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35 第四部份-解析Project 35
巡迴展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同樣的計畫進入一個個不同的城市展示,其設定好的內容因此被放入不同的脈絡中,有些意義也許會因而失去。所以,從策展的角度上來看,這其中的挑戰是:一個巡迴展要如何在時間地點的轉移下,依舊維持其傳遞的訊息,以及如何在每個巡迴站上將這個展所擁有的潛能發揚光大。
尤其是策劃錄影巡迴展,它需要更慎密的思考。的確,影像被視為當代大眾傳播、消費、以及創造的核心。我們很自然地會聯想到任何影片的類型,包括錄像藝術,是隨手可取的(例如透過YouTube)。然而,回溯 ICI的歷史,這個組織在過去的35年間一直都致力於錄像藝術的推廣,錄影藝術巡迴展也透露出其中的關聯。
ICI 在成立後的第一個展覽是《美國錄像藝術展》(Video Art USA),於1975年由辛辛那提當代藝術中心的總監傑克布爾頓(Jack Boulton)和費城賓州大學當代藝術學院的總監蘇珊戴杭堤(Suzanne Delehanty)所共同策畫。這是美國第一個巡迴到拉丁美洲的錄像藝術展:首次在聖保羅雙年展代表美國,並巡迴至波哥大(Bogotá)、秘魯首都利馬(Lima)、聖地亞哥、委內瑞拉卡拉卡斯(Caracas)。《美國錄像藝術》部分內容雖取材自戴杭堤於1974年所策劃的展覽,就名為《錄像藝術》,但相較起來,《錄像藝術》在選件上卻更廣泛地選進了80個國際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拉丁美洲藝術家桑妮亞.安卓德(Sonia Andrade)、費南多.法蘭卡(Fernando França)、安東尼奧.迪亞斯(Antonio Dias)、朱安.道尼(Juan Downey)、安娜.貝拉.傑格(Anna Bella Geiger)等人。從歷史的面向上來看,從《錄影藝術》在美國國內展出國際藝術家的錄像作品,接著轉變為《美國錄像藝術》在拉丁美洲更廣的脈絡下巡迴展出北美藝術家的作品,在當時來說都是相當具開創性的雙方交流。
我們或許可以藉由這些歷史來了解 Project 35。就如上述的先例,這個計畫基於兩個核心原則,也就是「合作」以及「能見度」。其一,在這樣的計畫裡,「合作」兩字意味著會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多個策展人以及多位藝術家共同參與,再延伸到有更多的國際藝術空間接力展出。其二,巡迴展的形式也將建立起一種網絡,並將之推展到原本不屬於所謂的國際藝術場域的國家中,同時也增加了當地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的能見度。更由於錄像作為媒介本身的的彈性,這已讓它無所不在,除了讓展覽的能被看見的機會更高了之外,同時也為作品本身創造了新的脈絡。
全球合作以及全球能見度更加強了錄像作為數位時代藝術實踐的地位。即使是現在,我們已然能夠透過更多元多樣的平台觀賞錄像,而且在這些平台裡,其媒體消費的品質上也經常要做出妥協,但錄像藝術仍是具有思考深度、反應力與創新力的路徑,因而能夠維持得更穩固更長久。
-喬瑟.卡洛斯.馬希亞德基(José-Carlos Mariátegui)
-喬瑟.卡洛斯.馬希亞德基(José-Carlos Mariátegui)
註: 在每一部影片光碟介紹中,ICI會邀請一位策展人談談他們對於本計劃的想法,從他們自己脈絡思考,並提供新的「透視 Project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