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與時代系列講座:「沒有校園的民歌」-范揚坤、黃國超、鍾永豐、何東洪

聲音與時代系列講座:「沒有校園的民歌」-范揚坤、黃國超、鍾永豐、何東洪

場次:
1:30-3:00 范揚坤-「民歌採集運動:台灣、音樂人文傳統生態考掘經驗歷程及其歷史鏡像」
3:10-4:40 黃國超-「邊緣的主流,主流的邊緣:淺談山地流行歌曲」
5:00-6:30 鍾永豐-「民謠再創作的路徑與對話想像」
立方計劃空間將於2014年2月與6月,分別與台北北師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共同主辦關於台灣聲響文化的研究初探展覽──〈造音翻土〉,從戰後台灣的通俗音樂與聲響運動的特定脈絡裡,重新尋找聲音的歷史軌跡與其意義。我們以重省「本土」這個台灣現代性形塑歷程下 (歷經帝國邊緣、殖民統治、威權統治、西式現代國家)難以迴避的課題作為串連這次展覽的主線索,從歷史的社會土壤裡著手,重新翻、掘、找,以系譜學的方法爬梳聲響與社會互動的軌跡,並思考它再一次被反省義意上的「造音」(sound-making)轉化的可能--而我們稱這些過程為「翻土」。
本次立方舉辦「聲音與時代」的系列講座,作為展覽開展前的暖身,希望邀請並展開相關的討論。並於本次先鎖定關於「民歌」的再思考,展開相關論述的深入爬梳。
從古到今,從東方到西方,「民歌」既傳統又基進,既鄉土又現代。如果民歌不只是「校園民歌」或「小清新」,我們要如何理解它?我們特邀請了范揚坤、黃國超、鍾永豐與何東洪四位學者暨音樂實踐者,於12月21日連續三場交叉討論的講座中,深入「民歌」如何被傳唱、紀錄,如何從歷史走到現代等議題。
三場座談將由「田野採集」、「民謠的再創作」與「山地流行歌曲」三條軸線串連著展覽中的「沒有校園的民歌」單元。講座將試圖從這三條軸線裡,往歷史的土壤裡翻、轉,並思索通俗音樂裡「人民」被動員、想像與回歸而成為「造音」的能動性。
講座大綱

1:30-3:00 范揚坤-「民歌採集運動:台灣、音樂人文傳統生態考掘經驗歷程及其歷史鏡像」

台灣音樂與民族音樂學術發展在台灣的歷史經驗,「民歌採集運動」只是自來的整體歷史過程其中一段插曲。然而這段插曲對於當代所以重要,不僅由於此運動奠定當代台灣民族音樂學的學術發展基礎,更由於這段歷史過程最終部分地完成其運動速求,讓在台灣生活的住民逐漸重視自身所處音樂傳統何為。甚或在一定程度裡還映照了所謂的台灣音樂傳統,如何從提供外來「他者」藉以豐富個人知識或為蒐奇經驗,轉成爲描繪自身所承續音樂歷史傳統摹本的自我定義歷程。是以為本次透過「民歌採集運動」為例,主要分享在不同階段裡的在地文化與外來者對話的經驗辯證,及此辯證最終所以能夠內化為自我定義台灣音樂內涵的建置歷程:
筆記,方志與詩文隨筆的風俗獵奇速寫
調查,殖民地治理與情報蒐集
記錄,帝國的地方文化素描或為在地自我造型
認識,民族主義與歷史主義的雙重辯證
學術,變客體為主體的自我甦醒、歷史回顧與再建構

3:10-4:40 黃國超-「邊緣的主流,主流的邊緣:淺談山地流行歌曲」

長期在原住民部落待過的人都知道,山地通俗歌曲幾乎無所不在,從村里長的廣播、雜貨店、菜車、麵攤、鄉運動會、學校表演或婚禮、祭典儀式,甚至是投10元讓你點唱一首的路邊小吃攤、夜市,它普及於台灣各山地鄉提供人民日常娛樂,也是最活潑的文化、消費現象,然而這個巨大的社會事實卻長期遭到學院不可思議的忽視。此次的演講分享,要為大家帶來戰後台灣原住民族,如何混搭著不同殖民文化層的音樂元素,在主流的音樂市場之外(部落),大聲歡唱著一曲接著一曲的山地流行歌曲。

5:00-6:30 鍾永豐-「民謠再創作的路徑與對話想像」

一、古典音樂中的民謠士紳化與國族建構
二、杜甫的公路樂府詩
三、Bob Dylan、許常惠與水晶唱片
四、臨暗中的我庄
講者簡歷
何東洪|輔大心理系副教授,關注流行音樂研究、青年文化與政策、文化經濟學、當代批判理論、社會科學質性研究等領域。
范揚坤|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助理教授,曾擔任《台灣的聲音》期刊的編輯,並參與《台灣有聲資料庫》的錄音採集工作。
黃國超|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台灣原住民族社會與文化、原住民流行歌曲、文化研究…等。
鍾永豐|詩人與詞作者,與客家歌手林生祥合作發表「交工樂隊」與「生祥樂隊」多張專輯。
Back To Top

參觀資訊

公館立方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02)23689418
開放時間:週三~週日,下午2~8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水源市場東側-東南亞戲院後方巷弄,「山嵐拉麵」與「愛妮雅化妝品」之間的白色小門

立方7F
開放時間:週三~週六,下午2~7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1號7樓
(02)23636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