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烤:2024/2025 藝術行動者網絡

立方計劃空間
邊界烤:2024/2025 藝術行動者網絡  
計畫宣告暨2024年5月公眾活動預告

立方計劃空間很榮幸宣佈「邊界烤:2024/2025藝術行動者網絡」即將於2024年5月正式啟動。本計畫與東南亞區域文化、藝術行動組織攜手,邀請臺灣、馬來西亞、印尼等地之藝術家、研究者、策展人,一同展開對政治、膚色、身份、自然、影像等不可視邊界的種種探問。另一方面,「邊界烤:2024/2025藝術行動者網絡」亦將接續於6月29日啟動其衛星子計畫「陌生鄰居」講座/工作坊系列,期望能以不同角度認識東南亞較為陌生的歷史、政治、社會及文化等面貌。這項計畫也是立方在「藝術未來行動專案」的一部份。

本計畫於2024年與印尼「加帝旺宜電影中心」和馬來西亞「亞答屋84號圖書館」結盟為交流夥伴。立方分別於5月邀請交流夥伴成員,12月邀請臺灣藝術家、研究者前往交流夥伴所在地,針對「邊界烤」的主題意識和影像邊界等思考,進行短期駐地研究與深度交流。同時透過多場如說書、講座、放映會等公眾活動,打開對於不可視邊界的多重辯證與討論。立方計劃空間亦將於交流夥伴成員5月12日至29日來臺短期駐地期間,變成駐地研究者、策展人與臺灣民眾一個活絡的交流空間。

邊界烤:2024/2025藝術行動者網絡」並預計於2025年完成相關階段性研究,於臺灣、馬來西亞、印尼等地以多元的影、像展演形式發表。

關於計畫 |

不可視邊界未定未知的流動狀態,猶如隨著不同脈絡、條件變形的有機體。「烤」一字取自「考」的諧音,一方面指向考據、挖掘等意涵,另一方面亦借其熱潮及聚集熱能與溫度的想像。19世紀末影像造像、顯影術,經常因為膠卷單格影像與火、光接觸太久而過度曝光或因熱能聚合進而燃燒,最後導向影像的毀壞乃至死亡。「邊界」的流動與「烤」的聚合特質看似某種悖論,然流動與聚合卻也恰好透過兩者的動態形成有機的、非固著意義的多重組合關係,呼應亦展開「邊界」做為有機體的多變形象。藉由「邊界」的流動性與「烤」所形成之不穩定場景,「邊界烤:2024/2025藝術行動者網絡」聚焦於邊界造像術的辯證,啟動地緣政治、膚色、身份、自然、影像等邊界的探索旅程。

位於南海與東海交界的臺灣,自航海時代以降,因應各式情境藉著季風的流動與現東南亞區域進行交流。本計畫的路徑依循季風的軌跡與時節,重新展開位於海域交界的臺灣,與位於東南亞邊陲的馬來西亞、印尼邊界思考的可能想像。

關於交流夥伴 |

加帝旺宜電影中心 Jatiwangi Sinematek(印尼)

「加帝旺宜電影中心」位於印尼西爪哇內陸郊區加蒂望宜一帶,為一個連結藝術實踐和動態影像的放映平臺。藉由跨領域方法實踐,「加帝旺宜電影中心」持續探索電影和影像如何跨越疆界、連結民眾、經驗及環境。

亞答屋84號圖書館 Rumah Attap Library and Collective(馬來西亞)

「亞答屋84號圖書館」位於馬來西亞半島西南沿岸的吉隆坡。成立於2017年,「亞答屋84號圖書館」是一個真實的圖書館,在這裡進行著文化研究、藝術、哲學、社會科學等不同知識領域的書籍和觀念交換,也同時是閱讀、講座、工作坊、讀書會、出版以及研究者和藝術創作者進駐的場域。


5月「邊界烤:2024/2025藝術行動者網絡」公眾活動 

邊界烤計畫啟動燒烤會暨《移向南方》(Moving Southward)印尼錄像作品放映

策展人:布恩雅 · 思亞季安(Bunga Siagian,加帝旺宜電影中心)
參展藝術家:莉蒂亞 · 阿菲麗塔(Lidia Afrilita) 與 大衛 · 達瑪迪(David Darmadi)、里亞 · 里札迪(Riar Rizaldi)、齊弗 · 陶塢菲克拉曼(Kifu Taufiqurrahman)
日期:2024.05.22 (三),7:30pm – 9:30pm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2樓藝文空間外陽台

《移向南方》這個題目源自臺灣政府自1990年代以來鼓勵臺灣人民往東南亞投資的南向政策。這個政策彰顯了普遍南方,尤其是東南亞區域做為全球資本主義擴張和天然資源開採場域的悠遠歷史,並成為此情境的適切隱喻。如果「南方」為一個地帶,則《移向南方》是一趟感覺、面對以及經驗工業化進程,致使環境與其居住者遭遇災難的旅途。本放映將呈現近五年崛起的印尼影像創作者其中三部作品。這些創作者皆成長於過去十年的佐科威執政時期,也是印尼現代史中唯一委任大量商人擔任政府官員的政權。這些電影檢視生態與工業化的關係,並呈現將人類去中心化的複雜敘事,聚焦於超越人類的生命與故事。他們的美學立場反映電影做為一個比人類更有意識與能動性的場所,以及重新提取主觀現實並積極塑造共同體驗的能力。當人類化身為資本主義代理人且對物質現實施加統治時,想像另一種未來的唯一方法就是透過多種主觀現實的組合。

(文/布恩雅 · 思亞季安 Bunga Siagian)

策展人
布恩雅 · 思亞季安 (Bunga Siagian),加帝旺宜電影中心創辦人,也是一名藝術家、研究者、策展人。近期研究探討1950、1960年代第三世界解殖期間印尼左翼份子的政治、電影實踐。她也是文化地景研究團體「土地事務研究局」(Badan Kajian Pertanahan)共同創辦人之一。「土地事務研究局」以藝術、社區、殖民遺產為其實踐方法。

參展藝術家
莉蒂亞 · 阿菲麗塔(Lidia Afrilita)投入於紀錄片、語言及教育領域。她的第一部紀錄短片《巴東嘉年華》(Padang In Carnival)以印尼西蘇門答臘巴東的裝飾性公共交通工具為主題。她目前在占碑(Jambi)鄉下地區經營一個學習中心,並幫助管理「記憶視覺」 (Ingatan Visual )計畫,記錄西蘇門答臘人民的日常生活。

大衛 · 達瑪迪(David Darmadi),目前居住於印尼蘇門答臘。 他的作品曾在歐洲銀幕節(Europe On Screen)、丹麥奧爾胡斯昆斯特比寧中心、日惹紀錄片影展、多倫多第24屆影像藝術節(Images Festival)、第四屆雅加達國際紀錄與實驗電影節等影展放映。

里亞 · 里札迪(Riar Rizaldi),印尼藝術家兼電影人,其作品曾於多個電影節如盧卡諾電影節、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倫敦電影節、法國真實電影節,以及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等放映。亦曾展出於紐約現代美術館、龐比度藝術中心、NTT互動藝術中心、台北雙年展、伊斯坦堡雙年展、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日惹雙年展等。

 齊弗 · 陶塢菲克拉曼(Kifu Taufiqurrahman),印尼跨領域藝術家。其創作媒材涵蓋繪畫、攝影、聲音、錄像、表演等。他於2016年於印尼帞魯(Palu)共同創辦藝術團體「觀點論壇」(Forum Sudutpandang),專注於重製這座城市的知識。2022年,他發起「共有」(MUTUALS)平台,這是一個藝術和跨學科實驗空間,透過繪畫、聲音和表演藝術記錄城市的軌跡。

放映作品

《錫石》(Kasikerit,2019)
里亞 · 里札迪(Riar Rizaldi)

在里亞 · 里札迪的影片《錫石》中,藝術家與太陽能人工智慧語音機器人娜塔莎 (Natasha) 一同對談。 他們共同追蹤一種材料的起源,發現它從印尼邦加島(Bangka Island)開採的錫提取而來。 藉由對科技材料發展的探索,《錫石》揭示全球科技消費的當代模式,此模式通常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正如里亞恰當地指出,「數位化最大的神話就是它是非物質的。」 迄今,全球南方國家仍是持續進行的新殖民主義和全球資本主義實踐的焦點。

《我在這裡,你在那裡(孿生鱷魚的故事)》(Saya Di sini Kau di Sana (A Tale of The Crocodile’s Twin),2022
齊弗 · 陶塢菲克拉曼(Kifu Taufiqurrahman)

鱷魚與人類必須在紅色警戒區(海嘯易發區)共享生活空間。在那裡,他們互相猜疑地活著。《我在這裡,你在那裡(孿生鱷魚的故事)》開啟重新發現與詮釋在地檔案、民間故事及神話中保存古代知識的旅程。影片深入探討古老的敘事與當代生態理解之間的複雜關係,並揭示它們如何為我們當前的環境挑戰提供有價值的見解。

《牧牛日記》(Diary of Cattle,2019)
莉蒂亞 · 阿菲麗塔(Lidia Afrilita) 與 大衛 · 達瑪迪(David Darmadi)

每天早上,上百頭牧牛來到垃圾掩埋場,覓食、玩耍、交配。牠們吃食物垃圾維生;在危險機械中喪生;在屠夫的刀下成為食品。鏡頭下的非一般牧場不只是環境污染的後果,其實也是當代生機的「應許之地」,影片透過長時間拍攝及巧妙剪接,建構出超越動物觀察的生命寓言。


邊界烤說書

時間|2024.05.25(六)2pm – 5pm
地點|立方計劃空間(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講者|吳小保、張溦紟、盧姵伊(亞答屋84號圖書館)、吳其育、陳璽安
選書|歐大旭《碼頭上的陌生人》(Strangers on a Pier)、《馬來亞人民憲章提案》(The People’s Constitutional Proposals for Malaya)、川上瀧彌《椰子的葉蔭》、Mark Bank《文化工作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Work)、Nakao Eki《時光檔案館》。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70R059

  • 採線上報名。
  • 線上、實體混合進行。

「邊界烤:2024/2025藝術行動者網絡」交流夥伴「亞答屋84號圖書館」成員與即將於12月前往馬來西亞短期駐地的藝術家吳其育、研究者陳璽安,以「邊界烤書展」的各自選書為基礎,藉由類說書的形式,從文本折射出多面的思考與想像。

講者

吳小保,工作與生活於吉隆坡,亞答屋84號圖書館」共同創辦人與經營者,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馬來西亞文化組織「業餘者」(Amateur)成員。

張溦紟,工作與生活於吉隆坡,「亞答屋84號圖書館」共同創辦人與經營者,馬來西亞學院兼任講師,曾任馬來西亞網絡媒體《當今大馬》助理編輯。2015年,與友人創立之間文化實驗室。

盧姵伊,工作與生活於吉隆坡,「亞答屋84號圖書館」共同創辦人與經營者。曾任馬來西亞中文出版社文字編輯,也是《什麼?!詩刊》編輯。2021年於《星洲日報·文藝春秋》撰寫專欄文章,聚焦現當代散文相關文學議題。

吳其育,工作與生活於台北,擅長透過影像與影像空間裝置進行創作,2014至2015年間進駐荷蘭皇家藝術村(Rijksakademie)。作品並於國際性藝術機構與影展展出,包括:TKG+、時代美術館、上海雙年展、台北雙年展、EXiS影展、Arkipel影展。

陳璽安,《Ocula》雜誌中文平台編輯。 他與藝術家的合作項⽬以及策展項⽬曾在若⼲機構呈現,包括:上海外灘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明當代美術館、廣州時代美術館、⽴陶宛尼達藝術村以及墨爾本Bleed雙年展等。


邊界烤書展

時間|2024.05.25(六) –  06.09(日)(週三-週日,2 – 8pm)
地點|立方計劃空間(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選書人|吳小保、張溦紟、盧姵伊(亞答屋84號圖書館)、布恩雅 · 思亞季安(Bunga Siagian,加帝旺宜電影中心)、區秀詒(立方計劃空間)、吳其育、蔡咅璟、陳璽安

「邊界烤書展」邀請「邊界烤:2024/2025藝術行動者網絡」交流夥伴「亞答屋84號圖書館」成員與即將於年底往馬來西亞、印尼短期駐地的藝術家吳其育、蔡咅璟、研究者陳璽安,針對「邊界」一詞以各自背景、領域進行選書。立方也一同與計畫交流夥伴「加帝旺宜電影中心」及「亞答屋84號圖書館」分享過去曾挑戰、開展「邊界」思考維度的展演計畫、活動檔案。「邊界烤:2024/2025藝術行動者網絡」為立方「藝術未來行動專案」的一部份。

*立方計劃空間由國藝會、台北市文化局、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陳泊文先生等贊助營運

5月「邊界烤:2024/2025藝術行動者網絡」公眾活動

 邊界烤計畫啟動燒烤會暨《移向南方》(Moving Southward)印尼錄像作品放映
《移向南方》策展人:布恩雅 · 思亞季安(Bunga Siagian,加帝旺宜電影中心)
《移向南方》參展藝術家:莉蒂亞 · 阿菲麗塔(Lidia Afrilita) 與 大衛 · 達瑪迪(David Darmadi)、里亞 · 里札迪(Riar Rizaldi)、齊弗 · 陶塢菲克拉曼(Kifu Taufiqurrahman)
2024.05.22 (三),7:30pm – 9:30pm
牯嶺街小劇場2樓藝文空間外陽台

邊界烤說書
講者:張溦紟、盧姵伊、吳小保(亞答屋84號圖書館)、吳其育、陳璽安
2024.05.25 (六),2:00pm – 5:00pm
立方計劃空間

邊界烤書展
2024.05.25 (六) — 2024.06. 09 (日),週三至日 2:00pm – 8:00pm
立方計劃空間

主辦 | 立方計劃空間
策劃 | 區秀詒
交流夥伴 |加帝旺宜電影中心X 亞答屋84號圖書館
合作單位 | 打開 – 當代藝術工作站
贊助 | 國藝會藝術未來行動專案

Date:
Back To Top

參觀資訊

公館立方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02)23689418
開放時間:週三~週日,下午2~8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水源市場東側-東南亞戲院後方巷弄,「山嵐拉麵」與「愛妮雅化妝品」之間的白色小門

立方7F
開放時間:週三~週六,下午2~7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1號7樓
(02)23636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