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35 第四部份-作品簡介
放映區
電視放映(2月27日~3月13日)
投影間 (3月16日~3月27日)
解析 Project 35
巡迴展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同樣的計畫進入一個個不同的城市展示,其設定好的內容因此被放入不同的脈絡中,有些意義也許會因而失去。所以,從策展的角度上來看,這其中的挑戰是:一個巡迴展要如何在時間地點的轉移下,依舊維持其傳遞的訊息,以及如何在每個巡迴站上將這個展所擁有的潛能發揚光大。…more »
作品簡介
烏拉.梵.布蘭登柏格 Ulla Von Brandenburg
物件 The Objects
超16釐米影片轉DVD,無聲,5分37秒
2009
藝術家以及倫敦皮萊爾.科利亞茲藝廊提供
由羅瑞.弗斯坦柏格(Lauri Firstenberg)選出
烏拉.梵.布蘭登柏格的藝術作品帶著幽暗詭譎的氣氛。她創作的八釐米影片、裝置和模糊的水彩畫中出現的人物、道具、地點,看起來都像為看不見鬼怪所困擾。所有這些神秘難解的符號似乎都帶領觀者去找尋背後蘊含的意義。
在她最近的作品〈物件〉中,梵.布蘭登柏格改採用了一系列的道具以取代了真人演出。攝影鏡頭首先反覆地在象棋棋盤、笛、扇子、鏡子、繩子的循環間穿梭,隨之又輕快地離我們而去,最後畫面駐留在一條麻繩之上。這些擬人之物看來似催眠又如幻覺,除了讓我們想起作品製作背後所需的龐雜技巧,另外一方面,藝術家欲帶我們探索的是藝術的理想面以及真實經驗間兩者的距離。
–摘錄自史凱.謝爾溫(Skye Sherwin)的文章〈66週的藝術家: 尤拉.梵.布蘭登柏格〉,guardian.co.uk ,2009年12月。
伊洛迪.彭 Elodie Pong
帝國之後 After the Empire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13分50秒
2008
蘇黎世藝廊(Kunsthaus Zürich)以及伊洛迪.彭和費蒙格斯藝術工作室(Elodie Pong & Freymond-Guth & Co Fine Arts)提供
由米拉揚.瓦拉帝尼(Mirjam Varadinis)選出
我們的集體記憶中深駐著某些對於人類歷史的片刻和描述,無論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之間,它們都形塑了我們的身分。在〈帝國之後〉一作中,伊洛迪.彭從當代歷史和流行文化中選出了幾個的標誌性人物,讓他們重新「相遇」:馬克思遇見瑪麗蓮夢露;貓王邂逅了日本版真人扮演的米妮老鼠;接著,小馬丁路德(Dr. Martin Luther King Jr)和一個住在蘇黎世農村名為芙烈達(Frieda)的女子相遇,其靈感得自彭的祖母。他試圖將個人印象和集體記憶融合起來,且以此作品去探問所謂人的「身分」在今日這樣一個「複製」、「貼上」的年代和後現代挪用文化下,我們究竟是誰?是什麼造就我們現在的樣子?或是說我們佯裝自己成為什麼?
帝國崩毀,但它們的衰落和解構成為復興重生的轉戾點。一方面,對照著工業崩潰的背景、與被原子彈轟炸過後的廣島,藝術家則再度將焦點放在主角的夢境和幻想上。影片中,我們聽見貓王說著:「給我時間讓夢想成真」(Give me time to make a few dreams come true),接著又聽見瑪麗蓮夢露伴著一個年輕的黑人女性不斷地重複小馬丁路德著名的話語:「我有個夢想。」(I have a dream)。
如同在藝術家早先的作品中,〈帝國之後〉也把對女性的普世刻板印象作為主題,接著做一個批判性的檢討,同時提出美國(文化)政治上最常被詬病的帝國主義。藝術家時常融合上述兩個主題,就像在在貓王和日版米妮老鼠之間徹頭徹尾無法理解的對話。
蝙蝠俠非但無能在衰敗的城市中展開行動,還斜躺在沙發上和他的親密愛人羅賓傾訴情衷--在這段中,藝術家有意地以瑞士德語去諧仿了高達的電影《輕蔑》(Le Mépris)中的碧姬.芭杜(Brigitte Bardot)與米歇爾.畢科立(Michel Piccoli)之對話橋段。這種充滿玩興的諷刺意味也給了這部影片出色的新鮮感。伊洛迪.彭用這樣一種不恭的態度,熟練地交織了各種政治和哲學意味的質問,也創造了此影片獨特的韻味。
–米拉揚.瓦拉帝尼
Chto Delat(如何是好呢?)
歌劇:改革重組 Perestroika Songspiel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26分40秒
2008
藝術家提供
由WHW選出
Chto Delat(如何是好呢?)這個藝術團體名稱是取自俄國十九世紀文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Nikolai Chernyshevsky)的小說,和列寧1902年的政治文件中的〈該如何是好〉(Chto delat)。「如何是好呢?」的行動結合了政治理論、藝術與政治行動主義,為一群藝術家、藝評家、哲學家、作家所創立的團體。自2003年起,他們出版了俄、英文雙語刊物,內容的走向鎖定於當前的廣泛國際脈絡中蘇俄知識分子文化的再政治化。
〈歌劇:改革重組〉是作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包含了在2009年在貝爾格勒攝錄的〈歌劇:後南斯拉夫〉以及2010年於聖彼得堡拍攝的〈歌劇:塔〉。Chto Delat將這一個個歌劇建構成像是古老的悲劇,「劇中人」又分為主角與合唱團。〈歌劇:改革重組〉於1991年8月21號復辟政變勝利後首次舉行,角色的原型來自於重組改革時代,且劇中各個人物皆有著特定的價值觀,例如:民主提倡者、商人、革命家、民族主義者又或是女性主義者。藉著在近二十年後重演這關鍵的歷史事件,「如何是好呢?」以此去質疑當年主要的政治倡導者,同時它以當代俄國的批判視野去提供給觀者一個在看待「改革重組」時期一個新的角度,其中不帶光明希望並充滿著譏諷姿態。
–WHW
陳界仁
路徑圖
35釐米影片轉DVD,彩色/黑白,無聲,16分45秒
2006
藝術家提供
由鄭慧華(Amy Cheng)選出
〈路徑圖〉是為2006年利物浦雙年展所製作的影片,陳界仁考掘「海王星玉號」(Neptune Jade)事件--全球勞工運動大串聯的一個重要歷史事件--將其與台灣碼頭工人象徵性的罷工連結在一起。
海王星玉號事件起於九○年代中,全世界碼頭工人群起聲援利物浦工人的反港口私有化運動。這場全球性的抗議伴隨著對「海王星玉號」貨輪的杯葛行動,這艘貨輪因為在利物浦雇用非罷工工人裝載貨物,而遭全球碼頭工人抵制,無法於世界各個港口缷貨。海王星玉號求助無門,到最後,其股東只得於台灣的高雄港將所有貨物與船隻整個拍賣掉。
高雄碼頭工人也面對相同的港口私有化的問題,但他們與世界勞工運動沒有連結,並不瞭解海王星玉號的歷史。此事件的多年後,陳界仁邀請高雄碼頭工為〈路徑圖〉這件作品進行了一次象徵性的示威,產生與利物浦人民的對話,並建立了對全球資本主義的批判,也是一堂給未來的政治行動課程。這件作品延伸了海王星玉號的生命,以及其歷史的象徵性。
–鄭慧華,摘自陳界仁的創作自述
曼諾.德.波爾 Manon de Boer
違和 Dissonant
16釐米影片轉彩色錄像,有聲,10分12秒
2010
布魯塞爾拉斯班藝廊提供
由拉斯.班.拉森(Lars Bang Larsen)選出
曼諾.德.波爾的作品探討的是聲響、影像,以及聲音與身體間的相互關係。
在〈違和〉這件作品中,德.波爾捕捉了舞者辛西亞.雷歐米(Cynthia Loemij)為了比利時小提琴家易沙意(Eugène Ysaÿe’s)所創作的〈三段小提琴奏鳴曲〉而編的舞蹈片段,然而奇特的是,音樂除了影像初始的片段中出現過外,而後剩下的時間只看見舞者靜默地展演著動作,用自己的身體去描繪音樂本該呈現的樣貌。
每當十六釐米放映機必須切換底片時,螢幕就會轉為黑幕,而間隔剛好是每三分鐘一次。每當德.波爾切換底片時,觀者會聽到螢幕上的舞者在地板上迴旋踩踏出的聲響,以及她激動的呼吸聲。同時,觀者面對著一面空蕩的螢幕、不得不被簡化到只能當一名傾聽者,因此在影片重新開始、舞者重新跳起舞之前,觀者們都自然而然地沉浸於他們個人對舞者雷歐米表演的回憶中。
藉由運用電影科技與再現的結構,德.波爾不僅拆解了傳統的敘事邏輯,也重整了觀者的意識。他以反直觀的方式,透過「中斷」與「不和諧」的技巧來創造出一種關於「時間」的新式經驗。
–拉斯.班.拉森
安琪拉.德塔尼柯與拉斐爾.賴因 Angela Detanico & Rafael Lain
平地 Flatland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7分36秒
2003
藝術家提供
由安娜.寶拉.科文(Ana Paula Cohen)選出
在這件作品中,安琪拉.德塔尼柯與拉斐爾.賴因將兩個數位影像元素:數位圖像結構和時延(duration)的概念放進影像中運作,而為了描述整個過程,藝術家敘述道:
「平地」是我們在坐船遊歷湄公河後製作的錄像作品,首先把拍攝得來的圖像切割為一段段相素斷片,而後將每段相素都擴張為原來的圖像尺寸。然後將這樣的過程重複了640次,使原始的風景邊框被轉化為一連串的水平線條,之後再將這些畫面重整為錄像、更進一步加入了在原始的影像檔中錄下的聲音。
藉由擴張從原始影像檔中挑選出來的相素斷片、並且將640張成果組合為動態影像,他們製造出一種新的「時間性」(或稱時延),也就是將解構與重組後的數位影像轉化為錄像,使得「延遲」與「延展」時間的共時動作變得可能。而以真實時間呈現的音軌疊附於最後的錄像成果中,又將我們帶回到原始的影像檔裡,並且了解到那些看似抽象的線條,其實來自於對湄公河的真切紀錄 。
–安娜.寶拉.科文
奈斯特.克魯格 Nestor Krüger
類比:穿越維根斯坦屋的三架單頻道錄像攝影 Analog: Three cameras through a model of Haus Wittgenstien for single channel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18分鐘
2010
藝術家提供
由大衛.穆斯(David Moos)選出
在奈斯特.克魯格的影像作品中,我們看見幾座幻想列車穿越著名的維根斯坦屋(Haus Wittgenstein)。隨著連續重擊的聲響節奏,列車在屋內的不同的房間快速移動。克魯格的幻像--融合孩童空想的列車模型場景與歐洲列車旅行的歷史--藝術家精密地依1928年於維也納所建之維根斯坦屋的原尺寸、比例、空間以數位電腦精心重製。。
眾所皆知,理想比例的房子是路德維希·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固執妄念,這位哲學家他在修辭學上的研究被視為20世紀重要的思想理論。無論是門把或是室內的暖氣爐,他亦力求其造型上的完美。我們在克魯格急馳的影像中看見這位哲學家近乎癲狂地探求著工藝設計上的完善形式,甚至試圖將邏輯、語言、形式樣態之間各種的和諧關係都體現在這房子中。
這件單頻道錄像作品,克魯格拼造了一個合乎房間尺寸的大型錄影裝置,鋪蓋在三座列車的軌道上使之融為一體,卻又有著分裂的效果。當列車在所投射出來、那空盪的房屋景象中快速行進之時,此連續不休止的旅程帶觀者探索的是一個空洞的結構。在這個虛擬的空間裡,藝術家建構了一種鬥爭,為兩次世界大戰戲劇性地衝擊其人生,卻又要維護其高尚紀律的哲學家。同時,這部作品將理想形式的概念,與那將人類驅趕至殘酷終極之命運的列車幽魂,奮力地調合在一起。
–大衛.穆斯
瓦坦.艾瓦奇安 Vartan Avakian
短波/長波 ShortWave/LongWave
單頻道錄像,彩色,有聲,7分15秒
2009
藝術家提供
由傑克.柏瑟金(Jack Persekian)選出
藝術家建構了一個朦朧的圖像,以此間接地帶出了存在於遙遠地平線彼端,那模糊的輪廓與幻影。他夢中的美國是如此虛幻難以觸及。這部影像作品裡的都會景象看起來就像是電影裡的紐約,也或許只是他的想像。隨著時間過去,長大成人後,他開始意識到遙遠的地方其實是另一個不同的城市,而海的那一頭其實指的是西方世界。現實逐步粉碎了他的美好幻想,因為人生的事實是,包圍著他的這個表面上無聲的城市,讓他顯得十分矮小。當他試圖理解現實,但同時又希望在這糾結混亂且充滿歧視的空間裡躲藏起來時,一切都在沉思的靜默裡散了開來。
–傑克.柏瑟金
塔瑪.古瑪雷 Tamar Guimarães
無題(卡諾亞斯)Untitled(Canoas)
16釐米轉彩色錄像,有聲,13分鐘
2010
丹麥視覺藝術協會與巴西聖保羅雙年展基金會提供
由茱莉葉塔.貢薩雷茲(Julieta Gonzalez)選出
〈無題(卡諾亞斯)〉構成了塔瑪.古瑪雷對於現代巴西歷史之研究的一部份。塔瑪.古瑪雷近期的作品是對於隱藏在該國諸多現代主義建設底下的階級與種族議題的細緻理解。複雜且充滿活力的勞動階級、急速穩固成形的都市中產階級,以及社會中的菁英領導階層紛紛站上舞台,成為作品〈無題〉當中的主角。這部影片拍攝於巴西現代主義建築巨擘奧斯卡.尼梅耶(Oscar Niemeyer)於1953年建造於里約熱內盧的住宅「卡諾亞斯之家」(Casa das Canoas),作品靈感來自於義大利導演費里尼的經典名片《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當中對於二戰之後一位落難貴族的深刻描繪,並以此來戲擬對於巴西社會衝突的批判。劇中場景發生在「卡諾亞斯之家」中的一場上流社會派對,人們假惺惺地高談闊論著菁英階級在1950與60年代巴西社會轉型當中的角色、巴西香檳與法國香檳的不同(譯註:法國政府規定,只有產於法國香檳區,且以瓶內二次發酵法製成的氣泡酒才可稱為香檳),或是音樂家雅德.馬卡雷(Jards Macalé)與畫家麗吉亞.克拉克(Lygia Clark)之間的治療性談話(由蘇里.羅尼克〔Suely Rolnik〕描述,她在片中扮演自己)。這一切都在上流社會的笙歌當中流轉,而僕人們卻只能在背景中默默地埋首於雜事之中。
–茱莉葉塔.貢薩雷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