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波:野草黨II + 蟾蜍山共地計畫

Pteridophilia_website
〈蕨派〉,錄像,2016

關於本展

自2015年夏天,立方計劃空間邀請了中國藝術家鄭波數次到台北駐地,以一年的時間於台北香港間往返,為2016年的創作計劃做研究及準備。2016年9月3日,鄭波將於台北立方計劃空間及蟾蜍山發表在地合作項目「野草黨II+蟾蜍山共地計畫」(Weed Party II + Toad Commons)。
鄭波自2013年以來關注野草與政治的聯繫,運用繪畫、影像、植物、網絡等多媒材進行現地創作。立方計劃空間內的展覽「野草黨II」集合了他此前在上海的創作和此次在台北的新作,主題聚焦在政黨——廣受質疑但又揮之不去的當代政治形式——和野草——讓當代社會感到不適但又無法剷除的生態力量——之間的張力。鄭波一方面繼續在二十世紀的政治文獻和視覺檔案中尋找野草的痕跡,一方面幻想植物在未來政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在台北的新作中,他嘗試與蕨類合作。台灣是全球蕨類種密度最高的地區,但二十世紀台灣政治卻鮮見蕨類的蹤影。蕨類是否可以再次魅惑我們,為平等、酷兒、國際主義等理念注入新的氣韻?
蟾蜍山共地計畫」是鄭波在立方空間附近的蟾蜍山聚落與多方合作推動的社區項目,和立方空間內的展覽互為補充,讓理論思考與社區實踐聯繫起來。鄭波和「好蟾蜍工作室」進行了近一年的交流與合作,同當地居民、生態環境與文化工作者一起,共同營造一個如同台灣畫家郭雪湖1931年的畫作《新霽》中所描繪的有機、多元、靈動的生態情境。經過一年的實驗,「共地」現在包括社區居民與大學生合力耕作的種植區域(四月份第一階段種植行動的報導連結)、名為「山神道」的自然演替地帶、以及由植物組成的ECOEQUAL標語。「蟾蜍山共地計畫」是一項長期實踐,其形態將因應自然、社區、美學、歷史、觀念等力量的聚合而演進。
9月3日開幕當天下午4時,鄭波將帶領大家從立方空間出發前往蟾蜍山。
共地_edm_1
〈蟾蜍山共地計畫〉,2016

關於藝術家

鄭波
1974年出生於北京,曾在美國讀書,現在香港生活。鄭波長期專注於社會性藝術的創作與研究,多從邊緣人群與邊緣植物的視角切入歷史與現實。他曾和多個社群合作,包括北京同志活動中心和香港的菲傭群體。鄭波近期的創作包括:〈為伊唱〉(2013-15,與香港多个少數族裔合作創作的大型互動裝置)、〈住在上海的植物〉(2013,與生態、文學等多學科學者合作開設的網絡課程)、〈Weed Party〉(2015,檢視植物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關聯)、〈社会主义好〉(2016,在英國小镇種植「社会主义好」花壇,任由野草生長,把口號的命運交給自然)。他擁有美國羅傑斯特大學視覺文化研究博士學位,現在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任教。他的網站:zhengbo.org

立方計劃空間/蟾蜍山共地計畫  位置圖

位置圖_1_cn_new

展覽
藝術家|鄭波
開幕|2016.9.3 (六)下午2 – 6點
藝術家導覽|2016.9.3 (六)下午4點,藝術家將帶領大家由立方計劃空間步行前往蟾蜍山
展期|2016.9.3 – 2016.11.13
開放時間|周三至日,下午2 – 8點(周一、二不開放)
地點|立方計劃空間(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交通|捷運公館站1號出口,水源市場東側─東南亞戲院後方巷弄,韓一閣餐廳樓上

蟾蜍山共地計畫
地點|蟾蜍山聚落(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19巷62弄旁
交通|捷運公館站1號出口步行約10分鐘
歡迎大家自行前往,如需資訊可洽立方計劃空間02-23689418

 

主辦|立方計劃空間
合作單位|好蟾蜍工作室
展覽贊助|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特別感謝|蟾蜍山聚落居民、大安區學府里/里長李淳琳、世新大學教學卓越中心/曾鈺涓老師、植物學專家蕭錦隆、景觀設計師王文心、製片人黄詠智、寶藏巖藝術村
*立方計劃空間由文化部、RC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營運

Date:
Back To Top

參觀資訊

公館立方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02)23689418
開放時間:週三~週日,下午2~8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水源市場東側-東南亞戲院後方巷弄,「山嵐拉麵」與「愛妮雅化妝品」之間的白色小門

立方7F
開放時間:週三~週六,下午2~7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1號7樓
(02)23636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