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實學校|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
學實學校(Praxis School)是立方計劃空間自2016年開始,以年度為單位進行規劃的系列主題講座計畫。延續過去幾年對現代生活與技術物的關注,學實學校2022年的主題將著重在集體情感與記憶的探討。系列主題「瑪德蓮時刻」出自普魯斯特的意識流名著《追憶似水年華》。在小說中,主人翁在品嘗瑪德蓮(一種貝殼狀的小蛋糕)時,深藏在大腦深處的童年回憶,突然被味覺感官牽引出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瑪德蓮蛋糕的誔生與流行,與金屬烘培模具在18世紀歐洲開始普及有很大的關係。本講座將從這個故事出發,開展出一系列有關技術物對於記憶、認同與情感乃至集體精神構造之關係的討論。首三場邀請了洪廣冀、李尚仁、陳重仁等三位講師,從技術史、醫學、哲學、文學…等多種角度,為我們展開對於技術物與人類記憶與歷史建構之關係的討論。在這三場之後,還有陳界仁、蘇哲安、黃建宏、黃孫權、沈柏逸…等講師的場次,講座時間將於日後陸續公佈。
▍講座場次
第一場 2022/08/20(六)2−4pm 洪廣冀:台灣風景論
第二場 2022/09/24(六)2−4pm 李尚仁:記疫的技術:從吸血鬼到COVID-19
第三場 2022/10/15(六)2−4pm 陳重仁:口罩的臉:疫情下的集體記憶與情感技術
第四場 2022/11/12(六)2−4pm 沈柏逸:療癒,還是恐懼?暗黑生態的氛圍體驗
第五場 2023/02/11(六)2−5pm 黃孫權:四個夢—信息技術的文化社會史
第六場 2023/03/18(六)2-4pm 黃建宏:感性災難下的「原−生」時間
第七場 2023/04/24(一)7-9pm 蘇哲安:「普魯斯特效應」—國族主義的虛構,現代翻譯體制與全球物種戰爭
陳界仁:被遺棄與被驅逐者的無盡之夢 (講座時間日後公佈)
▍講座大綱
台灣風景論
講師 | 洪廣冀 / 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時間 | 2022/8/20(六)2−4 pm
報名 | https://forms.gle/DytMXAQKaJkBKrkj6
*線上講座
《日本風景論》為地理學者志賀重昂於1894年出版的名作。當中,這位出身札幌農學校的地理學者提出觀看日本風景的嶄新方式。在本次演講中,我將說明此風景論如何演變,且在納入大正民主的眾多思潮後,影響日本帝國界定台灣風景的方式。
「風景」無疑是日治時期台灣美術史研究的關鍵詞。然而,我的主角並非任何美術創作者;他們非但不曾參與美展,甚至有無踏入美展都值得懷疑。他們甚少拿起畫筆或相機,就算有也非為了美術創作;事實上,當中有不少人還敵視美術。然而,有趣的是,這群人對於風景的觀點,卻深刻影響美術創作者觀看風景的方式。他們是林學者、造園學者與景觀學者;在1920至1930年代間,他們合縱連橫,與政府官僚、建商、運輸業者、水力發電業者聯手,既定義什麼是「中流階級」應該具備的庭園觀,同時也定義什麼是日本帝國足以誇傲世界的「大風景」,並倡言以「國立公園」的規格保存之。如以地理學者尼爾・史密斯(Neil Smith)的話來說,他們是把所謂「第一自然」轉化為「第二自然」的關鍵推手。
在目前關於風景的研究中,研究者關心的多為美術創作者筆下的風景,至於創作者眼前的「風景」是如何被創作出來,還少有人觸及。這是我目前進行的研究,期待能藉此銜接此台灣風景論的缺口。
記疫的技術:從吸血鬼到COVID-19
講師 | 李尚仁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 2022/9/24(六)2−4 pm
報名 | https://forms.gle/DG2k4TbEMeHbVVEz6
*線上講座
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常常讓身歷其境的人有不真實的感受;重大傳染病的疫情大爆發也是如此。當感染人數以類似等比級數的方式擴大,伴隨著有利條件下偶發的超級傳播事件,在初時往往是不被覺察的。等到社會驚覺時,感染者數量的增加已經相當驚人,進而帶來時間急遽加速的錯覺,排山倒海的壓力就這麼突然降臨了。接下來的疫情與防疫措施打亂了日常生活與社會秩序,恐懼與死亡更影響人們對世界的認知。
精確的觀察與紀錄是防治疾病威脅所不可或缺的,人們使用不同方法來記錄疫病,進而預防其傳染,也以不同的方式來紀念與撫平疫病帶來的傷痛,懷念記憶逝者。從最早的紙筆書寫與印刷,到機械複製時代的攝影與影音,乃至數位時代的手機、電腦與網路,歷史上人們使用不同的科技來從事記疫的工作。但恐慌、傷痛、憤怒乃至利益算計卻也會扭曲記憶和帶來遺忘。不論在疫情中或是在後疫情時代,記憶/記疫往往具有高度政治性,拒絕遺忘與扭曲也是種抵抗。
此一演講將探討以疫情為素材的文學與藝術創作,包括小說《吸血鬼》、電影《未來總動員》,乃至於最近有關COVID-19的文學作品,來探索記憶/記疫技術中的知識與權力。
口罩的臉:疫情下的集體記憶與情感技術
講師 | 陳重仁 /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時間 | 2022/10/15(六)2−4 pm
報名 | https://forms.gle/L2keJSRHMCy8ehmf9
*線上講座
疫情爆發以來,口罩成為所有人的生活必備物品。口罩掩蓋臉部特徵,遮蔽身份,也掩蓋表情與情緒。戴上口罩的臉,變得不一樣,也變得陌生。此外,口罩的選擇也有標示個人身份與品味認同的功能,重新締結人際互動的連結模式。口罩遮蔽我們的臉,又給了我們嶄新的臉,一個全然陌生的身份認同與想像。
然而,把口罩戴好的呼籲,並不是這兩年才發生的事情。2003年SARS疫情爆發之後,在強調集體意識的東亞國家當中,口罩已經被直接換算成測量公德心與自我規範的品性標準。後SARS年代呼吸道傳染疾病層出不窮,口罩一直是守護個人健康的標準配備。事實上,早在COVID-19爆發之前,我們已經習慣口罩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歷史角度看來,口罩成為抵禦感染與守護健康的個人防線已有相當悠久的傳統:十七世紀初黑死病盛行期間,現在看來頗為獵奇的鳥嘴造型口罩,是防禦醫師健康的防線;十九世紀霍亂盛行期間,有錢人穿戴內藏各式香草綠葉的口罩,呈現疫情下的階級落差。
這場演講將檢視歷史上以防疫之名佩戴的口罩,也將閱讀文學史上書寫口罩的重要作品,檢視口罩何以成為辯證個人權益與集體安全的關鍵切口。口罩連結了集體創傷的歷史記憶,建構了共同認同的道德標準,也規訓建制日常生活遵循的自我技術。
療癒,還是恐懼?暗黑生態的氛圍體驗
講師 | 沈柏逸
時間 | 2022/11/12(六)2-4 PM
報名 | https://forms.gle/4wpjSo2wyCoi27dn9
*線上講座
生命治理的技術,如何從傳統的可見形象(image),到氛圍般不可見的調控?環境、大氣與體驗是如何作為情感的控制技術?演算法與無人機是如何像雲一般全面籠罩我們的生活?為什麼當代藝術的展演如此強調情境氛圍?本講座將討論「不可見的氛圍」如何從過去挑戰商品異化的「具身體驗」(Embodied Experience),到今天體驗再次成為另一種調控:以包覆感、情境設計、燈光、聲響與氣味等方式塑造觀者體驗(觀者不只是觀看作品,而是跟環境互相交融)。
本講座將提出光明氛圍是如何跟新自由主義共謀,形塑隔絕現實的療癒身心體驗。並且藉由林其蔚、鬼丘鬼鏟與劉玗等跨媒介作品,提出藝術家如何製造「暗黑氛圍」(Dark Ambient),以「氛圍恐懼」(Ambient Fear)短路系統控制的和諧,讓人感受現實被烏雲籠罩的極端壓力、被動性與讓人不安的感受(呼應疫情、戰爭與大數據,如同氛圍籠罩的不穩定現實)。 這並非讓人舒緩平靜,處於封閉隔絕的療癒泡泡;而是以極端方法調度氛圍,讓人感受現實無所不在的權力、暴力、不平等與壓迫(從過去顯性到今天隱性幽微)。氛圍在此不只是讓人投入的無調性背景,藝術家再次調度的氛圍更多是讓人面對不和諧的詭異現實,與暗黑生態「斷線/共鳴」的甜蜜。
感性災難下的「原─生」時間
講師 | 黃建宏 / 北藝大藝術跨領域研究所教授暨關渡美術館館長
時間 | 2023/03/18 (六) 2-4 PM
地點|洪建全基金會敏隆講堂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9號12樓)
報名|https://forms.gle/kwkjVCdRmKCohVse9
斯蒂格勒在「象徵式苦難」寫作計劃的第二部「感性的災難」裡,有幾位主要的對話者──博伊斯、沃荷、洪席耶、普魯斯特、阿哈斯等,而其中博伊斯的「社會雕塑」、洪席耶的「感性分享」與「美學」和普魯斯特的「追憶」之間有著更深且聚焦的論點。意即藉由「短記憶器材」進行的「器官外置化」所形成的或遭遇的「參與個體的消失」現象,我們可以藉此討論到「藝術」與「科技社會」之間的核心關係。
而在斯蒂格勒關於社會雕塑與繪畫的閱讀中,回到人與環境間因為「技術」所形成的資訊循環、器官外置化、模控系統等等的關係,論述個人與社會之間面對到的匱乏、消失和萎縮。這些論述在在涉及到在數位技術的環境下,訊息與材料之間如何創造出新的時間向度,這個與開放環境、模控系統密切相關的時間向度,可以被視為一種「原─生」時間的創造,穿透種族認同政治的篩網,面對技術與「原─生」性的可能關聯。
四個夢──訊息技術的文化社會史
講師 | 黃孫權 /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網絡社會研究所所長
時間 | 2023/02/11 (六) 2-5 PM
地點|公館立方 (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報名| https://forms.gle/Nf9K3zYVaxy82G3y5
費用|200元
最好的思考就是講故事,說不同的故事,而不是同一個故事的不同版本,因此說不同的故事就是哲學文本,不是做觀點的解釋,而是觀點的本身。
從個人電腦到全球資訊網(WWW),從互聯網到NFT,人民一直將訊息技術作為突破權力與重建自我的實現方式。1979年,「人民的計算機」在美國西岸灣區的大麻、LSD、學生運動與黑客(駭客)力量一起迸發出了「社群記憶」系統(Community Memory)以及「人民電腦公司」(People’s Computer Company)。2000年,「人民的媒體」是反全球化運動中的訊息革命,獨立媒體中心運動(Independent Media Center)以及部落格(blog)創造了草根媒體與公民記者。當2004年,Facebook和2006年Twitter的崛起,人民的媒體變成了社交媒體。2008年金融風暴後,風潮轉向「人民的信任」──中本聰發表了比特幣白皮書,透過區塊鏈技術讓人們無需通過政府與大銀行,也可以重建彼此的信任關係,同時,「平台合作主義」在美國新學校(New School)興起,前者利用技術,後者利用共識,積極創造了無需信任的信任(trustless trust)。到了2021年,「人民的價值」成為Web 3.0和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的精神口號,個人的讀寫與價值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財富分配卻更加不公。本講座從四個夢的開始與衰敗說起,考察資本主義如何利用訊息技術逃離人民反抗的歷史過程。
被遺棄與被驅逐者的無盡之夢
講師|陳界仁 / 藝術家
時間 | (日後公佈)
我不識字的母親,一生都以她做的夢作為決定重要事務的依據,她決絕走後,原本專注建造自己「異知識」資料庫的大哥,也走了。
據說人的一生會做約十萬次的夢,但我之前只記得關於早逝大弟的夢,直到他們都走後的某夜,母親生前曾跟我說過的諸多夢境,開始在我的夢中出現,並且清晰到我醒來後還能記得大部分內容。最初這些夢都以閃回的形式浮現,但隨著夢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我發現這些夢都關於一個共同的主題──被各種共同體遺棄與被驅逐者的片段史。
其中一個夢境片段──烈日下,已乾涸的河床邊,一個被驅逐者,邊拿著鵝卵石敲著手上的破舊鋁盆,邊對著前方排列整齊的五具不知名動物的屍體,吟唱著我聽不懂的歌。這五具屍體的腹部都已爆裂開來,從夢中的視點,可以清楚看到每具屍體的腹腔內,有無數的蛆正在爭奪、搶食、分解著屍體。
夢中的風極為輕柔舒適,讓人完全感受不到烈日下的酷熱,隨著徐徐吹拂的風,我彷彿逐漸聽懂被驅逐者吟唱的部分歌詞:…爭食腐肉、爭食腐肉,如此,才能成蠅,才能飛至下一具腐屍中產卵,才能繁殖出更多的蛆…。我記得母親跟我說這個夢時,完全沒有提到被驅逐者吟唱的歌詞為何,只是嘆了口氣,就陷入沈默。但在我接續母親的夢中,不知為何卻聽懂了部分歌詞?母親是如何把她的夢植入我的腦海?是不是有一種技術,一直在傳遞被遺棄與被驅逐者們的片段史?
「普魯斯特效應」:國族主義的虛構,現代翻譯體制與全球物種戰爭
講師 | 蘇哲安 / 巴黎里昂大學教授兼巴黎十大跨科多語研究中心研究員
時間一 | 2023/4/24(一) 19:00- 21:00 (已結束)
時間二 | 2023/5/8(一) 19:00- 21:00
報名 | https://forms.gle/paxLbweA5EhcbReR9
*本場為線上講座。
被認為是現代國族主義-彌爾(John Stuart Mill)所謂「同情的共同體」淵源的共同經驗與集體歷史記憶,假設有一部份都是一種虛構或主體性科技呢?
一般對「普魯斯特效應」的理解都認為那是外在刺激非自願引起的記憶反應。然而,一旦移除其中的身心預設,例如像拉岡 (Lacan)那樣,將佛洛伊德有關自動重複機制現象(Wiederholungszwang)的描述連結到控制論(cybernetics)一般,那麼「普魯斯特效應」所呈現的,基本上就是一種時間結構的特殊機制或機器。蒙受佛洛伊德啟發的理論家爾後挪用佛洛伊德「後遺性」(afterwardsness/nachträglichkeit)現象去解釋現代性資本主義社會的一種詭異時間觀,與普魯斯特效應之間頗有相似之處。法國哲學家拉庫−拉巴特 (Lacoue-Labarthe)在一篇專門探討歐洲地緣哲學的專文曾經指出:「根據最直接了當並正因此最悖論性的定義,後遺性所意指的,是一種將從未發生,甚至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賦予一次延遲的呈現並由此確認其曾經為事實。此乃一種未曾發生的發生事件。」
我們認為,被拉庫−拉巴特視為現代西方特徵的此一時間結構,其實就是現代性區域範本的普遍特徵,而這個特徵最顯而易見的運作領域莫過酒井直樹(Naoki Sakai)幫我們分析的「現代性翻譯體制」。以再現圖式呈現語言的假定整體性,現代性翻譯體制讓我們誤以為翻譯這件事情往往都是發生在兩種不同的固有語言之間,就好比翻譯尚未展開前,兩種語言都是平行的獨立存在,而源語言的自主整體性完全獨立於目標語言的存在。然而,根據酒井的精彩分析,事實相反。唯有透過翻譯這個展演性的實踐,某一語言的整體性才可能被呈現。換言之,現代性翻譯體制創構了一種記憶,例如,「我們國家語言」自古迄今一脈相傳的整體性,而該記憶背後的「事件」其實從未真實發生過,甚至可以說,那僅是翻譯這個將非連貫性的事物轉換成連貫性並本質朝向未來的創構性(poietic)實踐所產生的虛構,從未來被投射到過去。如此的翻譯詩學對於普魯斯特本人其實並不陌生。身為譯者的普魯斯特甚至在《追憶似水年華第七卷:重現的時光》(Le Temps retrouvé)裡聲稱:「作者的義務與任務其實就是當譯者。」
基於此,我們不妨將翻譯視為一項關鍵的主體科技:恰似普魯斯特小說中的瑪德蓮蛋糕依靠金屬烘焙模具一般,翻譯也是義肢記憶建構的利器。而從批判性的角度來看,現代性翻譯體制所創構出來的虛構記憶不但奠基了國族主義的基礎,它更是國族主義歷史潮流背後,逐漸露出猙獰面目的廣義物種戰爭之結晶與幫兇。如今翻譯漸漸交給演算法去執行,對於物種戰爭可能帶來什麼後果,抑或打開什麼契機,都是值得關心的問題。
▍講師簡介
洪廣冀
哈佛大學科學史博士,研究主題為環境史、生物地理學、演化生物學。之後在哈佛的阿諾德植物園(Arnold Arboretum)、DC的史密森尼恩研究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與英國劍橋的李約瑟研究所(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進行博士後研究。目前為台大地理系副教授。
李尚仁
李尚仁在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科學史、科技史與醫學史中心取得博士學位,並於倫敦衛康醫學史研究所(Wellcom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從事博士後研究,現職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李尚仁的研究領域是現代西方科學史與醫學史,尤其是十九世紀的醫學與生命科學,主要研究興趣是帝國與現代西方醫學的關係,這裡的「帝國」指涉的既是十九世紀全盛的大英帝國,也是即將崩解的中華天朝帝國。已出版的主要研究主題是曾經擔任大清海關醫官,日後返英創立倫敦熱帶醫學校而有「熱帶醫學之父」之稱的萬巴德(Patrick Manson,1844-1922)的研究事業,著有《帝國的醫師》(允晨,2012),翻譯有《老科技的全球史》(左岸,2016)、《醫學的張力》(左岸,2021)。
陳重仁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學與醫學跨領域研究、文學與文化理論、當代英國小說、十九世紀英國小說。專書著作《文學、帝國與醫學想像》(書林,2013) 檢視醫學知識介入並規訓文學書寫與帝國文化的建構。近作《Victorian Contagion: Risk and Social Control in the Victorian Literary Imagination》(Routledge, 2019),討論維多利亞時期感染的醫學論述介入風險與社會控制的文化想像,成為文學創作與社會觀察的重要依據。本書甫獲中央研究院第十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2021)。
沈柏逸
喜歡不可見、偶然、弔詭、矛盾、不合時宜的事物勝過理所當然。關注當代藝術、情感技術、批判理論、散文電影與行星現實主義,試著以既弱智又嚴肅的咪咪喵喵(mi mi mâu mâu)混沌方法發展寫作。現就讀於北藝大美術學系博士班,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臺灣數位藝術》、《藝術觀點ACT》、《Critical Asia Archives》與《報導者The Reporter》,並經營平台《Mi M1 MeW MəW》。
黃建宏
生於1968年,台灣高雄人,畢業於東海大學化學系,之後前往巴黎。在賈克・洪席耶的指導下於2004年取得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所美學組博士。2005年起先後任教於世新大學廣電系、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2017年任教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並兼任所長,2018年起擔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及關渡美術館館長。
黃孫權
橫跨建築、媒體、社會運動與藝術的藝行者(artivist),台灣大學城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前《破報》總編輯。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跨媒體藝術學院網絡社會研究所所長,以及視覺中國協同中心鄉土實踐與空間生產研究方向導師。近年來舉辦過六屆國際網絡社會年會,建立了80位國際知名學者與百位青年學者的研究型網絡,包含了以太坊創辦人Vitalik、微軟社會策略發展的CTO以及《基進市場》(Radical Markets)作者之一的Glen、以及以及英、美、日、歐等重要機構的領導者。舉辦多場文藝黑客松(Art Hackathon)與合作松(Coopathon),參與者超過400位藝術家、策展人、設計師、程式師。建立分布式網絡平台的社交媒體平台實踐(social.caa-ins.org),並與metaDao共同在Decentralland上打造了1940年代北碚城市的模型,為第一位在元宇宙上進行「鄉建」的領軍人物,發行了為創作者、藝術家、工程師與社會實踐者拿回自己勞動價值的社會貨幣$COOP。
蘇哲安 (Jon Douglas SOLOMON)
蘇哲安主要的研究範圍集中在翻譯的生命政治理論。其最新著作包括:《香港反送中左翼敗北的系譜:翻譯、轉型與劃界》(唐山:2022年),〈太陽花運動類比性的翻譯:在全球國家物流政變與共通普及的創構之間〉(《文化研究》第23期,2016年)等。他目前正在完成台灣當代意識形態批判-《魅影轉型》(Spectral Transitions)書稿,預定2023年由Springer出版社出版。
陳界仁
1960年生於台灣桃園,目前生活和工作於台灣台北。陳界仁長期和失業勞工、臨時工、移工、外籍配偶、無業青年、社會運動者等合作,並通過佔據資方廠房、潛入法律禁區、運用廢棄物搭建虛構場景等行動,對已被新自由主義層層遮蔽的「人民」歷史與當代現實提出另一種「再-想像、再-敘事、再-書寫與再-連結」的拍攝計劃。他將相關拍攝計劃稱為「創噪」與「生產第二層運動」。2010年開始,陳界仁更積極關注在公司王國的「全域式操控技術」下,全球越來越多人淪為泛臨時工與喪失自身存在感的現實。他將這個全球普遍現象簡稱為「全球監禁、在地流放」,並試圖通過重思源於佛法的「以欲化欲」和「以幻解幻」的路徑,實踐質變「全域式操控技術」的可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