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自2015年起以駐地借宿為展演基礎,持續邀請當代藝術工作者入住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部落——不可能存在任何當代藝術機構的環境——與黑暗部落(台灣最後一個尚未供電的部落)住民共同生活。在部落住民與當代藝術社群相逢交叉實踐的過程中,迴返、思考並構築一種人與自然關係的想像。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 III 》由八位部落婦女發起,她們組成策展團隊並以「編織一條回家路」的概念為起點,延續對於國家公園中傳統領域裡自然與藝術之間關係的想像,發展森人2019年的駐山研究及創作計劃。經公開徵件與八位部落婦女的決選會議,獲選進行駐山的研究員包括李世揚(台灣)、Candice Jee(余曉冰/ Biang)(澳洲)、Marianne Villiere(法國)、章國聰+曾鈴喬(馬來西亞)及Marta Roberti(義大利)。在駐山研究結束後,研究員與部落族人將以共同生活的經驗為基礎,分別於立方計劃空間(2019年8月3日,週六早上 11 點至傍晚 6 點)及太魯閣大同大禮部落(2019年8月17-19日)以工作坊、紀錄片、下午茶與展覽等不同形式進行合作發表。
▲▲▲
2019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駐山研究及創作「編織一條回家路」
2019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駐山研究員|李世揚(台灣)、Candice Jee(余曉冰/ Biang)(澳洲)、Marianne Villiere(法國)、章國聰+曾鈴喬(馬來西亞)、Marta Roberti(義大利)(* 依進駐順序排列)
台北場
時間|2019年8月3日(週六)早上 11 點至傍晚 6 點
地點|立方計劃空間(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藝術家發表|
11:00-12:30 藍曬法氰版攝影工作坊(研究員:章國聰+曾鈴喬(馬來西亞))
14:00-15:30 反轉派(Reverse Pie)下午茶(研究員:Candice Jee(余曉冰/ Biang)(澳洲))
16:30-18:00 植物顏料繪畫工作坊(研究員:Marianne Villiere(法國))
*工作坊皆採現場報名,每場名額各10位,歡迎提早到場報名!
*工作坊之外的時段,現場將展出多部駐村紀錄短片及相關物件。
花蓮場
時間|2019年8月17-19日
地點|花蓮太魯閣大同大禮部落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3n4q8(活動已結束)
▲▲▲
關於駐山研究員
李世揚(台灣)
李世揚是台灣長年致力於即興演奏的鋼琴家。他與驫舞劇場合作的《兩男關係》,其中擔任音樂創作與演出,該作獲選為第十一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年度十大。此外,2013年夏季他曾受邀至法國米魯斯「氣象音樂節」與歐洲即興鋼琴巨擘 Fred Van Hove 合作演出,是三十年來首位榮登該音樂節的台灣人。其合作過的藝術家不計其數,來自於各藝術領域,如:繪畫、劇場、多媒體、舞蹈等。目前為卡到音即興樂團召集人。他個人及樂團已受邀至中、美、加、墨、英、法、比、荷、德、奧、新、馬、日等各國演出。2018年獲「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劃」徵選藝術家、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亞當計畫2─藝術家實驗室」駐地計畫、第十五屆雲門流浪者計畫等。此外,策畫「混沌身響」、「即興集樂聚」等系列活動。目前他與朋友創辦「臺灣國際即興音樂節」,並擔任音樂總監。
Candice Jee(余曉冰/ Biang)(澳洲)
Candice Jee(余曉冰/ Biang)是一位出生於澳洲亞伯斯的馬來西亞客家裔藝術家,目前居住於台北。她對流離失所、移動和重組的過程展開調查,並將之視為文化認同的一部分。以此為基礎,她有著豐富而多樣的產出,例如由雕塑、聲音、建築和有機體(如植物、土壤和蟲子)組成的裝置作品,而這些不斷變化的材料和意義也反映了移動經驗裡的中間性和適應性。
Marianne Villiere(法國)
Marianne Villiere生於法國南錫,目前居住於在法國和盧森堡。作品中常呈現互文性,並嘗試對人們熟悉的日常生活提供一些批判觀點。他希望能展開對於規範的討論,究竟正常是什麼?不正常是什麼?又為什麼呢?
章國聰+曾鈴喬(馬來西亞)
曾鈴喬是一位畫家, 1974年出生於馬來西亞,畢業於馬來西亞藝術學院美術學系,作品以抽象的大自然為主要關注。
章國聰是一位攝影師,1975年出生於馬來西亞,畢業於馬來西亞藝術學院美術學系,曾在當地參加過各種群展。在2011年決定全職投入專業攝影之前,曾是馬來西亞吉隆坡藝術廣場的藝術總監。
Marta Roberti(義大利)
Marta Roberti以手繪動畫、投影和燈箱的繪畫裝置為基礎來串聯她一系列的研究計劃。她特別感興趣於西方的身份認同是如何從動物、自然、異國情調、東方、前歷史之中產生。在Marta Roberti最新的作品中,她正在嘗試著解構對自然的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