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35 第二部份-作品簡介
放映區
電視放映 (1月15日~1月30日)
投影間(2月9日~2月20日)
解析 Project 35
透過創造廣闊的策展人與機構的互助網絡,ICI已累積了象徵資本,讓越來越多優秀展覽能夠流動展出。Project 35是一項單頻道錄像展覽計劃,由35位國際策展人分別選出35位藝術家的作品。這項計劃可同時在不同的空間展出。這種可繁衍與散播的能力,讓ICI有機會探索廣大遙遠的觀眾,讓他們以幾乎接近於大眾媒體的規模,共享相同的視覺經驗 …more »
作品簡介
山米.巴洛吉 Sammy Baloji
記憶 Memory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14分
2006
藝術家提供
由碧希 .希爾法(Bisi Silva)選出
缺席、在場,重申空間、重新置入身體、猶記過往且勿忘當下,這類的主題瀰漫在剛果藝術家山米.巴洛吉的作品中,一方面藝術家選擇使用有力、訊息豐富的攝影以及錄像去挖掘歷史背後的真相,另一方面,巴洛吉試圖補捉他的家鄉-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卡坦加區(the Katanga region)裡的現實和矛盾。如同英國藝術家史帝夫.麥昆(Steve McQueen)的半寫實作品〈Gravesend〉,巴洛吉把作品〈記憶〉的焦點放在環境的剝削和人們承受的苦難。與此相關的一系列攝影拼貼同名作品〈記憶〉(2006)中,我們看見曾經繁榮的礦業城,如今荒蕪的景觀裡充斥著工業荒地裡荒廢的建物,疊加於荒廢廠房和生鏽鷹架彩色影像上的,是當地原住民被迫離開家鄉至礦場工作的黑白照片記錄。在〈記憶〉這件錄影作品中,藝術家和剛果獲獎的現代舞者法斯丁.林耶庫拉(Faustin Linyekula)合作,影片敘事從殖民時代的靜止影像到當下後殖民時代的現實,從剛果獨立後國家領導人的演講開始,隨著一個個未實現的承諾的聲音,交織著法斯丁.林耶庫拉哀愁式的節奏及舞蹈,如同對在礦區裡、也是剛果當時的經濟中心裡出生、生活到死去的一個個靈魂的隱喻。
-碧希.希爾法
喬司.德.古魯特與哈拉德.希斯 Jos de Gruyter and Harald Thys
布蘭斯特的泥土 Der Schlamm von Branst
2008年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
20分鐘
藝術家和柏林波特羅西藝廊以及布魯塞爾 Dependence 藝廊提供
由安東尼.哈伯曼(Anthony Huberman)選出
比利時藝術家喬司.德.古魯特和哈拉德.希斯的作品無情地沉默。他們錄像作品的沉重感來自語言和事件的缺席,但另一方面他們感到這種作法中帶有由衷和人性的幽默和親切感。〈布蘭斯特的泥土〉這件作品是關於一群人在一個沒有窗戶的泥塑工作室裡,所發生的無所意指的故事。他們站著不動,如同他們周圍桌上或基座上半成形的雕塑形體。他們說話,卻只是呻吟和嗚咽,如同困在溝通的障礙中,或試圖說出那些對象物的未知語言。影片中的空間是個創作的地方,人在其中創造藝術,但在其中的男女似乎都失去了掌控那些事物的能力和權力。這一切都讓人覺得可悲,可悲到好笑,然笑聲中卻又有種不可思議的熟悉感。沒有言說什麼,古魯特和希斯提醒著在這個充斥速度、講求效率、連結網落的資訊世界下的疲憊和動力喪失,事實上,他們若回應約翰.凱吉的這句話: 「我正說著我沒有什麼好說的」(I Have Nothing To Say And I Am Saying It),他們可能會說:「我有話要說,可我沒說。」(I have something to say, and I’m not saying it.)
-安東尼.哈伯曼
安德莉亞.巴特納 Andrea Büttner
小小創作 Little works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10分45秒
2007
藝術家提供
由丘絲.馬汀妮斯(Chus Martinez)選出
〈小小創作〉將焦點放在倫敦諾丁丘天主教加爾默羅聖母會的修女。由於巴特納不被允許在教會中攝錄,所以藝術家請修女自己以手持錄像器材拍攝下她們的日常生活和業餘時間所從事的小活兒,從編織籃子到宗教圖標。這些樸實的手工藝品讓她們看來像未受藝術與世俗生活打擾,而這些修女們在影片中也像是被展示在教會中聖像般的裝置。
在對話中,這些修女熱衷於談及他們的生產、日常生活、以及展出。他們透過錄影機去建立了自己和他們的社群以及外在世界的聯繫,這樣的主題並沒有特別去美化教會的實質內部,而是藝術家在這個創作中藉著探討這個物理空間所具有的象徵意義,像是至今在藝術和文化仍然可見的宗教價值、觀念、流傳下來的感情、偏見等。
巴特納經常使用引用與宗教內涵以探討所謂我們對於藝術的期望。例如,藉著揭露當代藝術和傳統工藝間的張力,她質疑「藝術是俗世知識」的這種根本理解。
現時今日,大多數人認為當代藝術和文化在一個與宗教無關的世俗舞台上蓬勃發展,然後現代主義埋葬了(而非消除了)幾世紀以來的神學邏輯,以及其所給予人們獨特的世界觀(Weltanschauung)。巴納特運用當代藝術提供的空間,試著去發掘這些隨著時代發展而來的議論,以重新思考,當人們若重回宗教擁抱時所面臨的兩難與僵局。
–丘絲.馬汀妮斯
亞歷山大.阿伯斯托 Alexander Apóstol
解放者大道 Av. Libertador
單頻道錄像,黑白,有聲,4分30秒
2006
藝術家提供
由露斯.奧爾巴赫(Ruth Auerbach)選出
委內瑞拉藝術家亞歷山大.阿伯斯托使用攝影和影像作為概念策略,探討「現代性」這個理念,以及他所見之世界所實現的殘缺現代性,二者之間的歷史矛盾。他的鏡頭從風景到建築,從記憶到身體,以及身份認同意識,試圖質疑並推翻這些已被普遍接受的「真實」的概念,以及公共、私人領域之間的界線。
他最近的作品檢視了拉丁美洲城市現代化的失敗,尤其是在他的家鄉,他同時也挑戰了人民被灌輸秩序與進步就是烏托邦模式之思想所造成的不幸後果。從這系列的紀錄攝影和錄像中,我們可以看見阿伯斯托呈現了一個都市形象的型錄(inventory),去帶出當代的城市居民如何在這毀壞的社會結構中生存。
在〈解放者大道〉中,藝術家避開了傳統的影像敘事方式,轉而採用了幽默諷刺的紀實性採訪為手法。「解放者大道」是當地的重要幹道,為委內瑞拉加拉加城的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建設之一。影片初始,我們看見繁忙的公路景象,視覺和文本的編碼交織成他影像文本中的曖昧特性。接著鏡頭一轉,我們看見各樣的變性者們在夜晚的時候佔據了這條道路,阿伯斯托以攝影機記錄了他們的閒聊,聲稱是委內瑞拉當代藝術人物,例如現代風景畫家阿曼多.瑞威隆(Armando Reverón)和動態藝術家吉格(Gego)。這種「挪用」是擬彷道路兩側牆上抽象、華麗的風景壁畫。這座城市和它的人民被區分開來,在意識型態上為文化差異與社會邊界所畫分。透過隱喻,阿伯斯托揭露了一個城市的兩種型態居民所面對的兩極分化。
-露斯.奧爾巴赫
丹妮爾拉.帕斯.李奧 Daniela Paes Leão
質疑的自由 The Freedom to Question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22分鐘
2008年
由楊.卡羅夫斯基(Yane Calovski)選出
與其作為一個觀察者,我選擇成為一個見證者,其中的原因不只是大家要求我這麼做,而是我了解它是一種態度,並帶來了個人意義上的轉變,這是我唯一能做些什麼的方法。
—-丹妮爾拉.帕斯.李奧〈質疑的自由〉
〈質疑的自由〉是一個需要不斷聆聽和閱讀的作品。長達22分鐘的混雜著獨白和對話,質疑政治化的服務(hospitality)。
我們的貫注聆聽讓整個觀看的過程變得更加完整,我們集體的目光見證了一個奇特的文化交流。從2007年11月7號以來的六個月期間,荷蘭藝術家,同時身為「藍屋」(Blue House)(阿姆斯特丹郊區的計畫社區)之創立者珍.范.何絲薇吉(Jeanne van Heeswijk),和歐洲文化基金會的藝術計劃執行者伊構爾.道柏里希(Igor Dobricic),他贊助何絲薇吉每週三交換辦公室的計畫,藉著這個舉動去提出一個問題:隨著身分、態度、以及決策的責任的互換,藝術在這裡頭如何去激發一種對於「服務」、信任與相互瞭解的新理解和實踐 。
當我們觀看著影片中何絲薇吉所稱的「概括和持續逃避隱固的自我認同,無止盡的差異化和躁動的空虛狀況」這樣一個奇特過程,我們被帶往一個更偏向當代荷蘭社會的兩極化文化脈絡裡。
帕斯.李奧達到了一種循著非線性、直接主觀敘事過程的紀錄情境。她達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結果:去除表面理智的真實辯證,而這通常是與觀念紀錄相關的。透過與她長期合作的加拿大演員塔比薩.凱恩的旁白,〈質疑的自由〉有著一種畫外音,偶然見證某事的抽離經驗,這種偶然是我們應當經歷的。
–楊.卡羅夫斯基
倫比爾.卡雷卡 Ranbir Kaleka
男子與小公雞II Man with Cockerel II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6分鐘
2004年
藝術家提供
由迪克莎.娜絲(Deeksha Nath)選出
倫比爾.卡雷卡(Ranbir Kaleka)的〈男子與小公雞II〉如同詩般:一位光頭男子帶著公雞,在作品中不斷重複出現,如唱和般也像影片中的斷句記號,出現在群鳥飛行、船隻航過、蛇類爬行與雷聲閃電交織等的短暫畫面之後。這件作品乍看之下簡單,每一個畫面都簡潔而神祕,無須提供敘事格局就能讓觀者深感著迷。比如,作品僅提供關於男子的文化、職業背景和個性的些許線索,場景僅僅是呈現海天交會的地平線,也沒有特定文化或地理特點的指涉。儘管這件錄像作品是在印度拍攝,卻沒有呈現任何特別能呼應印度的元素。
有些觀者會將這部作品解釋為對生命過程與循環的再現。而我自己解讀這件作品的方式則是去思考它呈現出來的雙重性,例如男子嘗試補捉這隻鳥的慾望,然他又無能將牠掌握住的窘境,針對這點,藝術家似乎是想傳達對於男性本能行為所加諸的複雜且沈重的文化與社會性判斷。〈男子與小公雞〉這件作品促使我討論在主流父權系統之外的陽剛特質,以及它與權力、暴力的關係。這件作品讓我想起了在我生命中所遇過的那些溫柔、慈愛、脆弱而充滿人性的男性,而非嗜血的動物/怪物、統治者/權謀者、居家能力低落者。最終,我們不再將兩個性別針鋒相對,而是讓那些被兩極化的權威論述排除在外的兩方特質同時浮現。
–迪克莎.娜絲
何子彥Ho Tzu Nyen
第三集:唐大霧-最基進的姿勢 Episode 3: Tang Da Wu–The Most Radical Gesture (選自電視節目〈4 X 4–Episodes of Singapore Art〉)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23分鐘
2005
藝術家提供
由李永財(Weng Choy Lee)選出
2005年,何子彥於《新加坡藝術展》(Singapore Art Show)展出了作品〈4 x 4–新加坡藝術四部曲〉(4 X 4–Episodes of Singapore Art),嘗試於三種不同的平台來重新呈現四位新加坡藝術家的四件作品。此三種平台包含了:在新加坡藝術電視頻道上分四週播放共四集的系列節目,每集節目則分別介紹這四位藝術家的作品;於變電所藝術中心(The Substation Arts Center)舉辦藝術論壇;以及可摺的「立方體」明信片,上頭印有論壇與這四位藝術家、作品、電視節目等所有資訊。其中第三集的節目把焦點放在唐大霧(Da Wu Tang)充滿爭議的行為藝術上。他曾在一個大型藝術活動中穿著繡有「別付錢給藝術」(Don’t Give Money to the Arts)字樣的夾克接近新加坡總統身邊,並遞給他一張字條寫著「總統閣下,我是一個藝術家,我很重要」。然而,在這部紀錄片當中,觀眾們所看到不是典型的記錄片,而是該記錄片的「誕生過程」,例如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導演與拍攝團隊爭辯著唐大霧那「最基進的姿勢」。
-李永財
史蒂芬.薩特克利夫Stephen Sutcliffe
絕望 Despair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19分鐘
2009年
藝術家提供
由漢斯.奧瑞奇.奧伯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選出
史蒂芬.薩特克利夫可以說是歐洲當代最有趣的年輕藝術家之一,主要的創作方式以短片的形式呈現,他去除線性敘事,把影像的片段當作拼貼的材料去創造一種對於現實的新連結、新關連以及新生產。
在製作〈絕望〉這件作品時,他採用了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934年所創作的小說名稱,以及一貫的雙重敘事特性。薩特克利夫的作品以此面向為基礎,挑戰「影像作為拼貼」的特質。這部影片引領我們進入一趟以檔案影片片段、攝影素材、聲音、停頓與無聲構成的高密度層次與糾纏狀態的多次元旅程。
在我最近與薩特克利夫的訪談中,他提到這部影片參照了許多法斯賓達(Rainer Werner Fassbinder)的電影,特別是1978年法斯賓達也同樣改編過納博科夫的小說。如果薩特克利夫對過去的觀點一串永遠在溝通協商的歷史,那〈絕望〉這部影片同時為觀者暗示了一個多樣和多重的未來,充滿了隨機路徑以及連續不停、永無止境的秩與失序。
–漢斯.奧瑞奇.奧伯里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