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立方計劃空間於1月12日,推出「重見/建社會」主題展的最後一檔:由吉爾吉斯(Kyrgyzstan)雙人組藝術家古那拉‧卡斯馬里法與慕拉特貝克‧朱馬里佛(Gulnara Kasmalieva and Muratbek Djumaliev)2012年所製作的錄像裝置及攝影作品〈布魯克林橋〉(Brooklyn Bridge)。古拉那與慕拉特貝克曾生活於共產社會,經歷蘇聯解體,他們的創作專注於呈現這些政治、經濟的改變與動盪如何改變了吉爾吉斯坦人的生活、在地經濟和謀生方式。
在〈布魯克林橋〉一作中,他們以特有的紀錄手法,關注從前蘇聯管轄的中亞地區遷往紐約布魯克林俄語區的非法移民。他們的作品最近亦受邀參與於鳳甲美術館所舉辦的2012第三屆台灣國際錄像雙年展,展出五頻道錄像作品〈新絲路-生存與希望的系統法則〉(A New Silk Road: Algorithm of Survival and Hope)。
關於〈布魯克林橋〉
「當然,從世界各處許多人的觀點而言,混雜、流動與差異,它們本身並非立即具有解放的性質。極多數的人們將流動視為是苦難的一個面向,因為他們以愈來愈快的速度在險惡的環境中流離失所……積極地說,吸引其向前的力量,是豐富的慾望,是表達能力與生產能力的累積,是透過全球化過程而深植於所有個人與社會團體的意識中的慾望,而且因此是某種希望」
麥可‧哈德與安東尼奧‧納格利,《帝國》
2009年五月,在兩位藝術家出發至紐約之前,他們請託在吉爾吉斯首都比斯凱克(Bishkek)的友人,引介一些從吉爾吉斯斯坦移民美國的同胞,以進行採訪他們移民的經驗。從吉爾吉斯坦至西方國家的非法移民潮一直方興未艾,因此他們所訪視的每一個家庭幾乎都能輕易地舉出他們認識的人之中有此經驗的人。在〈布魯克林橋〉一作中,卡斯馬里法及朱馬里佛將過去曾經深究的主題─如全球化下的危機與轉機,延伸至這個移民現象的探討上。
在立方計劃空間的展出,包含一個單頻道投影、四個訪談影片以及三張照片。投影內容是藝術家從行駛於紐約東河上的跨河列車裡,拍攝與之平行的布魯克林橋的一段實驗性影片,以二十分之一速度播放,列車的聲響聽起來像陣詭異風聲。而在四段訪談中,受訪者是由中亞地區共和國移民到美國的兩名男士與兩名女士,他們有的還住在紐約市,有的已返回故鄉。這四位受過蘇聯文化影響的受訪者皆以俄語述說(影片配有中英字幕),他們道出的四則個人故事,可說是世界各地非法移民之經驗的典型。他們到美國後,無法發揮原有的專業技術與知識,即使他們有人在自己的國家曾受過高等教育,或曾是執業的醫師、音樂家、教師等。對那些仍留在紐約的人來說,在他們取得合法身分之前,勢必都將無法返鄉探親,而取得合法身份,是一段七至十二年的漫長過程。他們通常從事與建築工程或服務業相關的工作,三不五時便需要將賺來的錢匯回家鄉,好讓子女能受教育,讓家人能求得溫飽。
展出的攝影作品則取景於紐約布萊頓海灘,此處是所有流居國外的俄語人口大本營。在此,藝術家觀察到,多數移民人口從未真正融入所處的新社會,他們總是身陷灰色地帶,懸盪在一條牽繫著過去和未來的「橋」上,反覆猶疑著是否應該打包回鄉。有些曾經長期對此地懷抱憧憬的人,因為夢想幻滅,深受打擊,於是決定返回故鄉。
藝術家將這件作品獻給他們在紐約布魯克林的友人。
關於古那拉‧卡斯馬里法與慕拉特貝克‧朱馬里佛
古那拉‧卡斯馬里法(1960-)和慕拉特貝克‧朱馬里佛(1965-)生活於吉爾吉斯坦首都比斯維克(Bishkek)。1991年蘇聯解體前,他們分別於莫斯科和列寧格勒接受藝術教育,如今,他們的出生地已成為中亞的共和國之一。曾生活於共產社會,經歷蘇聯解體,他們的創作專注於呈現這些政治、經濟的改變與動盪如何改變了吉爾吉斯坦人的生活、在地經濟和謀生方式。
他們在居住地主辦並策劃過極獲好評的國際性雙年展—-「比斯凱克當代藝術展」。這兩位藝術家於2007年時曾在芝加哥藝術學院舉辦一場個展,作品亦曾於威尼斯雙年展、新加坡雙年展、上海証大現代美術館、蒙特婁雙年展、台北當代藝術館、鳳甲美術館國際錄像藝術展,以及許多國際美術館及雙年展中展出。其作品相關評論曾出現在《藝術評論》(Artforum)、《今日藝術》(Flash Art)、《美國藝術》(Art in America)等刊物。最近幾年間,他們曾獲頒克勞斯親王獎(Prince Claus Award),並入圍過世界藝術獎(Artes Mundi Pr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