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台新藝術獎大展)

「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曾於2014年分別在台北北師美術館以及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於「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大展」中展出的形式為精簡版本,展出原展覽中的聲音資料庫之部份,以及〈來自台灣底層的聲音〉紀錄片、黃明川導演所拍攝之〈1995後工業藝術祭〉紀錄片,以及藝術家鄧兆旻的作品〈唱還是不唱?〉。 「造音翻土」是由立方計劃空間所發起的策展研究計劃,內容包括田野研究、系列講座、展覽與專書出版,展覽部份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視覺藝術策展專案」之補助以及上述兩家美術館的協同主辦。 「造音翻土」以陳列歷史文件、聲音資料庫與藝術作品來探索台灣戰後的聲響文化運動歷史。在2014年的兩場展覽裡,首先以1997年由水晶唱片(現已結束營業)所發行的專輯《浪來了:傾聽‧台灣的話》作為議題開展的起點,它是錄製於花蓮吉安鄉的47分鐘海浪拍岸聲,雖是自然、非人造的聲音,但這聲音經過錄製後發行,標以「台灣的話」,即是具有特定政治意涵宣稱的聲響──一種「造音」。本展覽從這張專輯開始,考掘「本土化」這個台灣現代性形塑歷程下難以迴避的課題,舖陳台灣戰後歷經戒嚴時期的禁歌管制、美國熱門音樂、追尋自己音樂的「民歌採集運動」與「民歌運動」,到解嚴後的地下音樂場景、噪音運動、瑞舞運動和實驗聲音創作等等聲響文化運動的脈絡,從歷史的社會土壤裡重新翻、掘、找,以系譜學的方法爬疏聲響「本土化」的軌跡,並思考它再一次被「造音」轉化的可能。 原展覽中除了研究團隊蒐集來的唱片、海報、傳單、紀錄片等文件之外,並邀請了十七組聲響、視覺創作者,以藝術創作延伸與拓展展覽的思索面向。本展所欲提出的,並非一套完整的台灣聲響文化歷史或編年史,而是一種「聆聽與解釋台灣聲音的態度」,嘗試透過聽覺感知進入歷史之中作翻轉。 展出聲響內容簡介:

熱門音樂

1960年代,台灣因美軍駐台興起一股西洋熱門音樂風潮,當時組團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伴隨著日漸壯大的俱樂部文化,各式歌廳、舞廳,提供了不少表演空間,讓專業、業餘樂團得以在這些場合磨練、茁壯。「雷蒙合唱團」(成立於1962年)與「陽光合唱團」(成立於1960年)便是其中佼佼者。「陽光」與「雷蒙」這出身一南一北的樂團,在當時因為表現出色具有代表性,而有「北雷蒙、南陽光」的稱號。

民歌採集運動

1960年代的台灣音樂文化正籠罩在「全盤西化」氛圍中,音樂學院中所教授的多為西方作曲技巧。當時代知識份子對於台灣音樂的興趣,仍停留於1930年代以來有關民歌文學的整理。1967年7月21日至8月1日間,史惟亮、許常惠兩人組織了民歌採集調查隊,分成東、西二隊赴台灣東、西部從事音樂調查,全面性採集本地民間傳統音樂資料。意圖體系化、整理與分析台灣民歌文化,形成特定音樂學科知識,期冀與國際音樂學術網絡體系建立互動聯絡關係。然而,當時所謂「民歌採集運動」,並不僅止於個別學術性資料蒐集調查活動,更是一個包括訴求、理論、行動與目標願景的知識性文化運動。

陳達

陳達1905年出生於屏東縣恆春鎮大光里,因患眼疾而成為半瞎,被人稱為「紅目達仔」。他有四分之一原住民血統。從小未受過教育,歌唱與月琴都是耳濡目染、無師自通,他的歌蒼涼,情感豐沛,善長即興作詞演唱,在當地是小有名氣的民歌手。1967年,許常惠在民歌採集時錄下陳達的歌聲,並為他發行唱片,之後陳達並受邀至台北「稻草人餐廳」演唱,因而被台北文化圈注意。陳達1981年因車禍不治,享年76歲。

《來自台灣底層的聲音》

1992~1995年,水晶唱片發展出長期田野調查的計劃《來自台灣底層的聲音》,用聲音、影像與文字來紀錄台灣鄉土次文化的聲音表演。這套錄音發行了兩輯,共三張CD,內容搜羅了那卡西酒家歌、夜市叫賣、地下電台錄音……等等俚俗的聲音,其中部份曲目為佚失的唱片復刻。此田野錄音計劃在起始之時,參與成員對1960年代的「民歌採集運動」所知不多,但他們的成果有力地回應且填補了「民歌採集運動」偏重學術、藝術,缺乏俗民生活聲音紀錄的遺憾。

《台灣有聲資料庫》

在《來自台灣底層的聲音》之後,水晶唱片開啟了另一項野心更大的田野採集動員計劃《台灣有聲資料庫》,結合了民族音樂學者、人類學者、田野紀錄攝影工作者、報導文學作者與民族音樂學研究生,分聲音、影像、文字三方面積極搶錄即將失傳的民間音樂。其成果除出版唱片,同時整理文字為季刊《台灣的聲音》,夾於唱片盒套裝內。在民歌、戲曲、說唱、器樂、舞蹈與祭祀六大類別之下,「台灣有聲資料庫」又細分「傳統篇」與「變遷篇」兩個子類別,希望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架構出完整的台灣聲音版圖。

水晶唱片與「台灣新音樂」

成立於1986年的水晶唱片,是台灣第一家鼓吹「非主流音樂」,並掀起「台灣新音樂」風潮的唱片公司,在他們當時的出版品中,主要又以台語演唱為特色的「新台語歌曲」運動影響著當時的主流音樂。新音樂運動試圖突破主流唱片公司的體制,另闢新徑,並且顛覆傳統國台語流行歌曲的創作形式,同時反思了「本土化」的刻板印象:懷舊、悲情。水晶唱片雖是資本額不高的小出版社,卻承載了解嚴之後文化圈對於「本土化」的巨大期待。可惜因經營管理不善,在負債累累的情況下,於2000年後逐漸縮小業務範圍,終至結束營業。

山地流行歌曲

「山地歌曲」是當代原住民族社會生活中,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及庶民文學現象,它具有廣大民眾積極參與、多元混雜和共同享受的特性,是原住民族流行文化中最活躍的力量和酵母。二戰後台灣原住民各族以族語、國語或日語演唱的通俗歌曲,長久以來不曾間斷的以唱片、錄音帶等販售的方式,活躍於原住民族社會的各個階層。其歌曲創作、演唱和表現的方式,自由、活潑、淺白並十分貼近原住民大眾的生活與經驗,歌曲來源有林班工寮的吟唱,有都市鷹架獵人的哀歌,有戰地慰問的寄語,有遠洋思慕的戀曲,有懷鄉遊子的悲涼……。歌詞和曲調,或沈鬱、或高亢、或悠揚、或婉轉、或詼諧……不一而足,充分反應這數十年來原住民族生活的實況。

地下社會Live House

「地下社會」live house成立於1996年,曾為台北著名獨立搖滾音樂展演空間,孕育了無數知名或不知名的樂團,雖被視為台灣獨立樂團的重要音樂資產。但由於live house 在台灣的營業項目歸屬一直未曾釐清,常被政府或地方居民視為「特種行業」,不時遭到過度的盤查與排擠。在模糊、曖昧、多方箝制的法規籠罩下,「地下社會」最終於2013年走入關門一途。

李雙澤與楊祖珺的現實主義民歌

在1970年代中的「民歌運動」裡,李雙澤與楊祖珺是其中特別不同的歌手。李雙澤曾於1976年的校園「西洋民謠演唱會」裡,公開挑囂主持人與觀眾,喊出「唱自己的歌」的口號。而楊祖珺則是在民歌運動風潮中,戮力於巡迴全台灣舉辦民歌演唱會,並且在1978年策劃了台灣第一次戶外大規模演唱會──「青草地演唱會」。李雙澤與楊祖珺在歌曲創作上的共同特色是以音樂作為手段,為/與底層人民的常民生活、受壓迫群體發聲,與社會批判的音樂美學實踐路徑。由於此路線不見容當局,在當時遭到全面封殺與查禁。直到解嚴之後,才由黑名單工作室、朱約信、黑手那卡西、交工/生祥樂隊、農村武裝青年……等樂團所繼承。

黑名單工作室

成立於1989年,其音樂製作與思維由主要成員王明輝、陳主惠、司徒松(Keith Stuart)主導,並邀請各方歌手、樂手合作。「黑名單工作室」主導者王明輝曾提出「台灣新音樂」的想法,概括了「黑名單工作室」的音樂實踐與美學,企圖把民間觀點、歷史、知識、「第三世界」聲響帶入流行音樂。他們將豐富的紀錄性帶入音樂專輯的製作,中介了歷史/聲音軌跡,企圖以聲音打開更多想像世界的空間。

黑手那卡西

1996年成立至今的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是台灣少數與工運團體、勞動者長期合作、共同成長的音樂團體之一,至今已參與了三百多場社會運動集會與遊行,包括勞工、性別弱勢、工作傷害、外籍移工、環保、反戰、反迫遷、無住屋……等。他們藉由歌唱來凝聚群眾情感,擴大運動現場的力量。黑手那卡西多年來不但嘗試與勞動者一同集體創作的可能,亦投入舉辦工作坊與營隊,協助工人與弱勢者開始用自己的語言唱出心聲。

交工樂隊/生祥樂隊

主要成員為林生祥、鍾永豐,他們用音樂創造了新的「客家」,不再只以單一的客家人身分發聲,而是以農民、勞動者、外配、回鄉青年等各式具體的生活與多樣複雜的身影,涉及諸多社會議題。音樂上,他們從民謠搖滾,以月琴、琵琶、嗩吶等傳統樂器的創新,到與日本樂手合作的沖繩傳統節奏,實驗著編曲的各種可能性,在看似平靜的聲響主調裡跳動著律動的多彩趣味。在他們的聲音軌跡裡,音樂不只是現實的反映,更是折射現實主義的鏡子,一種可以掌握的美學與社會實踐的媒介。

農村武裝青年

被戲稱為「凱道抗議天團」的「農村武裝青年」,2007年成立於台中,承襲啟蒙樂團「黑手那卡西」的街頭抗爭精神,他們從拿起吉他寫歌的那一刻,就是為了台灣農業與社會弱勢發聲,無論是三鶯部落反拆遷、反蘇花高、反樂生拆遷、反中科搶水、反大埔農地徵收……等等運動,農村武裝青年無役不與,甚至到香港菜園村聲援村民們反高鐵。他們在各種爭取正義與人權的社運場合協助發聲,師法楊儒門,以搖滾樂為工具,用吉他當槍桿,向無能的政府宣戰,在運動抗爭現場嗆警察、罵官僚,一心守護農業、環境與人權,用唱歌鼓動人民起義。

濁水溪公社

創造「台客搖滾」一詞的濁水溪公社是後解嚴時期地下文化的高潮,並且是一場延續多年的高潮。從1989年組成至今,成員經過數次變化。他們在學生時代就以音樂和各種行動來挑釁無聊的生活,以低俗和暴動來顛覆所謂的搖滾,並把本土庶民文化轉化成前衛噪音。他們經常直接參與街頭抗議,並和學運份子關係密切。濁水溪公社成立至今是台灣最長壽的地下樂隊,雖然早期成員如今只剩下主唱柯仁堅,他們也已從憤怒少年邁入不惑中年,但濁水溪公社仍在音樂與行動上尋找更多的可能。

零與聲音解放組織

1991年組團的「零與聲音解放組織」是挑起台灣噪音運動的重要團體,創始團員劉行一、林其蔚、Steve Chan(陳家強)三人當時皆是輔大學生,參加「ICRT青春之星大賽」進行第一場公開演出,刻意以奇裝異服、使用未調音的吉他的即興演出激怒觀眾,也確立了他們日後以噪音顛覆體制的路線。「零與聲」於1993年發行的同名專輯,為台灣第一張自製自發自銷的CD專輯。

應蔚民

小應(應蔚民)為夾子樂團的首腦,亦為1990年代噪音運動的重要團體之一。1998年小應曾於「大樹下」電台主持節目「小應心理毀滅時間」,節目中除了天馬行空播放不同類型的音樂,並常與好友蔡海恩(「濁水溪公社」創始團員)共同發想節目內容,玩耍各種聲音與脫口秀的可能。這段錄音為「小應心理毁滅時間」的最後一輯,由於太過惡搞,最後被強迫中斷。

王福瑞/Noise廠牌

台灣第一個實驗音樂廠牌與雜誌「NOISE」為王福瑞於1993年創立,發行了一系列集結台灣與國際噪音創作者的選輯,首次讓台灣成為國際噪音網絡的節點,除了將國外的聲音創作引介至台灣,同時也將台灣的作品推廣至國際。與現今不同的是,當時的網絡連繫與作品寄送都需要依靠實體的郵件,藝術家們之間互相交換的作品。透過王福瑞的國際連結,台灣觀眾的視野得以擴張,並為之後的「1995台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留下伏筆。在NOISE 1997年出版的合輯《Killng Me Softly with Noise》中,可以聽到王福瑞以「精神經」為名所發表的實驗聲響作品〈The Ford of Delusion〉。

1995後工業藝術祭

1990年代初所累積的能量於1995年爆發,「破爛生活節」擴大為「台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由吳中煒、林其蔚擔任企劃,演出樂團來自英、美、日、瑞士與台灣。這場在已拆除的板橋廢酒廠舉行,為期數日的表演裡,視覺與身體表演的驚駭程度,可能創下台灣現場表演的紀錄:驚悚小劇場灑狗血、演出者對女性觀眾進行身體侵犯、濁水溪公社以優酪乳對團員灌腸、零與聲對團員灌餿水並將餿水潑向觀眾。

鄧兆旻〈唱還是不唱?〉

聲音、海報,2014 〈唱還是不唱?〉的主角是一首從日治時期傳唱至今超過八十年的曲子:〈雨夜花〉。這首曲子自 1934 年由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發行之後,至今動員過各式各樣的人、事、物、意識型態,終於取得了「台灣民謠代表」的地位。藝術家研究蒐集了 這首歌曲的種種形貌:包括曾參與灌錄的唱片、不斷被改寫的歌詞、「雨夜花」被用為一個象徵與隱喻、新聞剪報等等所得的文字編輯成依照時序排列的〈雨夜花〉身世歷史。 而就像所有的歷史書寫,嘗試找出「事情究竟是如何發生的?」這樣的努力注定是不完備的。這樣的不完備我們該如何面對?藝術家將這段敘事以「視覺平面」的看法將其拆解後,製作成可以 再被利用的新文本,呈現了五張「圖表」。這些圖表是準備給觀眾想像敘事的「表面」。喇叭隨機播放重新錄製〈雨夜花〉的前奏,提問著「唱」一首歌究竟是什麼意思?而這整件作品,則暫時的停留在一個請求:「這首歌的身世產生了一些結構與系統。讓我們來想想可以怎麼利用他們,以產生出新的東西。」(鄧兆旻)

地點|北師美術館三樓(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展期|2015.5.30- 7.26
主辦|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聯合主辦|北師美術館

Date:
Back To Top

參觀資訊

公館立方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02)23689418
開放時間:週三~週日,下午2~8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水源市場東側-東南亞戲院後方巷弄,「山嵐拉麵」與「愛妮雅化妝品」之間的白色小門

立方7F
開放時間:週三~週六,下午2~7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1號7樓
(02)23636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