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灝〈結構研究VI〉

倪灝〈結構研究VI〉

〈結構研究VI〉,頻道錄像裝置 24分53秒,2020 (攝影:陳又維)
打擊樂是最古老的音樂形式之一,從薩滿儀式到戰爭的信號器具,在各種文化中都能看到。擊鼓動作也代表著最初人類理解周遭世界的基本管道。在《結構研究VI》這件作品中,三位鼓手以鼓聲模仿YouTube上三段不同系列影片及內容的聲音。這些影片描述了各種透過速度和撞擊,製造出類似鼓聲的隨機情境,包含物和生命體互動的聲音,或是自然現象,如:車禍、地震、工廠機器運作、炸彈爆裂、動物奔跑、閃電,或是槍擊聲。最後,這些原始影片和鼓手詮釋的影片並置投影,創造出一部刺耳的交響樂。
《結構研究VI》嘗試分析或解釋我們所在的物質導向(material-oriented)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所有物體與生命體之間的微小互動,都成了更大的振動的一部分,而這個大振動正是生命的基礎。同時,你我所處的這個年代,每個發生的事件都不斷地在網路世界被過量上傳及分享,使這些微小振動得以在時間和空間內不停地迴盪。藉由把YouTube上所紀錄的物體互動影片,儀式性地回送(翻譯)為人類最原始製造聲響的方式,宛如一台人體資料處理器,讓這世界再度變成了一段音樂。 
鼓手:文正錆 (John Stephenson)、渡邊紘人(Watanabe Hiroto)、李宜舫 (Yi-Fang Lee)

倪灝(台灣)

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學士(2011)及羅德島設計學院藝術碩士(2014),主修雕塑,因此倪灝作品中時常結合雕塑、裝置、影像和聲音表演等媒材,探討不斷變動的權力系統和結構如何控制全世界以及人類的存在。
作品過去曾在多處機構展出,包含:紐約洛克蘭藝術中心、波士頓藝術中心、洛杉磯18街藝術中心、台北市立美術館、新伯福美術館、皇后美術館等。近期個展包括:「伏擊」(台北市立美術館)、「圍攻」(羅馬T239藝廊)、「光癮熾愛」(上海Vacancy藝廊)。其中,作品《結構研究V》發表於2018年光州雙年展的衛星計畫「今天將發生」中展出;作品《結構研究I》則在2020年由南韓國立現代美術館首爾館收藏,並於該館的 2020 亞洲計畫「尋找另一個家庭」群展展出。
https://haoni.art/
Back To Top

參觀資訊

公館立方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02)23689418
開放時間:週三~週日,下午2~8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水源市場東側-東南亞戲院後方巷弄,「山嵐拉麵」與「愛妮雅化妝品」之間的白色小門

立方7F
開放時間:週三~週六,下午2~7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1號7樓
(02)23636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