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35 第四部份-策展人簡介
羅瑞.弗斯坦柏格(Lauri Firstenberg)
1972年生於美國洛杉磯。2005年創立了「LA><ART」,現身兼總監與策展人身分,當時她正在哈佛大學攻讀藝術與建築史博士。在此之前,她在西好萊塢 the Schindler House 的Mak Center 擔任助理總監和策展人,以及紐約 Artists Space 的副策展人。弗斯坦柏格於2001年作為奧古伊.恩威佐(Okwui Enwezor)於慕尼黑Villa Stuck美術館和柏林世界文化中心(the 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舉辦的個展《短暫世紀:1945年至2001年非洲獨立和解放運動》(Short Century: Independence and Liberation Movements in Africa 1945-2001)的助理策展人;她也擔任德國第十一屆卡塞爾文件展的策展助理(2002年)。在洛杉磯,她於 LA><ART 也與幾個藝術家合作策劃展覽,如:馬克.布拉德福德(Mark Bradford),韓國藝術家閔永熙(Yunhee Min)、瓦利.貝許堤(Walead Beshty)、湯馬斯.勞森(Thomas Lawson)、威廉.萊維特(William Leavitt)、妮可.米勒(Nicole Miller)、丹尼爾.約瑟夫.馬丁內茲(Daniel Joseph Martinez)、皮耶羅.哥里拉(Piero Golia)、傑德迪亞.凱撒(Jedediah Caesar)、麗莎.譚、雪琳.格爾蓋絲(Sherin Guirguis)、迪迪爾.福魯沙福.斯蒂諾(Didier Fiuza Faustino)、 Samon Takahasi 、安德里亞.朱莉婭(Adria Julia),和魯本.奧查亞(Ruben Ochoa)。弗斯坦柏格還策劃了2008年在橘郡美術館舉辦的加州雙年展。最近她在聖安東尼奧的ArtPace與紐約的Participant Inc進行策展計畫。她曾於南加州大學和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C.)教授「大眾藝術研究」課程。
米拉揚.瓦拉帝尼(Mirjam Varadinis)
現居、工作於瑞士蘇黎世,為策展人和作家。作為蘇黎世美術館策展人,曾經策劃的展覽包括:《亞歷山大.米爾:瑞士和其他群島》(Aleksandra Mir: Switzerland and Other Islands)(2006年),《移動身分》(Shifting Identities)(2008年)、《Motion Picture(s)》(2010年)。瓦拉帝尼亦參與策劃了法國土魯斯年度藝術節《Printemps de Septembre》中的《Broken Lines》(2006年)。其亦為許多展覽撰寫、編輯展覽文字,也編撰了專書《Parkett: 20 Years of Artists’ Collaborations》。
WHW(What, How & for Whom)
是一個策展團隊,1999年於克羅埃西亞札格拉布市成立。其成員分別是:伊瓦.柯林(Ivet Ćurlin)、安娜.德維克(Ana Dević)、納塔沙.伊利奇(Nataša Ilić)和沙賓納.沙波洛瓦(Sabina Sabolović)和設計師兼公關德揚.克斯克(Dejan Kršić)。WHW策劃一系列的作品、展覽、出版計劃,自2003年以來一直於札格拉布市的Nova藝廊籌辦各式活動。「What?」、「How?」以及「For whom?」是每個經濟組織的三個基本核心問題,也是計畫、概念,執行展覽、產出藝術作品和銷售的藝術品,以及藝術家在勞動市場位置等等的基礎。2000年,他們為了在札格拉布的共產黨宣言152週年活動,舉辦他們第一個展覽計畫,即以這三個問題為標題,而後這個計畫名稱也成為了他們的團隊名稱和中心思想。他們曾經策劃的展覽包括:札格拉布科技博物館,向尼可拉.泰斯拉(Nikola Tesla)致敬的《廣播計劃》(Broadcasting Project)(2002年)、紐約Apexart藝廊《斜看》(Looking Awry)(2003年)、貝爾格勒當代美術館《副作用》(Side-effect)(2004)、札格拉布Nova藝廊《常態化》(Normalization)(2004年)、卡塞爾美術館《集體創造力》(Collective Creativity)(2005年)、札格拉布Nova藝廊《最後的展覽》(2006),以及第11屆伊斯坦堡雙年展(2009)。
鄭慧華(Amy Cheng)
獨立策展人暨藝術評論者,生於1970年,目前生活和工作於台灣台北。1996年於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史系獲得碩士學位。1997年至1999年於台灣輔仁大學擔任西洋美術史兼任講師。2000年至2005年,她旅居加拿大溫哥華,期間任台灣《今藝術》(ARTCO)雜誌特約作者,現為該雜誌特約主筆。近年藝術評論文章散見於:《今藝術》、《現代美術》(Modern Art)(台北市立美術館出版)、《YiShu: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和《當代藝術與投資》(Contemporary Art & Insvestment)(北京)等中英文期刊。鄭慧華2003年開始策劃展覽,包括:〈看不見的城市〉(溫哥華亞洲當代藝術中心,2003),〈穿越─廢墟與文明〉(台北,2004)、協同策劃2004台北國際雙年展〈在乎現實嗎?〉(2004)、〈疆界〉(台北,2006)、〈寶藏巖泡茶照相館/第五階段/勘誤:葉偉立、吳語心之個人與共同創作〉(溫哥華亞洲當代藝術中心,2008),以及〈親歷幻見〉等(台北立方計劃空間,2010)。2009年,她進行為期一年的「批判性政治藝術創作及策展實踐研究」計劃,成立相關網站並出版《藝術與社會─當代藝術家專文與訪談》專書。
拉斯.班.拉森(Lars Bang Larsen)
1972年生於丹麥,為藝術史學者、獨立策展人以及作家,現居住、工作於巴塞隆納和哥本哈根。他參與策劃的展覽包括:愛丁堡Fruitmarket畫廊《火星上的金字塔》(Pyramids of Mars)(2000年)、 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平民論》(Populism)(2005年)、 西班牙畢爾包 Sala Rekalde 藝廊《La insurrección invisible de un millón de mentes》(2005年),以及倫敦《A History of Irritated Material at Raven Row》(2010年)。他的著作包括2002由NIFCA/Lukas & Sternberg出版的《史圖爾.喬漢森》(Sture Johannesson)(NIFCA/Lukas & Sternberg, 2002)、關於帕雷.尼爾森(Palle Nielsen)之烏托邦式冒險樂園的專題著作《典型:質性社會的原型》(The Model: A Model for a Qualitative Society, 1968)(MACBA, 2010),以及《藝術基準》(Kunst er Norm)系列論文(Aarhus, Denmark: Jutland Art Academy)。
安娜.寶拉.科文(Ana Paula Cohen)
1975年生於聖保羅,為獨立策展人、編輯和作家,工作於巴西。現於紐約哈德森安南岱爾的巴德學院擔任駐村策展人。2007年,科文參與策劃了哥倫比亞麥德林藝術計劃《Encuentro Internacional de Medellín 07》,也因此和其他藝術家與策展人一起創建了一個新的當代藝術中心「La Casa del Encuentro」;此外,她曾擔任第28屆聖保羅雙年展的副策展人(2008年)。科文亦在多個藝術刊物撰寫文章,包括:《Frieze》、《ArtNexus》、《Exit Express》。她也曾策劃舉辦了研討會和系列講座,包括2008年聖保羅雙年展的「History as a Flexible Matter: Artistic Practices and New Systems of Reading」。
大衛.穆斯(David Moos)
獨立策展人和作家,現居住、工作於加拿大多倫多。他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獲得藝術史碩士與博士學位。1998年至2004年間,穆斯於阿拉巴馬州伯明翰美術館(Birmingham Museum of Art)擔任策展人,現作為多倫多藝廊的當代藝術策展人。他曾策畫了許多回顧展和巡迴展,包括:伯明翰美術館《喬納森.拉斯克:選擇性身份》(Jonathan Lasker: Selective Identity)(2000年)和《拉德克利夫.貝利:魔法城》(Radcliffe Bailey: The Magic City)(2001年)、安大略藝廊《The Shape of Colour: Excursions in Colour Field Art, 1950-2005》(2005年),以及《朱利安.史納貝爾:藝術與電影》(Julian Schnabel: Art and Film)(2010年)。同時也於《Art Papers》、《Art US》擔任特約編輯。
傑克.柏瑟金(Jack Persekian)
生於耶路撒冷,為獨立策展人,現居住、工作於耶路撒冷和沙迦兩地。他目前擔任Anadiel畫廊的創始總監,同時也是耶路撒冷Al-Ma’mal當代藝術基金會以及XEIN製作公司的總監。他參與策劃的展覽包括:以巴勒斯坦官方代表的身分參與聖保羅雙年展(1998年)、於伯恩、斯圖加特以及柏林舉辦的《似遠又近,新巴勒斯坦藝術》(In weiter ferne, so nah, neue palastinensische kunst)(2002年)、柏林Kulturen der Welt藝廊的《失落的方向感(一):來自中東的當代阿拉伯藝術家們》(Disorientation: Contemporary Arab Artists from the Middle East)(2003年)、西班牙Cuenca藝廊《反思巴勒斯坦藝術》(Reconsidering Palestinian Art)(2006年)、阿布達比藝廊《The Jerusalem Show in Jerusalem》(2007年和2009年)、《失落的方向感(二):阿拉伯城市的興盛與衰頹》(DisOrientation II: The Rise and Fall of Arab Cities)(2009年)。此外,他曾擔任2005年第七屆沙迦雙年展的策展人,以及第八屆和第九屆沙迦雙年展的藝術總監(2007年和2009年)。2000年,他於伯利恆策劃和執行千禧年慶祝活動,以及2004年於約旦死海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in the Dead Sea, Jordan)所舉辦的巴勒斯坦文化之夜(the Palestinian Cultural Evening)。
茱莉葉塔.貢薩雷茲(Julieta Gonzalez)
為獨立策展人,同時也於泰特當代美術館擔任拉丁美洲藝術的協同策展人。她分別於加拉加斯Simón Bolíva大學和巴黎École d’Architecture Paris-Villemin取得建築學位。1997-98年,擔任惠特尼獨立研究計劃的海倫娜.魯賓斯坦策展研究員,而後,1999年至2003年間,她於 Alejandro Otero當代美術館以及加拉加斯美術館(Museo de Bellas Artes de Caracas)擔任策展人。此外,她也作為波多黎各聖胡安第二屆Poligráfican三年展的協同策展人,且與漢斯.霍夫曼(Jens Hoffmann)、藝術總監阿德里亞諾.佩德羅薩(Adriano Pedrosa)以及客座策展人比亞翠斯.聖地亞哥(Beatriz Santiago)等人合作。貢薩雷茲已經策劃逾三十餘個展覽,包括:智利聖地亞哥西班牙電信基金會《Juan Downey: El ojo pensante》(2010年)、墨西哥提哇納《Farsite》(2005年)、加拉加斯美術館《Etnografía modo de empleo》(2003年)。
客座作者
喬瑟.卡洛斯.馬希亞德基(José-Carlos Mariátegui)
1975年生於秘魯利馬,現居住、工作於倫敦和利馬兩地。作為科學家和媒體理論學者,馬希亞德基於利馬 Cayetano Heredua 大學修習生物與應用數學,後於倫敦經濟學院獲資訊系統碩士學位,目前同樣於倫敦經濟學院攻讀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媒體工業在資訊傳遞成長下對於社會經濟的影響」。此外,他是Alta Tecnología Andina的創立成員,此為致力於在拉丁美洲推展藝術、科學、科技計畫的組織。馬希亞德基亦曾為利馬國家文化學院Mariategui美術館的成立者與總監,而後於1998年創辦了利馬國際影像電子藝術節(th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Video and Electronic Art in Lima),以及擔任祕魯政府文化局委員(National Commission of Culture of the Peruvian Government)。他策劃過多個國際媒體藝術展覽,包括:柏林《Nueva/Vista: Videokunst aus Lateinamerica at the Institute for Foreign Relations》(2002年)、巡迴南美洲的兩個展覽《通過衛星:秘魯當代攝影錄像藝術總覽》(Via Satelite: Panorama of Photography and Video in Contemporary Peru)(2004-06年),和《看(不)得見的錄像》(Videografias In(visibles))(2005-08年),以及西班牙 LABoral中心的《Emergentes》(2007年)。馬希亞德基曾擔任巴西錄像藝術節(Videobrasil)(2001年)、 林茲電子藝術獎(the Prix Ars Electronica)(2004-07年)以及多個展覽的評審。其他經歷還包括:荷蘭克勞斯王室基金會的常任委員,以及英國當代藝術文化雜誌《Third Text》的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