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35 第三部份-解析Project 35
ICI 邀請全世界35位策展人分別選出了35位藝術家的單頻道錄像作品,使其成為四部份的錄影展,也就是 Project 35。得力於ICI廣大的國際專業網絡,這項計劃是種初萌芽的模式,讓藝術錄影作品有如文化物件,得以組織化、分享與流通。在選擇作品,將其放入新脈絡這方面,ICI借用了「蒙太奇」的組織原則。但 Project 35 走得比這種剪輯模式更遠,而且最後的結果更加開放,它超越了蒙太奇的限制,在觀眾的參與上展露出更大的潛力。當然,選擇過程是刻意的特異--一位策展人選一部藝術作品--然後依架構來組織,而非依主題。其結果是來自想像中將會為這些錄像產生意義的旁觀者的更多涉入。為這些作品解碼的方法有無限的可能性,因為在這種新式蒙太奇下,策展人與觀眾的界線已形模糊。到最後,製作者與消費者間的差異也隱去,讓瞭解錄影作為一種媒介的力量與潛能,有著一種新的可能性。
這個過程可在手機錄影的擴增狀況裡看到,這種錄影製作方式是完全的DIY文化,經過像Youtube這樣的網站而得到加強。如今這種行動錄像的過剩,已經有了它自已的播映展、競賽、藝術祭,然後發展出新的大眾,他們是錄像的製作者、散播者與消費者。
埃及在過去幾個月的勞工抗議與日益擴大要求民主的示威,經過編輯的媒體新聞已停止提供人民需要的全面報導。為了回應此情形,年輕的文化運動者發明了一種系統,透過有伺服器功能的行動電話,遊走在人群中,抗議者可以用手機同時轉播影片,並上傳到網頁。某程度上,Project 35 也分享了這種行動錄影行動主義新潮流的價值。雖然經過策劃的短片播映展以傳統方式傳播的,是媒體報導與蒙太奇(圍繞一個議題所構成)那種經過編輯的特質,但 Project 35 所使用的多人策展模式卻是抗拒這種概念,而以它的公共性為基礎來發展意義。它的輕盈適合小型獨立機構,並可傳播到全世界。從來不可能在開羅、拉馬拉(巴基斯坦的城市)或貝魯特的作品,今後未來數年裡,將會在這些城市的文化展覽中,更容易出現且被觀看到。
-莎拉.瑞弗其(Sarah Rifky)
-莎拉.瑞弗其(Sarah Rifky)
註: 在每一部影片光碟介紹中,ICI會邀請一位策展人談談他們對於本計劃的想法,從他們自己脈絡思考,並提供新的「透視 Project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