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35 第一部份-作品簡介

Project 35 第一部份-作品簡介

放映區

投影間 (1月15日~1月30日)
電視放映(2月9日~2月20日)

作品簡介

ner_berkeleysisland_290
蓋.班納 Guy Ben-Ner
柏克利之島 Berkeley Island
1999年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
15分鐘
(藝術家提供)

由梅.亞布.艾爾達哈(Mai Abu ElDahab)選出

在蓋.班納的諸多作品中,透過螢幕中重新編製的家庭生活試驗,觀賞者得以觀察存於真實自傳和虛構小說中被模糊的界線。他的影像巧妙地以一種符合普世道德觀點的形式呈現,並運用簡易低限的攝影手法、電影佈景、戲劇性的配樂與旁白,業餘演員等簡單的電影元素。作品亦可發現諸多對觀念藝術表演作品的參考,特別是丹尼斯奧本漢(Dennis Oppenheim),在他及與他同時代的創作具有將自己的身體當做實踐核心之特點。
〈柏克利之島〉(Berkeley Island)是班納早期的作品之一。影片中,他將被隔絕中的自我作為主題,並在廚房中再造了一個迷你沙島,如《魯賓森漂流記》的故事一般,用以展現自己在家庭環境中無依的狀態。影片名稱則間接提及哲學家喬治柏克利(George Berkeley)和其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to be is to be perceived.)。錄像中的主角在他的「島」上做了各式被視為「禁忌」的動作,像是自瀆和偷竊,然而在他的孤獨狀態中,所有行動在意義上卻也都不再「存在」。這件作品是對藝術家在社會中的位置,和其在電影於視覺文化影響的重要反思,甚至是對藝術家的家鄉–位於中東的以色列–被孤立位置的政治嘲諷。
–梅.亞布.艾爾達哈

taguchi_moment_290
田口行弘 Yukihiro Taguchi
片刻 Moment(擷選)
單頻道錄像摘錄
「片刻–行為裝置」(Moment-performative installation),2分25秒
「片刻–述行漫步」(Moment-performative spazieren),4分30秒
「片刻–製作過程」(Moment-making),3分鐘23秒
單頻道錄像 ,無聲,彩色
2007-08
影片時間總長:10分鐘18秒。
(藝術家提供)

由片岡真實(Mami Kataoka)選出

田口行弘認為自己的藝術創作如同一件「行為裝置」(performative installation),在其中他藉由重新定義既存的實際空間,創造了一個新的裝置空間,以極低限的介入去增加它的意義。而在他的影像作品中,可以看見藝術家利用暫停動作以持續紀錄變化的過程,以此改變涉及傳統意義上的「時間感」。此外,在作品〈片刻〉(Moment)中,藝術家讓他工作室裡的普通地板活了起來,並遊歷了全柏林,展現了它在原本的使用中所沒有的可塑性和可能性。在影片中,觀眾看不到的或被留予想像空間的,是藝術家創作過程中搬動木板所付出的龐大勞力。儘管田口在〈片刻〉(Moment)系列作品中僅僅使用簡單的創意和傳統的方式去製作動態影像,但卻拓展了單頻道錄像的可能性,也讓我們以更有趣的方式去看待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普通事物。
–片岡真實
Halter_290

丹.阿爾泰 Dan Halter
無題(辛巴威瑞舞女王) Untitled(Zimbabwean Queen of Rave)
2005年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3分33秒
(藝術家提供)

由凱瑟琳.史密斯(Kathryn Smith)選出

〈無題(辛巴威瑞舞女王)〉是丹.阿爾特甫從藝術學校畢業後所創作,同時也為他往後的作品定調:見證後殖民主義的心理情節中,總是一方面抱持希望,卻一方面又充滿抗拒的自我矛盾狀態。阿爾特的身份認同十分複雜,身為一個定居在南非的瑞士裔辛巴威公民,看著邊境外的辛巴威經濟和政治的崩潰,他該如何面對和確說自己的膚色(白人),和自己永遠是非在地的局外人,及注定身為異鄉人的命運?再者,這些問題是否在他的作品中顯而易見?如果是,他又該如何擺脫?
就像所有成功的政治宣傳,這部影片在感情和修辭層面上進行操作。辛巴威瑞舞女王羅札拉.米勒(Rozalla Miller)是在南非開始實行民主制度三年前,首位以〈每個人都有自由(感到快樂)〉(Everybody’s Free [to feel good])一曲被世界傳唱的辛巴威流行歌手(這裡具有自傳性質,因為丹阿爾特和羅札拉的兄弟約翰正好就讀同所高中)。有力的節奏伴隨歌手的歌聲,堅定積極地宣誓:「只要在一起,我們就能渡過難關。」,然這卻和影像不太協調。影像是由白人少年們在開放空間跳舞–代表90年代瑞舞文化先驅,和一幕幕大型抗爭與城鎮暴亂交織剪接而成。
這種並置且不穩定的剪接手法帶出一種危險詭譎的氣氛。一方面我們可以問,遊戲式地平行剪接異質文化和政治現實的狀況是恰當的嗎?或者,當政治危急動蕩時,這些南非青年卻在恣意放縱?他們起伏的身軀重擊著地面,揮舞雙手的姿態又如同那些抗議志士堅定憤慨地高舉拳頭。然若剝去兩者意識形態的差異,似乎可以發現彼此的共同點:對於另一種真實的渴望,它們皆將人們心理中的個人感受轉化成群眾意識。聽來簡單無害的一首流行歌曲,暗藏了政治訴求,也許這種做法,比單純表達沈悶陰鬱的世界政治狀態來得更具行動號召力。
— 凱瑟琳.史密斯
xiaohu_290
周嘯虎
烏托邦機器
2002年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
8分鐘
(藝術家提供)

由盧傑選出

中國藝術家周嘯虎最廣為人知的特色便是他的粘土雕塑裝置及黏土動畫影片。2002年他以作品〈烏托邦機器〉解構和重新詮釋了中國公共頻道所播送的制式新聞內容。這些試圖規劃設計的公播節目,其實是在灌輸和維持國家整體烏托邦式的形象。藝術家以中國社會主義歷史中真實和虛構的文化事件為例,運用黏土動畫人物重演了從70年代迄今數件中國國內以及國際的重要事件,包含尼克森在1972年的訪中行程、上海浦東90年代期間的開發,以及2001年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星大廈被攻擊等事件。
–盧傑

wanda_290
汪達.瑞曼帝.奧堤茲 Wanda Raimundi-Ortiz
主題一:當代藝術 Topic 1: Contemporary Art
2006年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
8分50秒
(藝術家提供)

由富蘭克林.瑟曼斯(Franklin Sirmans)選出

汪達.瑞曼蒂.奧堤茲(Wanda Raimundi-Ortiz)的主題一:當代藝術,是她以一位聰明、時髦的都會拉丁女孩楚蕾塔(Chuleta)為主角的影像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瑞曼蒂.奧堤茲關注四處傳播的大量錄影作品,同時想要表達她在藝術學院體制外的感受,她試圖創造另外一種體驗當代藝術的環境─ 或許是更多先前沒有體驗過的觀眾會喜愛的方式。影片中主角楚蕾塔在紐約各個地點,以夾雜青少年文化的流行語與情境劇的表演方式,不遜地談論著「白盒子」(喻:美術館空間)及其體制對藝術所施加的觀點。言談中亦觸及後現代主義與身分政治,楚蕾塔「試著努力成為藝術與一般大眾(如你、我)之間的橋樑」,並聲稱自己的動機是「銜接藝術與社會的鴻溝,並試圖建立社群」。在創作手法上,奧堤茲採用易於親近的DIY美學,並藉由這個角色的演出,帶領我們探索著大眾頻道節目內容和真人實境秀的告白之間的電視文化。
–富蘭克林.瑟曼斯

uh_290
安德魯.阮俊(Tuấn Andrew Nguyễn)和 富南.沙哈(Phù Nam Thúc Hà)
呃… Uh…
2007年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
7分鐘
(藝術家提供)

由柔伊.柏特(Zoe Butt)選出

安德魯.阮俊和富南.沙哈是越南胡志明市兩位最成功的藝術經營者。 他們多數的藝術創作關注被不同跨國文化頻道所傳達的當代生活狀態,並挑戰當代文化理念賴以生產與傳播的方法。
影片中,鏡頭擷取了胡志明市日新月異的都市景觀,更將觀者視覺的焦點放在新興青少年文化─一個塗鴉簽名上,引導觀者進入那瞬息萬變的城市生活,並為自我表達創造新的策略。我們看見來往的行人行經牆上被塗鴉入侵的公共空間,摩托車亦漫不經心的從旁經過,慢慢地,我們發現我們正在觀看的其實是藝術家腦子裡所想像的風景。
在越南,藝術的表達自由受到高度控制,公共空間的使用也被當地政府嚴密監控。〈呃…〉這件作品探討的不並只是越南的文化與景觀的轉變,同樣也對正在變遷的現實提出質疑,使觀眾從中思考這轉變究竟是確實的,亦或是可能的未來的瞬間幻象?
–柔伊.柏特(Zoe Butt)

ezawa_290
柯塔.艾札伐 Kota Ezawa
藍儂、桑塔格與波依斯 Lennon Sontag Beuys
2004年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
2分10秒
藝術家與舊金山漢斯(Haines Galler)藝廊提供

由康斯坦斯.萊沃倫(Constance Lewallen)選出

在〈藍儂、桑塔格與波依斯〉(Lennon Sontag Beuys)的作品中,舊金山藝術家柯塔.艾札伐(Kota Ezawa)藉由著數位動畫重建過往20世紀以來三個重要的的文化指標性人物和與他們有關且對後世影響深遠的事件。 在動畫的表現手法上,他巧妙地擷取這些人物的基本特徵,所以當我們在觀看的時候,即能一眼辨認出這些主角為何許人也。首先,影片的第一個部分表現的是,約翰藍儂(John Lennon)和小野洋子(Yoko Ono)於1969年在阿姆斯特丹度蜜月時所發起的抗議運動「床上靜坐」(Bed-in for Peace)中,堅稱只有「非暴力」(Non-Violence)才是通往和平的唯一道路;接著,我們看見藝術評論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於2001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場演講中,談及攝影的潛在性質是能作為今日抗爭奮鬥的一項利器;最後,德國著名的行為/觀念藝術家喬瑟夫波依斯(Joseph Beuys)於1974年在社會研究新學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所舉行的「給西方人賦活計畫」(Energy Plan for the Western Man)的巡迴演講中述及其「藝術即為社會雕塑」的概念,認為藝術能夠為當時的西方社會注入新的活力以及促成積極的社會改變。這三段影片都堅信著藝術家們對於社會的責任感是超越所謂「自我表達」(self-expression),並認為藝術「可以」,也「應該」成為讓世界更為良善的影響力。此外,隱藏在這部影片背後的反思是:這樣的理想主義在今日社會是否合乎時宜。
-康斯坦斯.萊沃倫

Sanchez_KNIFE LESSONS_LESSON 1_LR
愛德溫.桑切斯 Edwin Sánchez
刀的教學 Clases de cuchillo
2006-07年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
8分16秒
(藝術家提供)

由荷賽.羅卡(José Roca)選出

愛德溫.桑切斯自他所生長與工作的南美州哥倫比亞國內取材,並藉由影像去處理這些形形色色的暴力形式。他的錄像作品,以及他在片中的行為,雖然粗糙且令人不安,但同時卻深具幽默與諷刺意味。 桑切斯一直以來都試圖在其創作中探討何謂「道德」、 「倫理」、何謂「合法」,何謂「剝削」?以及這些概念的曖昧與矛盾。如同他曾經在其錄影作品中,拿紙箱去蓋住一個在城市路頭行乞的跛腳乞丐,除此之外,他也曾從波哥大(Bogotá)的大街上偷走整整一平方公尺的行道石。
於是,在〈刀的教學〉-短短三個場景的犯罪訓練課程-桑切斯拍攝了其在波哥大街頭所認識的一個有毒癮的搶劫犯,對方向他詳細解釋如何製作一個克難刀,以利用它來搶奪或是搏鬥。在影片中,藝術家本人並沒有出現,但我們可以在來往的對話間聽見他的聲音,以及他如何去誘導被拍攝者做出回答。首先,在第一個場景中,這個被攝者在紙上畫出各式刀款,並且說明每種刀的特殊用途與優、缺點。接著,他用碎鋸片和廢棄塑膠杯做了一把小刀,而後向藝術家示範怎麼用它來攻擊和防禦,甚至殺人。然而,藝術家以一種平淡、不帶情緒的方式,將這三個動作場景以三種不同的藝術語言來呈現:分別是繪畫(畫刀)、雕塑(製作刀)、和表演(如何用它來攻擊防禦)。一方面這些影像是深具吸引力卻同時也引起反感的,觀者在觀看中會對這個直率的貧困者產生移情作用和同理心,隨即卻也不斷提醒著自己他口中所描述之事又是多麼地殘暴無情。
–荷賽.羅卡

cauble_290
羅伯特.卡波 Robert Cauble
「愛麗絲夢遊仙境」,或「誰是紀德伯?」 Alice in Wonderland, or Who Is Guy Debord?
2003年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
23分20秒
(藝術家提供)

由雷蒙達斯.瑪拉沙斯卡(Raimundas Malasauskas)選出

從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於1865年所著的小說《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發行以來,前後出現了許多不同的版本,譯為多種語言,於不同媒體中重新詮釋,其中有些與原著相差甚大。各版本的愛麗絲似乎都有屬於自己的「仙境」,而一年年隨著不同的製作、改編的風格、以及翻譯語言的差異不斷地改變著這個故事。但是最首要的還是愛麗絲這個角色自己的「轉變」。
在作品中,羅伯特.卡波把迪士尼版本的愛麗絲送到一個不是她原先期盼的世界,以一種殘酷卻有富有娛樂性的方式去述說紀德伯(Guy Debord)的「景觀社會」理論。我們看見會說話的紅色花朵以饒舌樂的方式唱出「情境主義宣言」(Situationist manifesto);柴郡貓也用自身的腳步解碼了空間中的線索;隨後出現卡拉OK式的字幕又將歷史胡搞了一番,最後,愛麗絲的夢遊仙境之旅以一支盛大的音樂錄影帶作結。當她身在其中,才發現自己其實也是那個環境中的一部份,然而她依舊試圖逃離。與其他版本的愛麗絲相較,這個愛麗絲改變得較大、也充滿更多異端思想。我們會好奇,最後愛麗絲究竟回到了哪裡?也許正是她來自的那個世界、那個讓她想極力擺脫的邪惡景觀世界。卡波以強大的熱情與精準度,改編了迪士尼卡通,即使我身處的景觀社會中有不少缺點,我還是希望自己能成為藝術家筆下的愛麗絲。後來Youtube就出現了。
–雷蒙達斯.瑪拉沙斯卡
 
瀏覽藝術家簡介 »
瀏覽策展人簡介 »
Back To Top

參觀資訊

公館立方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02)23689418
開放時間:週三~週日,下午2~8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水源市場東側-東南亞戲院後方巷弄,「山嵐拉麵」與「愛妮雅化妝品」之間的白色小門

立方7F
開放時間:週三~週六,下午2~7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1號7樓
(02)23636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