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聆聽雙年展《第三聆聽》/立方以「聆聽陌生鄰居」系列活動呼應主題

立方計劃空間很榮幸受邀參與2025年「聆聽雙年展」,這項全球串聯的展覽,今年有25個機構在各自所在的地方舉行與聆聽相關的展演活動。立方計劃空間的參與,除了在在台北設立實體聆聽室之外,並以「聆聽我們陌生的鄰居:來自馬來西亞的聲音」為主題,透過一系列線上聲音節目的發佈,探索台灣與東南亞之間深刻但常被忽略的歷史與聲音連結。

「聆聽雙年展」於2021年創辦,是由藝術家暨作家Brandon LaBelle發起,並與全球策展人及學者團隊合作的國際展演平台。雙年展旨在連結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研究者及機構,將「聆聽」視為一種社會、政治與生態參與的方法進行探討。第三屆雙年展將於2025年8月26日至10月21日舉行,主題為「第三聆聽」(Third Listening),鼓勵參與者超越表層的聽覺接收,邁向一種更具同理心、批判性與歷史知覺的聆聽模式。

作為此全球計劃的一部分,立方計劃空間將在自身的空間裡設立聆聽室,與全球同步,共同展出本屆雙年展來自世界各地的27件聲音作品。這將為台灣本地觀眾提供一個直接且同時參與這場全球聲音文化活動的機會。

更多資訊:
聆聽雙年展 https://listeningbiennial.net

關於2026聆聽雙年展「第三聆聽」

策展論述

漫天星辰在我頭頂閃爍,我竟能聽見它們的聲音。我聆聽著星群的嗡鳴,無數聲響在耳畔細語。我能想像它們對我的訴說。我肩負著整個宇宙——我們都是,每個人都是。」——諾娜·費爾南德斯(Nona Fernández),《航海者》(Voyager)

第三屆聆聽雙年展(The Listening Biennial)邀請我們調頻接收天上嗡鳴的星辰與其承載的無數聲音。這些訴說著愛與失落的聲音,既銘刻過往又召喚未來,以神秘而強大的力量共振,將宇宙物質與具身化生命交織於充滿力量的敘事中。當我們塵世的物質存在需要更堅定的參與形式時,天上的宇宙之聲或將持續為成為親族提供指引。仰望即是聆聽多元生命形態,探尋此處與彼處之間的連結路徑。本屆雙年展旨在培育讓這種間隙性聆聽茁壯成長的時空場域。

本屆雙年展透過「第三聆聽」(Third Listening)的概念構建,強調主體間性與相互依存性,並於全球不同地區的合作機構與空間呈現,與相關藝術團體及創意項目協作共創。「第三聆聽」被構想為一種間隙性聆聽,意在感知並持守跨越文化與物質世界的差異性迫切需求。這種聆聽在排斥性系統中仍堅持共同實踐,促發「共言」行動及支持多元能力的具身化生活倫理。這包括涵容好客性中固有的張力——在那裡,共存需要持續的抗爭、想像、勇氣與守護。

過去一年間,「第三聆聽」框架透過工作坊、對話與協作測試逐步發展,匯聚了多地多元情境中的貢獻者與對話者。這些實踐成為反思該概念、開啟第三種聆聽動態實施方式的重要契機。從對抗當下極化現象到敬重星球生命的共享活力,此類間隙性聆聽追隨著定義當代經驗的濃厚關係性脈動。這些節奏化、糾纏且混沌的存在狀態,旨在促發修復性行動與物質性夥伴關係的維繫。秉持「第三性」即意味著尋求彼此承諾的途徑。

依循「第三聆聽」概念,本屆雙年展聚焦藝術家、音樂人、研究者與行動者,其作品詮釋主體間性與相互依存性,喚醒星球共存的幽靈與故事。這些將透過為期兩個月、橫跨25個場地的多面向項目呈現:展覽陳列、聆聽情境、親密聚會、論述與表演活動、探索性工作坊。項目包括串聯各地與語言的線上對話系列,以及特邀貢獻者撰寫的系列聲音論文出版。

自2021年創立以來,聆聽雙年展始終致力推動關於聆聽的研究與討論,認可其作為豐富個人生活與社會行動關鍵的轉化力量,並支持倫理與政治實踐。第三屆聆聽雙年展作為一場聆聽之旅,邀請您體驗親密感與集體世界構建的批判性歡愉。

參展藝術家: Florence Cats/Lilja María Ásmundsdóttir(比利時/冰島)、Rachel S. Y. Chen(新加坡)、Kaur Chimuk(印度)、Čhoakkeladd(喀什米爾)、莊立權(新加坡)、Mariana Pinto Coelho Dias(葡萄牙)、MycoDyke(印度)、Hear & Found(泰國)、Shwe Wutt Hmon(緬甸/泰國)、Lynn Nandar Htoo(緬甸/柬埔寨)、Lagos Sound Artists Collective(奈及利亞)、Okui Lala、Ana Estrada、Nasrikah(馬來西亞/澳洲/印尼)、Nicole L’Huillier(智利/德國)、Subash Thebe Limbu(尼泊爾/英國)、Elena Lucca(阿根廷)、Imaad Majeed(斯里蘭卡)、Yara Mekawei(埃及)、Graciela Muñoz(智利)、Jacqueline Nova(比利時/哥倫比亞)、Lujáne Vaqar Pagganwala(巴基斯坦/英國)、Amanda Piña(奧地利/墨西哥)、Ruhail Qaisar(拉達克)、Superlative Futures(新加坡)、Irazema H. Vera(秘魯)、Valentina Villarroel(智利)、嚴瑞芳(香港)、zeropowercut(印度)

策展人:Soledad García Saavedra、Alecia Neo 和 Suvani Suri、Brandon LaBelle

策展合作夥伴​:Luís Alvarado/Nicolás Kisic Aguirre、Mario Asef、Florencia Curci/Julia Rossetti/Mene Savasta Alsina、Bárbara González、Sara Hamdy、Bojana (S) Knežević、Isuru Kumarasinghe & Sara Mikolai、Israel Martínez、Ng Kah Gay、Lukas Quist Lund/Lucy Cathcart Frödén、Hara Alonso、Bukola Oyebode-Westerhuis、Elif Gülin Soğuksu/Banu Çiçek Tülü/Merve Ünsal、Alexandre St-Onge、Lucia Udvardyova、楊陽

藝術總監:Brandon LaBelle

副總監:Elizabeth Gallón Droste、Pablo Torres GómezLaBelle

合作機構、組織與場館: Radio CASo;Espacios del Arte Sonoro (UNTREF);Centro Cultural San Martín(布宜諾斯艾利斯)、Centro del Sonido(利馬)、Centro de Extensión Palacio Pereira(聖地牙哥)、Parque Escuela(瓦爾帕萊索)、La Puerta Azul(阿希希克)、拉瓦爾大學藝術學院(魁北克)、Musicmatters(可倫坡)、Foundation for Indian Contemporary Art;Khoj Studios(新德里)、聲音掏腰包(香港)、立方計劃空間(台北)、Sigisora;Forum Lenteng(雅加達)、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拉各斯)、Sonic Spaces(開羅)、Avto(伊斯坦堡)、Rabt(德黑蘭)、Fylkingen(斯德哥爾摩)、Culture Sound Zone(馬爾默)、Ballhaus Ost;daadgalerie(柏林)、Lydgalleriet(卑爾根)、Simian;Mjølnerparken(哥本哈根)、CAM-Gulbenkian(里斯本)、aacehmmmmpprv Critical Listening Group(巴塞隆納)、Aural Pluralities(倫敦)、bruno;Sound Studies Hub, 威尼斯大學(威尼斯)、Easterndaze(瓦爾納)、Cultural Center of Belgrade(貝爾格勒)、Firefly Frequencies(線上)、Art:Dis Singapore;Ethos Books;LASALLE藝術學院;Objectifs 攝影與電影中心;新加坡仲夏夜空藝術節(新加坡)、Transients(首爾)、Tselinny 當代文化中心(阿拉木圖)

展期:2025.03.08  — 05.11,2:00pm – 8:00pm,週三至日
地點:立方計劃空間 (100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展期活動

1. 「第三聆聽」作品聆聽室
日期:2025.09.12 -11.16,週三至週日,下午2-8點
地點:立方計劃空間

2. 「馬來西亞種植園裡的泰米爾民歌」線上講座
講者: Gogularaajan Rajendran
日期:2025.09.12 (六),台北時間7-9pm (UTC+8)
講座報名連結:https://reurl.cc/gYn9KV

Category:
Dat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