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一年講堂:歷史與身體、網絡與社會

2017一年講堂:歷史與身體、網絡與社會

2017一年講堂:歷史與身體、網絡與社會

「學實學校」(Praxis School)是立方計劃空間的系列主題講座/工作坊計劃,繼2016年邀請藝行者(artivist)黃孫權教授,講授為期一年的「諸眾之貌──亞洲社會運動群像」講堂及策展實踐之後,2017年的「學實學校」將區分三個單元,持續每月至少一場的講座或工作坊,自2017年3月持續至2018年1月,總計共十二場次。

2017年「學實學校」邀請四位不同領域的社會實踐者/文化研究者擔任講師,分別規劃三單元的講座/工作坊。首發的單元將從前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創團團長陳柏偉規劃的「身體、空間與記憶」(三場工作坊)開始,擴展至小劇場導演/文化評論家王墨林所規劃的第二單元「冷戰時空下的歷史脈絡」(三場對談),及至下半年由文化學者黃孫權、網路行動者李士傑規劃的「網絡與社會」(六場講座與工作坊)。全系列十二場講座/工作坊皆鼓勵參與者從切身經驗出發,透過閱讀、討論與協作,探討吾人在今日所身處之網絡與虛擬社群的年代裡,如何以當代的生存經驗展開對歷史、身體感與共同意識之間的思維與辯證。

收費方式與線上報名

  • 第一~三場「身體、空間與記憶」工作坊:1000元,不接受單場報名,上限20人。
  • 第四~第十二場,單場報名:350元/每場,講座前一個月開始接受報名。
  • 第四~第十二場,全9場優惠價:3000元,全勤者(容許一次請假)可獲全額退費,上限40人。
  • 線上報名網址:https://goo.gl/forms/xSDuPz6TdLTM0mIC2

★★★ 完成線上報名後,請於一週內匯款,並 Email 至 info@thecube.tw(聯絡人:楊小姐) 告知我們您的姓名與匯款帳號後5碼,完成報名手續。

講座/工作坊主題與日期

單元一:身體、空間與記憶工作坊
講師:陳柏偉

從身體與空間感知中找回歷史與記憶

角色扮演遊戲「返校」的主角,死後化為靈魂,張開了天眼看清楚刻劃在自己、他人以及空間中的殘酷歷史。歷史中的人們並非「民智未開」,活著的人被壓抑、被強迫或者被意識型態宣傳所障蔽,他們不由自主避開某種危險而選擇了另一種視角。不自覺的壓抑與被壓抑不只發生在記憶當中,我們的身體,也在各種規訓中被形塑成為特定的樣子。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感知、我們的記憶不免被各種政治、經濟、社會因素左右。我們因此扭曲或者漠視。有人明白這種扭曲、也有人從末察覺。

#1-1
返回身體
2017.3.25(六)2-5pm
沙丁龐客排練場(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62號4樓

參與學員將於工作坊中針對「我的身心歷史」進行書寫,再由講師引導進行「回訪身體工作坊」,由於本次工作坊大多在地板上操作,參與的學員請著輕便柔軟之運動服裝,並攜帶一條毛巾,若有瑜珈墊也請帶來。

#1-2
返回空間場域
2017.4.22(六)2:30-5:30pm
牯嶺街小劇場三樓(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2號3樓

Erving Goffman(美國社會學家,著有《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與《精神病院》等書)認為人的行動泰半屬於社會演出(social performance)性質,因此自我就變成了當下處境之劇場氛圍的副產品。因而藉此工作坊我們將共同思索:在什麼樣的場境裡,你做了什麼?你扮演了什麼?那是一個怎麼樣的你?有沒有另一個不在場的你?而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歷史時空?伴隨著那樣的歷史時空,是什麼樣的環境聲響、空間顏色、肢體及語言?

#1-3
返回記憶與歷史
2017.5.27(六)2-5pm
沙丁龐客排練場(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62號4樓

本次工作坊將自「重建空間與身心的關連:歷史的神入(empathy)」出發,引導學員思考「你的(他的)80年代、90年代、21世紀初,發生了什麼事?」並按年代與興趣分組進行集體創作。

➤講師簡介

陳柏偉
目前為清華大學通識中心、輔大心理系等多所大專院校兼任講師,曾任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創團團長(1996-2010)與台北市外勞文化中心主任(2001-2003),專長領域為社會運動、民眾音樂創作、身心關係與敘事治療,多年持續與社運團體合作,嘗試以集體創作、工作坊等方式,使一般人能夠掌握音樂、藝術等文化生產工具。

 

▌單元二:冷戰時空下的歷史脈絡
主講:王墨林(分別與龔卓軍、黃孫權、陳界仁對談)

#2-1
古代
講師:王墨林 x 龔卓軍
2017.7.29(六)2-5pm
MoNTUE北師美術館(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註:本場次講座/工作坊由MoNTUE北師美術館協辦)

冷戰是一種對反共戰略的憧憬,可以用一套「假設」誰把誰併吞的分析法來解釋世界;從冷戰到戒嚴,中華民國作為一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分斷化」的國家,它的「巨型歷史」在島嶼,雖然呈現出在地理意象上的延續性,譬如,城市街道挪借中國地名予以命名,而在微不足道的生活記事上,卻是沈寂的印跡。

中華民國在台灣所繼續描述的歷史,是一種在時間之外追尋與島嶼合併的話語形式,其實是種雄大的「國家構想」,包括從中央政府到各級官署一套完整的官吏體制,配合一種「心理的歷史」予以記憶化,並由此形成線性的擁有起源和目的的歷史觀點。

因冷戰並非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以至這樣的歷史觀點只能通過構成而達到,並以隱蔽方式來呈現,乃至於失去映照「社會現實」的歷史脈絡,可以說這就是一種戒嚴史觀。因而島嶼殖民史也用不同類型的認識論來被記憶化,這種「巨型歷史」的後患,造成民眾記憶輕易就被沒收,他們面對「古代」只能充滿各種荒謬丶旖旎的超驗想像。

如今島嶼在不同時間表現的光影交錯中,使得不同類型的歷史因相互糾纏,而形成島嶼民眾史的獨特性和偶然性,卻導致更失去「歷史現實」的清晰脈絡,因此島嶼關於「現代性」的啓蒙思想,就在當前失脈絡的「古代」史中,同時也失去對政冶史─政治學─政策的語境舖成,並將島嶼透過冷戰化的歷史記憶,顛倒為日常而神秘的總體歷史。「古代」終究成為一種抽象化的歷史別稱,更成為某種政治概念的内容。

#2-2
背叛
講師:王墨林 x 黃孫權
2017.8.26(六)2-5pm
MoNTUE北師美術館(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註:本場次講座/工作坊由MoNTUE北師美術館協辦)

民眾本質上是附著於共同體才產生出來的一種人稱,與國家機器生產出來的公民身分相較,共同體是完全獨立、更古老的政治組織。事實上它即使在國家成立之後,仍隨著民眾文化的傳承而得以保留下來,共同體以信仰祭典作為前國家的歷史,絕對不會比對國家的忠誠更不值得尊重,並且民眾更需要的是一種與神話結合以期承接文化脈絡的現實感。

國家之於民眾的需要,乃挪借其文化脈絡所延異出來的通俗神話,作為國族時間與現實政治的連結,並從中創造出四千年史或四百年史的敘事模式,儼然打造的是想像共同體的一種意象政治。然對民眾而言,則是把無意義的國家機器,變成有意義的一種共同體神話而已,國家的虛無本質由此可見。

在國家機器充滿虛無本質的內部,填塞過剩的國族主義,從國家戒嚴體制的歷史經驗中,似可嗅到一絲荒謬的意味。隨著全體一致主義全面展開的冷戰構造,身體感性逐漸枯萎,知識的思考也在消沈,並由此開發出對他者/敵方差別化、排除化的能力。

以卡繆(Albert Camus)對「反抗者」所形塑的圖像,是建立於「確認人的孤獨和一切道德的虛無」來看,對國家的背叛,即為穿透國家逼其虛無的本質予以裸露。若再以民眾共同體對國家的置換來看,對國家的背叛,更是對國家權力的反抗。

#2-3
恐佈
講師:王墨林 x 陳界仁
2017.10.8(日)2-5pm
客家文化中心三樓媒體簡報室(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號

「恐佈」是一種非現實的身體存在感,反映的卻是在現實中的不安。無論身體是處於一種現實或非現實的時間性中,「恐佈」的身體意識總因時間的塌陷,而使人原本只是線形的單一存在,透過如雕像般把主體凝固化後,或心跳頓停、皮膚冒汗、瞳孔放大,身體動能也跟著完全被凍結;「恐佈」的精神世界已由肉體挪位至超自然的幻影生產上。

羅蘭巴特說:「把不可見的化為可見」,就是這樣,原本任何現實的時間都是在場的,並且都是與歷史、政治、社會連結的,但是通過不可見的幻影生產,這種連結突似斷線風箏,讓在場的一切陷進危險之中,反而可見到的是身體被置於恐怖時的死亡脅迫。通過暴力處置所營造的「恐佈」,在於讓受虐的身體生產出不可見的幻影,這是國家暴力對戒嚴身體實踐出來的超身體經驗。

以「國家」之名對異端審問進行的匿名判決,公的國家轉進地下犯下巨大的罪行,都足以說明在五零年代冷戰─反共─戒嚴的「白色恐佈」時,國家把這種死亡脅迫模造出一具具的政治性肉體,把官能的緊張反應作為身體監控的反共戰略,沿續至今,當代身體的抽搐丶痙攣就成為冷戰記憶最後綻開的裂傷。

➤講師簡介

王墨林
1991年成立「身體氣象館」,是台灣唯一的跨文化/跨領域的非主流藝術團體。導演作品包括在東京、香港、北京、上海、澳門演出的「黑洞」系列四齣(2000-2011);由台北國家劇院製作的《軍史館殺人事件》(2004)、《雙姝怨》(2006)與《荒原》(2010)。另執導有法國在台協會委託創作《雨果》(2002)及台韓合作《再見母親》等多齣。著作包括《導演與作品》、《中國的電影與戲劇》、《後昭和日本像》、《都市劇場與身體》與《台灣身體論》等。

龔卓軍
1966年出生於嘉義。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哲學美學、藝術理論與評論者、翻譯者。曾任《張老師月刊》主編與採訪編輯,目前為《藝術觀點ACT》季刊主編。著有《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譯有《空間詩學》、《眼與心》等。近年也進行策展、撰寫藝評及城市、社區記憶的考現活動,包括2014年於鳳甲美術館策劃「鬼魂的迴返」展覽、2015年舉辦「想要帶你去的地方—城市記憶工作坊:水交社的過去與現在」及2017年擔任「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總策展人。

黃孫權
橫跨建築、媒體、社會運動與藝術的藝行者(artivist),前《破報》總編輯,現為高師大跨藝所助理教授、中國美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研究專長包含建築與空間理論、文化與媒體、社會運動與跨領域藝術,曾於香港嶺南大學(2005)和中國美院(2013)擔任客座教授。

陳界仁
台灣當代藝術家,高職美工科畢業,其創作方式主要與來自不同背景的諸眾合作,通過集體搭建場景的工作過程,將拍片現場轉換成被原子化後的不同個體可以相互認識的臨時社群,並在此場域內完成詩學辯證式的影片。作品曾個展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洛杉磯REDCAT藝術中心、馬德里蘇菲雅皇后國家美術館、紐約亞洲協會美術館、巴黎網球場國家畫廊等機構。參加過的聯展包括:威尼斯、聖保羅、伊斯坦堡、利物浦、里昂、雪梨、上海、光州、台北等當代藝術雙年展。

▌單元三:網絡與社會
講師:黃孫權、李士傑

**請注意本單元第一場、第二場講座將於2017.06.24(六)及6.25(日)連續兩天2-5 pm舉辦。

#3-1
網絡社會學
講師:黃孫權
2017.6.24(六)2-5pm
五南文化廣場-台大店(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160號B1

從工業化與都市化發展而出的社會學,歷經六零年代學生運動後反思芝加哥都市社會學派後被「轉移」,新的都市社會學總是在方法論與行動主義中徘徊。千禧年後,面對一個更錯綜複雜,非鳥瞰式的存在情境。面對新的認同力量,科技力量,面臨地方與空間,異質空間與流動空間的交織,Manual Castells(西班牙社會學家,在資訊社會、通信與全球化等領域具有重要貢獻,著有《網路社會學的崛起》)也反省說:也許以前真的有都市社會學,但現在沒有了。我們勢必要重整自身對社會學的理解,或重新架構對新社會的理論認識,謂之「網絡社會學」。

#3-2
從文化研究到軟體研究2.0
講師:黃孫權
2017.6.25(日)2-5pm
五南文化廣場-台大店(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160號B1

七零年代發展出來的文化研究範式,逐漸讓我們熱愛一切價值,卻不知道市場上一切的價格。我們熟悉並操弄認同、價值、性取向、意義和表徵,卻不知到如何面對「like」、「java」、「cookies」以及名為「分享」的各種行動的後果。我們知道《想像的共同體》的作者是誰、《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的作者是誰,但卻非常陌生於是誰創造出「Photoshop」、「一鍵購買(1-click)」是誰設計(甚至享有專利)?以及影響我們生活世界的電子聲音(從進7-11的門到電梯按鈕)、影響我們想像世界的video game,和影響我們未來的大數據。我們勢必面臨第二次學術理論的轉移:軟體研究。

#3-3
城市與數位化(設計)
講師:黃孫權
本場講座因故取消,將於未來另行擇期舉辦

情人之間都經過透明層(transparency layer)相處,我們自己的言說情感則是身體與智力的抽象層(abstraction layer),而情人不敢互相訴說的,是自己的黑盒子(black box)。透明層處理的是什麼該透明,抽象層處理的是應該如何表現,而黑盒子則統治情人們。城市與數位化的關係也是如此,我們在日常生活的行動中表現該有的(買房、買車、有工作還結了婚之透明層),上手扶梯會自動靠右(表現良善守法公民之抽象層),然而是誰讓我們變成這樣生活於城市中的?我們有可能拆解城市規劃(設計)的黑盒子嗎?這是網絡社會學與軟體研究的具體分析案例。

#3-4
魔戒遠征隊-資訊社會的基礎架構
講師:李士傑
2017.11.25(六)2-5pm
場地:五南文化廣場-台大店(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160號B1

詞彙與術語,決定了資訊社會的基礎架構。圍繞著堅硬的基礎架構有眾多柔軟的增生組織, 其中一部分隨著時間的演進而逐漸吸納成為準結構,對立於可被抽換的另一部分單位。

何謂「黑客松」?何謂「開放源碼」?什麼又是「公共財」(Commons)? 什麼是「協定」(Protocol)?「監控」跟「控制」有什麼不同?自我在社會中被分層的科技物多重地銘刻、形塑與決定,這跟 3D 列印技術原理之間的關係為何?區塊鏈作為去中心化的科技,我們該建構的是多中心還是無中心的美麗新世界?

本場講座中,參與的學員將現場自講師提供的新聞或其他大眾媒體訊息中,各自挑選 5 個與資訊社會相關的關鍵詞,交互對話與合作協力,一同開啟探索資訊社會動態變遷數位地景的旅程。

參考資料
Waag Society: Hacking a Culture: A How­To Guide for Hackathons in the Culture Sector
Alexandre Galloway, Protocol
Matthew Fuller Ed., Software Studies: A Lexicon
Wikipedia 相關條目;中文維基百科申請帳號並進行編輯

#3-5
橫渡萊茵河-「煉丹」與獨立研究
講師:李士傑
2017.12.16(六)2-5pm
場地:五南文化廣場-台大店(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160號B1

如何成為一個資訊社會的獨立研究者?前一場講座「魔戒遠征隊」帶同學從現實案例和新聞議題進行觀察,發掘出介入現象的「關鍵詞」,並且從詞彙開始進入母體(matrix)之中。

研究者所面臨的挑戰是他得要「進去」所研究的對象脈絡之中,就像古代的道家修行者(煉丹)、原住民巫師或印地安人的巫士、透過身心鍛鍊或外部誘導的素材,才能夠完成某種轉換。轉換過程充滿兇險,有時候甚至會付出生命的代價。轉換既需要內在的狀態──一系列時空與關係的組合──亦需要外在的物件與環境,共同決定最終的結果。問題於是指向「人們要該怎麼『吞服烏肝並兔髓,換盡塵埃舊肚腸』(張三丰,《無根樹》),走向數位未來的道路?而轉換的故事又會是什麼?」

《守護程序I:網路殺神》和《守護程序II:自由之戰》是公認最為接近「近現代」、最具現實感的科幻小說之一,因為它藉由[「通過儀式」(rite of passage)](https://en.wikipedia.org/wiki/Rite_of_passage) 透過帶領著讀者進入了資訊社會的漩渦核心,成為一個決定自己未來道路的承擔者。我們將藉由解析這部作品,來示範如何切割數位田野的現象,還原其意義脈絡,闡述單獨的研究情境。最後以「台灣民政府」、「MIT媒體實驗室(Media Lab)」及「文化創意產業區塊鏈」三個案例來驗證這樣的研究方法。

參考資料
Daniel Suarez, The Daemon / Freedom(TM)(中譯:《網路殺神/自由之戰》)
Geert Lovink, The Social Media Abyss
Alexandre Galloway, Protocol
Matthew Fuller Ed., Software Studies: A Lexicon
Gregory Bateson, Mind and Nature(中譯:《心智與自然:統合生命與非生命世界的心智生態學》 )
2016 杭州美院第一屆網絡社會年會

#3-6
外骨骼實驗-宛如一個科學家(工作坊)
講師:李士傑
2018.01.27(六)2-5pm
場地:The Common咖啡館(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4段138號3樓,公館頂呱呱巷內臭豆腐店旁。)

這是一個針對人文社會藝術背景為主的學員,並且延續著前面兩場講座的問題意識,設計工具來解決問題的工作坊。

在前兩場講座中,我們藉著提出關鍵字,發現了資訊社會的入口,也開始理解資訊社會中流通運作的「情境脈絡單元」與「轉變過程」。接著,我們要如何開始介入現象,拆解與重新組合元件,並創造新的奇觀。

外骨骼(exo-skeleton)是人形機器人概念下的延伸裝置,在質與量的方面擴增肉身能力,解決超出人類範圍的難題。在許多的科幻作品與科學探索中,外骨骼被作為太空人在極端情境下生存的基本裝備,或者在日本的高齡社會中,被用來解決老化身體的各種挑戰,諸如上下樓梯、長途移動、搬運重物與高處微細動作等。

資訊社會是一個人類與科技物共生,並且被媒介化的互動處境。人們被電腦資訊系統支撐,藉著輸入各種資料來讓骨幹得以快速流通著關於金融、控制、文化與娛樂的資訊,但同時這些高速移動的位元,混搭著新興人工智能的窺探與計算,早已超過個體所能夠承受與想像的範圍。因而,我們若要介入資訊社會,就要將肉身的實踐接駁到外部的延伸裝置,才能夠借力導引,找到匯流的答案。

但是,在銜接外部延伸裝置之前,我們必須要先意識到這些外部裝置是什麼樣的構造?由什麼單元組成?可以成為什麼樣嶄新的「概念-物件」組合?這堂課將透過對相關工具的解析,幫助學員沿著關鍵詞以降的問題意識,提出自己理想的「工具-問題」組合。(註 :欲參與本次工作坊的學員需自備電腦或手機。)

參考資料
Tony Zhou, Every Frame A Painting
李士傑,「冷體計畫」研究論述

➤宏華環境保護與數位未來基金會簡介

宏華環境保護與數位未來基金會成立於2016年,為環保署下正式立案的財團法人組織。本基金會從中台灣出發,由一群關心台灣環境,思索台灣未來的跨領域有志之士所組成,嘗試在國家、專業領域與民間社會之間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以數位公民教育的角度,深耕環保議題,勾勒數位未來的想像。

當今全球最關鍵的環境挑戰,根植於人與自然生態系統多面向、緊密相連的關係,需要社會科學家與自然科學家特殊的知識與科學專業觀點攜手合作,才能共同解決。本基金會努力結合實務與科學研究的工作者,為中台灣與台灣的未來挑戰與發展做出貢獻,並推動台灣環保政策方向,打造數位未來願景。

➤講師簡介

黃孫權
橫跨建築、媒體、社會運動與藝術的藝行者(artivist),現為高師大跨藝所助理教授、中國美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研究專長包含建築與空間理論、文化與媒體、社會運動與跨領域藝術,香港嶺南大學(2005)和中國美院(2013)客座,前《破報》總編輯。1997號召組織台灣第一場反仕紳化都市運動 「反對市府推土機」,曾參與台灣與香港多項社會與媒體改革運動。近年開始從事策展與藝術創作,在高雄成立「搗蛋藝術基地」,作品曾參加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我們家在康樂里/城市光柵〉(2007)、〈日常生活的一天〉(2013),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雙年展〈烏托邦出櫃〉(2014),以及個展〈無地之愛──在田野與社會性空間中的藝術〉(2014)。著作包括《綠色推土機》、《除非我們尋找美麗》、《建築與烏托邦》。譯有《自己幹文化──英國九零年代的派對與革命》。

李士傑
生於1973年,居住和工作於台北,跨領域的數位文化思考與行動者。目前擔任宏華環境保護與數位未來基金會執行長(2016-):參與Noema社群媒體資料分析創業團隊(2015-)、與杭州中國美院網絡社會研究所客座研究員(2015-)。畢業於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早期網路運動研究者,推動台灣部落格運動,參與全球數位文化社群網絡。曾任Culturemondo國際指導委員,台灣自由軟體鑄造場計畫創始計畫經理、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辦公室專案經理與國際合作計畫執行顧問。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2007–2012)。

早期論文從見證(witness)角度切入人類社會遭逢科技所產生的巨大撞擊與轉變,認為網路媒介創造現實社會之外的「不可能的見證」,導入且重新建構了新的「他者性」(alterity);並關注從詩意與人文學科面向,觸及當代社會公民-使用者的感知能力,並審視網絡科學(network science)的可能性。

 

Back To Top

參觀資訊

公館立方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02)23689418
開放時間:週三~週日,下午2~8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水源市場東側-東南亞戲院後方巷弄,「山嵐拉麵」與「愛妮雅化妝品」之間的白色小門

立方7F
開放時間:週三~週六,下午2~7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1號7樓
(02)23636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