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學實學校|天工開物——現代生活與科技史

2018學實學校|天工開物——現代生活與科技史

「學實學校」(Praxis School)是立方計劃空間的系列主題講座/工作坊計畫,繼2016年「諸眾之貌──亞洲社會運動群像」及2017年的「歷史與身體、網絡與社會」之後,2018年的學實學校以「天工開物──現代生活與技術史」為主題,更聚焦於探討人與物的關係及其歷史,以及我們如何面對和回應。全系列講座自2018年8月持續至2019年3月,總計共12場次,其中9場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前空總創新基地)合作主辦。講師包括黃孫權、李尚仁、劉妍、謝英俊、徐文瑞、洪廣冀與李士傑等。

▍報名方式
・第1、2場,現場報名單場300元,兩場600元
線上報名單場250元,兩場500元
・線上報名表單:報名已截止
・第3-12場,免費入場,但需線上報名:https://thecube-e72626.kktix.cc/events/oldtech

講題
2018/8/25:合作運動──革命後的第一天(黃孫權)
2018/8/26:數位藝術區塊鏈交易所(黃孫權)
2018/9/15:創新 v.s. 使用──如何看待科技(李尚仁)
2018/10/27:謝英俊的建築實踐(一):營造技術與文化傳承──中國東南與西南的兩個觀察點(劉妍、謝英俊)
2018/10/28:謝英俊的建築實踐(二):建築工作的社會性(黃孫權、謝英俊)
2018/10/28:謝英俊的建築實踐(三):總結論壇(劉妍、謝英俊、黃孫權、徐文瑞)
2018/11/24:人類世與當代藝術(一):人類世及其不滿(徐文瑞、洪廣冀)
2018/12/8:人類世與當代藝術(二):本草城市(徐文瑞)
2018/12/22:人類世與當代藝術(三):規模美學(徐文瑞)
2019/1/26:科學的邊界,邊界上的科學(洪廣冀)
2019/2/23:科學在旅行,旅行中的科學(洪廣冀)
2019/3/30:差異旅店/厭世代(李士傑、黃孫權)

詳細課綱
2018/8/25 (Sat.) 2-5pm
合作運動──革命後的第一天
講師:黃孫權
地點:客家文化中心 三樓媒體室(台北市汀州路三段2號)

一切仍在發生中。清理不停,抗議不止。讓我們想像一切抗爭都有了結果,面對革命成功後的第一天的日常生活吧,從街頭回家後的第一天,從雙年展走出後的第一天,說話和表演結束的第一天。我們如何生產自己所需?在便利店與快遞收包間生活?仍然在網上購物?如何將日子過得有革命時期的熱情?如何讓嘉年華變成我們的日常?如果幾年前的批評至今仍有效,不是因為批評有預見性,而是你什麼都沒做。如果我們喜歡在抗爭中得到高潮,那應該下床,去市場買菜。生活的革命開始於那個革命結束後的第一天。 今年九月份,國際平台合作主義聯盟(PCC)將於香港召開第一次亞洲會議,作為會議的共同發起者以及合作松的策劃者黃孫權,將介紹國際合作運動的精采案例與趨勢。

2018/8/26 (Sun.) 2-5pm
數位藝術區塊鏈交易所
講師:黃孫權
地點:薄霧書店(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302號3樓)

聽起來弔詭,真實世界的誠信(trust)在技術世界中是由trustless所建構的,區塊鍊技術架構的加密貨幣的確如此,我們與毫不認識,不知身分的人交易,卻不用擔心。合作社的本質:透明、公平、誠信、全知(想像有一個世界帳本 world wide ledger),或者有一本任何人都可共享的《全球目錄》 (The Whole Earth Catalog),現在更可能實現了。如馬克思所言,光有批判的武器還不夠,我們需要武器的批判。批判平台資本的武器恰如製造他們的一樣。激進理論者倡議的「拿回來」(reclaim)一直都是如何,而不是應不應該的問題。想像Bairbnb(blockchain Airbnb)以及Buber(blockchain Uber), BtaskRabbit(blockchain TaskRabbit)的可能?想像一所建立在區塊鍊上的學校,如約瑟·盧賓 (Joseph Lubin)創立的ConsenSys與乙太坊(Ethereum)為我們開啟的新視野一樣。那想像一個藝術區塊鏈交易所呢?這是一步到位的革命,破除藝術交易/拍賣的不透明以及壟斷,建立藝術家與收藏家間的集體信任,還是新極權─拍賣交際的封閉技術帝國?

2018/9/15 (Sat.) 2-5pm
創新 v.s.使用──如何看待科技
講師:李尚仁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reators大樓1F(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我們生活在一個推崇科技創新的時代,在官方、教育灌輸與媒體論述中,科技創新既是個人才能的表現、也是教育的目標與成果,更是國家命脈之所繫。只有透過科技創新產業才能升級,經濟才能成長,個人生活才會改善。今天我們面對的種種重大問題,不論全球暖化、能源供應和環境污染,主流聲音總是鼓吹只有透過科技創新才能解決。我們也常聽到我們活在一個「不斷創新的時代」、「科技變遷日益快速」、「無法跟上新科技就會被淘汰」等說法。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環顧四周我們所使用的科技,有多少是新近發明的創新科技?又有多少是沿用已久但不斷改良的老科技?我們面臨的重大問題,從能源、交通到環境污染和糧食供應,真的需要等到發明新的科技才有辦法解決?或者這種等待新科技的論述,只是拒絕採用會妨礙強大既得利益的有效解決方案,而故意轉移注意的拖延遁詞? 這場演講將藉助英國科技史學者大衛・艾傑頓在《老科技的全球史》一書所提出的觀點,指出「使用」是科技重要性的關鍵,而有重大影響的科技往往是廣泛使用因而已經有相當的歷史。透過此一不同主流的觀點,這場演講將提出對科技的不同視野和思考角度。

* 本場次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共同主辦

2018/10/27 (Sat.) 2-5pm
謝英俊的建築實踐(一):營造技術與文化傳承:中國東南與西南的兩個觀察點
講師:劉妍 / 回應人:謝英俊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聯合餐廳二樓(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在中國東南閩浙兩省交界山區有一種特殊的橋樑建築:編木拱橋。使用相互交織的梁木體系,能夠實現較大的跨度能力,在高山深澗間溝通道路、構架生命線。這個偏僻的區域內今天尚有百餘座歷史木拱橋遺存,更或貴的是傳承逾兩百年的家族匠作傳統。2009年「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被列入國際教科文組織的「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木拱橋迎來了史所未有的關注與營造熱潮,大量的「非傳承」匠人加入造橋行列。 在四川涼山彝族地區,雖然社會經濟發展落后,在歷史上曾經發展出一種繁華精製的家屋建築,受到建築學界的矚目。近年的新農村建設中,一方面大量傳統建築正在迅速消失,另一方面,政府和民間都在探索使用地域性的建築語言在新建設中表達「民族性」,而二者的目的和手段大不相同。 在當代的城鄉社會經濟模式變化中,傳統匠人的生產與傳承方式正在發生劇烈改變,並將決定性地改變民間建築的文化傳承的方式。本次演講將分享以上兩個形式迥異的觀察案例,藉以一窺中國鄉村的現代化進程與營造傳統之間的張力,並借用謝英俊老師的項目案例,探討建築學者的學術視角與建築師的實踐介入,當如何更好的服務於鄉村建設與文化傳承。

* 本場次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共同主辦

2018/10/28 (Sun.) 1:00-5:30pm
1-3pm
謝英俊的建築實踐(二):建築工作的社會性
對談:黃孫權、謝英俊
3:30-5:30pm
謝英俊的建築實踐(三):總結論壇
對談:黃孫權、劉妍、徐文瑞、謝英俊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聯合餐廳二樓(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 老子,道德經。
2018年,由黃孫權策展的《為無為─謝英俊建築實踐展》將在台灣高雄市立美術館館九月二十一號開幕,展覽將橫跨至2019年春,隨後全球巡展。歷史上這個時刻曾是兩岸巨大傷痛的時刻,台灣921大地震的十九週年、八八風災的九週年、汶川地震九週年、雅安地震五週年、廬山地震五週年,也是尼泊爾地震後第三年。這些災難地點,都可以看到謝英俊建築師的身影,其建築實踐所帶的社會修復能量,不僅只是災後重建蓋房子而已。如謝英俊所言:「災後重建不是解決災後的問題,而是解決過去累積的問題。」,災後有意義的建築乃是思考人類在自然環境中如何永續寓居。如何提供可負擔與善用當地材料的農民建房,在城市巨構的公共性個人的創造性取得平衡,將現代建築模組化的技術進化成為人民自立建房的基礎,以弱建築成大營造,從匱乏達豐富。表達其建築實踐特性的,正是老子這句:「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 此次對談,將以策展人的田野思考與建築師的建築理念為對話,深入建築工作社會性之思考。建築不是形式的水泥盒子,環境倫理不是人類世的永遠外部性,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思考社會生產中的建築。 本日第二場將有建築考古學者劉妍、獨立策展人徐文瑞的加入論壇,以多重視角探討謝英俊的建築實踐理念。

* 本場次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共同主辦

2018/11/24 (Sat.) 2-5pm
人類世與當代藝術(一) :人類世及其不滿
講師:徐文瑞/回應人:洪廣冀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聯合餐廳二樓(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人類世與當代藝術」系列演講 現當代藝術關注環境生態議題,已有長達半世紀以上的歷史。但是隨著全球暖化,環境危機擴大,及至最近二十年來,科學家與人文社會學家提出「人類世」概念,藝術界也開始重新審視生態與藝術的複雜關連。本系列演講,將探討人類世議題的不同面向,進而提出我個人的理論與藝術回應「本草城市」和「規模美學」。 先定義人類世,以及引發的知識論、存有學和政治理論方面的幾個相關問題,例如後人文主義、生態智、存有學轉向。並回顧過去幾年的國內外展覽,探討藝術界如何重新界定生態與藝術的關連。接著,進一步討論人類世的質疑,關注其中殖民論述的陰影,對普世主義的批判,並檢視宇宙政治的提議。

* 本場次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共同主辦

2018/12/8 (Sat.) 2-5pm
人類世與當代藝術(二):本草城市
講師:徐文瑞 / 回應人將另行公佈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聯合餐廳二樓(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從後人文主義出發,將城市視為一個複雜生命體,形成新陳代謝的生態體系,探討當代城市與自然的關係,尤其全球都市化、基礎設施、城市拼裝與賽博格。本草城市也是一項涉及宇宙政治的藝術計劃,以中醫本草學作為存有學和方法論的指引,進行展覽、論壇、踏查、表演等實作操演。

* 本場次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共同主辦

2018/12/22 (Sat.) 2-5pm
人類世與當代藝術(三)規模美學
講師:徐文瑞 / 回應人將另行公佈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聯合餐廳二樓(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人類世的主張,使時間與空間的規模變成關注的焦點。是人類活動的規模,造成地質與氣候的改變。同時,人類世也重新界定歷史意識,把歷史從農業社會,或甚至近現代國家發展,擴及地質與物種演化的時間。本演講從技術史、生態歷史出發,探討人類世時期感官經驗模式的變化,討論藝術家如何結合科技與數字,以及不同普遍知識的感官形式,建立以「規模」為基礎的美學。

* 本場次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共同主辦

2019/1/26 (Sat.)  2-5pm
科學的邊界,邊界上的科學
講師:洪廣冀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聯合餐廳二樓(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科學與邊界是兩個似乎應該清楚分開、卻又彼此糾纏的類別。一方面,我們常說「科學無國界」,彷彿科學知識就應該放諸四海皆準,而科學家就應該捐棄彼此在國情、族群、文化及政治上的差異,勇於跨界,攜手為追求真理而努力。另方面,我們又不時認為,科學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資產—每當有新科博士拒絕回國服務,或知名學者去國高就,我們總習慣將之視為國家民族的損失。從這樣弔詭的現象出發,我的演講將會說明科技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是如何處理邊界。從最早期的實驗室研究開始,我將依序說明科學知識社會學、行動者網絡理論、社會世界理論、場域理論、拼裝觀等不同的分析視野是如何處理科學與邊界。藉由系統地回顧科技研究中的邊界概念,我試著主張,在這概念與物質的流通幾無邊界的今天,我們需要的不只是如何跨界的行動綱領,同等重要的,是以細緻的歷史及民族誌為基礎的「邊界研究」(border studies)。

* 本場次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共同主辦

2019/2/23 (Sat.) 2-5pm
科學在旅行,旅行中的科學
講師:洪廣冀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聯合餐廳二樓(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證諸歐美科學史過去十年的研究趨勢,一個重要轉向便是研究者不再把視角局現在實驗室、博物館、田野等科學知識的生產地,而將重心放在科學知識是如何「旅行」(travel)。在一篇發表在科學史權威期刊Isis上的文章中,長期關心維多利亞時期博物學的科學史家James Secord(2004)便指出,儘管以科學之生產地為中心的研究成功地挑戰傳統「科學無國界」的說法,凸顯科學知識實非如古典社會學者涂爾幹所說的「獨立於任何地方脈絡」,然如此以地點(site)為單位的取向卻讓科學史顯得破碎與零散。Secord認為科學實為一類「溝通的形式」—這也意味著研究者得將視角放在講堂、沙龍、學校、出版社如此科學知識的集散地,並整合閱讀史、書籍史等取徑,從而揭露科學知識之「活動、翻譯與傳播的過程」。 以Secord已成經典的文章開始,本演講將介紹晚近科技研究者是如何處理科學的「旅行」,以及發展所謂的「科學的全球史」(global history of science),或「超越後殖民主義與後實證主義」(beyond postcolonialism and postpositivism)的研究取向。在介紹廣受研究者重視及討論的經典案例後,我會從自己從事日本殖民科學史的經驗出發,跟各位一同探討這段時間一直困擾我的疑問:為何追溯日本科學家及機構與歐美學術傳統的聯結即代表日本科學的全球化?這是不是意味著研究者有意無意地接受了如下假定,自日本的社會中長出的知識傳統—不管是原生還是移植的—均為在地的,而起源於歐美者便是全球的?如果遵照地理學者的指示,我們得把號稱「普世性」的歐美科學予以在地化,那麼,那些非西方的知識傳統是不是也要在地化、而不僅是以「日本」、「中國」及「韓國」等空間單位來涵蓋?

* 本場次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共同主辦

2019/3/30 (Sat.) 講座時間將另行公佈
差異旅店/厭世代
對談:李士傑、黃孫權
講座地點將另行公佈

當每個人都彼此充滿差異的時候,世界就像一座差異旅店(Difference Inn) — 這塊島嶼再也不需要傾聽,再也沒有共通的語言。

厭世之代的神話解析
2018年五月四日台灣大學身陷「拔管」與「插管」之爭的風暴,哀悼大學自治精神淪淪喪的認真長輩,動員群聚台大參與「新五四運動」;同時因為「原力」的搞笑雙義典故(May the force / fourth be with you,「願原力 / 五月四日與你同在」)總統府當日變身全球星戰日活動地點,開放星戰迷入府參觀拍照,做為話題流通星戰粉絲 cosplay 的同人誌照片。

前國策顧問李家同教授在臉書上代表前者群眾,怒斥總統府的星戰粉絲群聚現象── 在「總統府」這個重要的地點「兒戲」,終將失去人民的信任。這種批判態度卻引起了大批年輕人反對的激烈反應,為異質多元社會引起劇烈爭論。今日社會中差異巨大的眾人,大家仍有任何共通的語言基礎嗎?還需要溝通嗎?

這種巨大的落差,是否也是厭世代現象的本質基礎?世代之厭,厭世(tired)而已。殊不知身上扛著一代又一代的祖先之魂前輩之債。有沒有什麼樣的故事,能夠釐清這種代間相欠的反身性關係呢?

尋找原生故事
厭世代者,厭世之代也。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用神話學的框架來來論述七零年代湧現的消費社會諸現象,以結構關係來拆解日常生活的文化政治:這種現代神話理論,是否可以來解析眼前的厭世代現象?藉著拆解神話,找回自己生命的動力… 或者在原生的故事中,試圖理解自己所踏的土地上的真實故事。冷體計畫中尋找自己家族歷史、專業領域中科技物的故事的林炳炎老師,便開始探訪挖掘深埋在地層裏的歷史真實。

差異裡的文化藝術
在差異旅店,所有人都住在差異裡。這時候的媒體與藝術又是什麼呢?文化與藝術是用來廣播自己,放大聲量,還是用來來觸碰異己,傳遞對話?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將從當下的藝術與社會反思經驗出發,討論所進一步生存與生活的關鍵詞:空間、媒介、技術、工具。

講師簡介

黃孫權
跨建築、媒體、社會運動與藝術的藝行者(artivist)。曾於多所藝術大學任教,現為中國美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網絡社會研究所所長。研究專長包含建築與空間理論、文化與媒體、社會運動與跨領域藝術。前《破報》總編輯,1997號召組織台灣第一場反仕紳化都市運動 「反對市府推土機」。近年開始從事策展與藝術創作,在高雄成立「搗蛋藝術基地」,「共藝術合作社」。作品曾參加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我們家在康樂里/城市光柵〉(2007)、〈日常生活的一天〉(2013),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雙年展〈烏托邦出櫃〉(2014),以及個展〈無地之愛──在田野與社會性空間中的藝術〉(2014)等等。著作包括《綠色推土機》、《除非我們尋找美麗》、《建築與烏托邦》。譯有《自己幹文化──英國九零年代的派對與革命》。

李尚仁
李尚仁在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科學史、科技史與醫學史中心取得博士學位,並於倫敦衛康醫學史研究所(Wellcom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從事博士後研究,現職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李尚仁的研究領域是現代西方科學史與醫學史,尤其是十九世紀的醫學與生命科學,主要研究興趣是帝國與現代西方醫學的關係,這裡的「帝國」指涉的既是十九世紀全盛的大英帝國,也是即將崩解的中華天朝帝國。已出版的主要研究主題是曾經擔任大清海關醫官,日後返英創立倫敦熱帶醫學校而有「熱帶醫學之父」之稱的萬巴德 (Patrick Manson, 1844-1922)的研究事業,著有《帝國的醫師》(允晨),翻譯有《老科技的全球史》、《柯倫醫師吐真言》(左岸)。

劉妍
於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建築學院取得博士學位,目前在南方科技大學人文社科榮譽學會任青年會士。研究興趣主要在於木構建築史、建築技術史、建築考古學、建築人類學等。其博士論文《編木拱橋:結構思維的若干歷史》關注閩浙地區編木拱橋的匠作傳統。曾帶領中國傳統匠人在德國雷根斯堡建造了一座中國木拱橋。其製作的木構模型曾在德國、奧地利多個博物館展覽,並為德意志博物館收藏。此外,也曾獨立製作建築人類學紀錄片《尋找涼山彝族營造傳統》(2015)。

謝英俊
建築師謝英俊以具體的行動呼應「永續建築」的三個主軸──社會文化、經濟、環境。他透過簡化建築構法,建立開放式構造系統,採用協力互助的方式(互為主體)進行造屋與震災重建,並將綠色環保觀念植入,同時反應族群文化的多樣性,強化部落意識,以實現半自主的營建體系,合作社等區域微型經濟雛形。在上述理念之下,謝英俊先後完成台灣九二一地震災後原住民部落三百餘戶重建;四川五一二地震中汶川、茂縣、青川等地五百戶農房重建;台灣八八風水災原住民部落一千餘戶重建;西藏牧民定居房等多項工作。2004年,他的「永續建築架構下的原住民部落重建」計畫入選聯合國最佳人居環境案例。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其中包括200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2009年威尼斯當代藝術雙年展台灣館、2012年利物浦雙年展等,並且獲得許多獎項,包括2011年美國柯里史東設計獎,及2012年國家文藝獎等等。他的個展《為無為》於2018年9月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

徐文瑞
獨立策展人兼藝評家,任教於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領域研究所,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研究興趣主要在於全球化的文化狀況、美學與政治的關係、當代藝術的地理政治處境,以及人類世的藝術等。曾策劃許多國內外展覽,其中包括:《非常經濟實驗室》(2004,國藝會策展專案)、利物浦雙年展(2006,與 Gerardo Mosquera 共同策劃)、《赤裸人》(2006,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雙年展(2000,與Jerome Sans共同策劃;2008,與 Vasif Kortun 共同策劃)、2010 台灣當代藝術論壇雙年展(台北當代藝術中心)、2017科索沃《公路雙年展:邊界的未來》、《南方:問與聽的藝術》(2017,高雄市立美術館)。除了展覽,他亦經常在歐洲、美洲、亞洲及澳洲等地參與工作坊、研討會、出版等。

洪廣冀
哈佛大學科學史博士,研究主題為環境史、生物地理學、演化生物學。之後在哈佛的阿諾德植物園(Arnold Arboretum)、DC的史密森尼恩研究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與英國劍橋的李約瑟研究所(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進行博士後研究。目前為台大地理系專任助理教授。

李士傑
跨領域的數位文化思考與行動者。畢業於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早期論文從見證(witness)角度,切入人類社會遭逢科技所產生的巨大撞擊與轉變,認為網路媒介創造現實社會之外的「不可能的見證」,導入且重新建構了新的「他者性」(alterity);並關注從詩意與人文學科面向,觸及當代社會公民-使用者的感知能力,並審視網絡科學(network science)的可能性。曾任台灣自由軟體鑄造場計畫創始計畫經理、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辦公室專案經理與國際合作計畫執行顧問、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2007-2012)。目前參與項目包括:社群媒體資料分析創業團隊(2015起)、宏華環境保護與數位未來基金會執行長(2016起),以及杭州中國美院網絡社會研究所客座研究員(2015迄今)。曾以藝術家身分參與聯展《現實秘境》(2016,耿畫廊)。

 

Back To Top

參觀資訊

公館立方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02)23689418
開放時間:週三~週日,下午2~8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水源市場東側-東南亞戲院後方巷弄,「山嵐拉麵」與「愛妮雅化妝品」之間的白色小門

立方7F
開放時間:週三~週六,下午2~7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1號7樓
(02)23636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