研究及進行中之策展實踐的兩條內容路線──台灣錄像藝術及台灣新電影──談及「重回檔案」的過程如何使新的實踐方式發生。

三、檔案與發言權:
北京OCAT研究中心總監董冰峰,談論他深入觀察與親身參與多年的中國「影像藝術」研究與所面臨的保存及生存上的挑戰。

四、田野、紀錄與檔案:
聲音創作者、記錄者彭葉生,以其長年的聲音田野錄音工作為起點,探討聲音被記錄及能夠被重覆聆聽的意義。

四場講座將以主題性、局部切片的方式進入「檔案」與當代藝術的關聯性,期望勾畫出其於觀念、行動、運用策略上的複合關係,也對於正處在「檔案熱」的藝術環境,拋出後續更加值得關注與探索的問題。

 

講綱及講者介紹:

#1  談偏見與檔案挪用──檔案

主持|郭昭蘭/策展人兼藝術評論者
主講|洪子健、陳瀅如/藝術家
時間|2015.10.2
1002 (1)

講座綱要:
【談偏見與檔案】
「誰控制了過去,誰就控制了未來。誰控制了現在,誰就控制了過去。」這句來自歐威爾(George Orwell)小說《一九八四》的引言,對美國搖滾樂團「討伐體制」來說,是反抗的召喚,對我來說,它只是關於資料庫的制度事實。全世界最大的資料庫,例如美國國家檔案館,或是貝特曼檔案館,通常隸屬於國家或大公司。就美國來說,這類的檔案館與圖書館控制了國家集體記憶的散佈。它們存在的終極原因,是為了確保國家的延續,也因此,檔案館的不完整是有意圖的。儘管如此,還是有些例外,像「維基解密」和史諾登「偷出來」的檔案。

身為藝術家兼研究者,我進入檔案庫都是為了工作,有目的或是為了確認某項指控而找尋證據。在檔案庫裡找尋資料的解釋脈絡取決於我的動機與背景,我絕不會挖掘到一個純粹的「真相」。「尋找真相」絕對不會是檔案研究的原始動機,因為它的背後有太多非理性的念頭與預設。這就是海德格與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所說的「詮釋循環」(hermeneutic circle)的構造。

我的偏頗之見是:檔案研究者──即使是偶一為之、無政治傾向的藝術家──都懷著意識型態的意圖,而且通常是國家主義形式。此外,所有檔案庫的原始意圖,都反映了其創建者的意識型態的動機。

【挪用──檔案】
檔案資料的形式可分四類:文獻(字)、照片、活動影像、聲音,並在當代藝術創作的框架下已挪用超過五十年。本場講座,在照片部分我將簡短介紹2008年由奧奎‧恩維佐(Okwui Enwezor)在紐約攝影藝術中心策劃的「檔案控:當代藝術的文件使用」(Archive Fever: Uses of the Document in Contemporary Art);文獻史料部分,將介紹藝術家王虹凱2015年參展京都國際現代藝術季的自修室作品《Dancers of the Millions》(2015),並賞析今年獲提名透納獎的藝術家邦妮‧坎普林(Bonnie Camplin)同樣以閱讀爲主的作品 《軍事工業複合體》(The Military Industrial Complex, 2014),以及我的新作《致幻記》(2015);活動影像則藉由大量挪用資料庫存影片(found footage/ archival footage)的個人作品《超距作用》(2015)爲範例。

藝術創作與檔案資料的交織,在當代藝術中不停產生新的意義。藝術家研究創作主題的方法學,成為作品的重要環節,引導觀者進入藝術家的創作和研究脈絡,而不再只滿足於視覺形式的眩目變化。在去視覺化的藝術實踐過程中,我也將以幾分鐘的時間複習美術史:觀念藝術的興起。並且以觀念藝術家瑪麗‧凱莉(Mary Kelly)長達七年的自我記錄《產後文獻檔》(Post-Partum Document, 1973-1979)爲主題,作為藝術家自創檔案資料庫的實例。

講者介紹:
洪子健
美籍亞裔電影製作人及藝術家,作品往往集中於哲學主題和人物、具爭議的種族、階級問題,以及亞洲的歷史衝突。電影及錄像作品包括《Behold the Asian: How One Becomes What One Is》、《Condor: A Film from California》、《資本主義萬萬歲》,以及有關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的作品《The Denazification of MH》;有關日本七三一部隊的得獎紀錄片作品《731: Two Versions of Hell》於2007年完成,此主題於2010年由作品《歷史血痕》延續。2012年的電影作品《The Turner Film Diaries》,根據臭名昭著的種族主義美國小說《透納日記》而創作。

曾參加國內外展覽與影展,包括「疫年日志:恐懼、鬼魂、叛軍、沙士、哥哥和香港的故事」(2013—2014巡迴展:香港、台灣、韓國、美國)、「無形的手:策展作為立場-第二屆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雙年展」(中國,2014)、「回避烏托邦」(德國,2013)、國際線上雙年展等。

陳瀅如
以錄像為主要創作媒體,其作品亦包含複合媒材、繪畫、攝影版畫與行動藝術等。過去幾年,創作著眼於社會中的權力結構──民族主義、種族歧視、集體(無)意識等議題。近年逐漸把創作觀念結合太空科學與神祕學,將宇宙和人類處境作關連想像、思考。2010-2011年,獲選荷蘭皇家國際藝術學院(Rijksakademie van beeldende kunsten)駐村藝術家。

曾參與的國內外展覽與影展包含「超距作用-陳瀅如個展」(台灣,2015)、「上海雙年展:社會工廠」(中國,2014)、「第四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鬼魂的回返」(台灣,2014)、「疫年日志:恐懼、鬼魂、叛軍、沙士、哥哥和香港的故事」(2013—2014巡迴展:香港、台灣、韓國、美國)、「無形的手:策展作為立場-第二屆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雙年展」(中國,2014)、「回避烏托邦」(德國,2013)。

 

#2 給那不曾發生的另一種台灣影像史

主持|鄭慧華/獨立策展人
主講|龔卓軍、孫松榮/南藝大學藝術創作理論所副教授、南藝大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所副教授
時間|2015.10.9
1009 (1)

講座綱要:
自1982年以來,台灣新電影已經歷經了33個年頭,雖說它已經在1990年代告終,但是,從種種發生的爭論與國內院線體制的侷限,我們真的完整經歷過台灣新電影嗎?2014年台北上映謝慶鈴的《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代表觀點的轉移,可以帶來新的思考。《藝術觀點ACT-台灣新電影地下根莖再生計畫》,試著在這個網路時代,重新提出台灣新電影做為視聽檔案的再生計畫,為當代藝術的影音挪移與檔案思考,提出一條潛在的路徑。

而就在新電影誕生後的隔年,台灣影像藝術發展史上首次出現了錄像藝術的創作軌跡:郭挹芬與高重黎分別發表了錄像裝置與錄像雕塑作品。三十多年後,10月初於關美館展開的「啟視錄:台灣錄像藝術創世紀1983-1999」展覽,以復刻作品作為重構台灣錄像藝術的起始點,並進一步串聯其他完成於類比紀年的作品系譜。復刻之作並非僅為檔案的化身,更是一種策展方法:讓展覽成為思想作為檔案的錄像藝術之形態。

講者介紹:
龔卓軍
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兼《藝術觀點》季刊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現象學與當代法國哲學,長期關注身體哲學、美學、現象學、心理學與精神分析等議題。

孫松榮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副教授,現任《藝術觀點》季刊主編,曾擔任2012年第八屆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紀錄之蝕:影像跨界的交會」單元策展人。主要研究領域為現當代華語電影美學研究、電影與當代藝術,以及當代法國電影理論與美學等。

 

#3 禁止、反抗與自我組織中國影像藝術檔案

主持|翁子健/亞洲藝術文獻庫研究員
主講|董冰峰/OCAT研究中心學術總監與研究出版部主任
時間|2015.10.16
--------- (1)
講座綱要:
近十年中,關於中國當代藝術歷史的回顧/展、檔案發掘及歷史書寫/著作已然達到一個從未有過的熱度與密集度。尤其是對「八五新潮」、1980年代中國新潮美術運動的不斷討論與研究,至今已成顯學。

與此浪潮相比,發軔於1990年代初期至今的中國「影像藝術」生態和狀況卻顯得非常孤寂和邊緣。一方面,在全面市場化下的中國當代藝術難有「影像藝術」的版塊;另外角度來說,天然具有異端色彩的錄像藝術(反博物館)、藝術家電影及獨立電影(反體制)等 「影像藝術」,也一直試圖在語言與政治性上尋求新的自主空間和行動力。

本次講座,主要以栗憲庭電影基金(Li Xianting′s Film Fund,2006年成立於北京)和錄像局(Video Bureau,2012年成立於廣州和北京)兩個以保存和研究「影像藝術」的非營利性機構為例,來展開對中國「影像藝術」的命名、研究與出版等有效工作的討論,並期以另外的視角來反思與想像社會急速轉變中中國當代藝術的多元未來及可能。

講者介紹:
董冰峰
OCAT研究中心(OCAT Institute)學術總監與研究出版部主任。擔任《世界3》編委與編輯部主任、《藝術界》(LEAP)專業委員會委員、香港Rooftop Institute顧問委員和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研究員。2005年至今先後擔任廣東美術館和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策展人、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副館長,以及栗憲庭電影基金藝術總監。2013年獲「CCAA中國當代藝術評論獎」。

 

#4 來自田野的聲音報告

主持|羅悅全/策展人兼音樂文化研究者
主講|Yannick Dauby(澎葉生)/聲音藝術家
時間|2015.10.30
Exif_JPEG_PICTURE

講座綱要:
田野錄音是一種難以預期的聲響實踐,它不只是捕捉聲音事件或環境音,也不只是客觀地記錄真實,它還關乎與偶發情境的對話,包括聲響空間、工具、參與者、動物、植物、大氣現象與各種意外。

在這種情境所取得的錄音,何時且如何得到可信紀錄的地位?以麥克風和耳機作為中介所分享的聆聽經驗有著什麼樣意義?讓聲音可被記憶,讓稍縱即逝的聲音變成可重覆播放意味著什麼?什麼是聲音資料庫?如何建立資料庫?

以田野錄音為主要創作取徑的聲音藝術家彭葉生(Yannick Dauby)將於本講座中分享他在台灣的工作經驗,以及他對聲響文化、聲響環境研究與聲響創作的研究。

講者介紹:
Yannick Dauby (澎葉生)
聲音藝術工作者,1996年在法國學習具像音樂後開始創作及研究。從音樂延伸至即興演出、電子原音音樂(électroacoustique)編曲,以及人類音樂學等。1998年開始田野錄音工作,於大自然、都會和工業環境中錄音,匯集成聲音紀錄片及編曲的素材,或與其他聲音媒介對話,時而與影像創作結合。作品發表形式如,即興演出、聆聽活動、出版或聲響裝置。其創作主軸為對於聽覺經驗的實驗和探索,並十分著迷於民族學與自然科學。作品常參與國際活動,亦常與聲音藝術家、現代舞(2007年開始與台灣驫舞劇場合作)及視覺藝術家(如與蔡宛璇進行「拾景人」系列創作)合作。近幾年持續在台灣各地從事田野錄音與發表,未來幾年計畫透過藝術活動、聲音紀錄及教學行動持續在這個島嶼中探索。

Back To Top

參觀資訊

公館立方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02)23689418
開放時間:週三~週日,下午2~8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水源市場東側-東南亞戲院後方巷弄,「山嵐拉麵」與「愛妮雅化妝品」之間的白色小門

立方7F
開放時間:週三~週六,下午2~7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1號7樓
(02)23636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