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學實學校|不死之軀——續命術、數位替生與賽伯格

2020學實學校|不死之軀——續命術、數位替生與賽伯格

「學實學校」(Praxis School)是立方計劃空間的系列主題講座/工作坊計畫,自2018年起與C-LAB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共同主辦,2020年將邁入第五年。
繼2018、2019年的「天工開物──現代生活與技術史」主題系列後,2020年的學實學校持續推進,以人類對於「永生」的慾望為出發點,及醫療知識對人類生、死經驗的中介與影響,逐場次地推展關於科技發展下對未來生命想像的討論。本年度學實學校以「不死之軀」為總主題,其中子題包括「續命術」、「數位替生」與「賽伯格」等概念,以此深入探索在不同社會觀念、知識系統及技術發展進程中的未來生命觀。
本主題所規劃的專題講座,邀請分別專精於科學史、安寧醫療與生死學、生殖科技、西方醫療史、後殖民與女性主義的學者洪廣冀、蔡友月、吳嘉苓、李尚仁、張君玫等人擔任講師。並為回應2020年由法國哲學家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擔任總策展人的臺北雙年展「你我住在不同的星球上:外交新碰撞」,學實學校將於十月份舉辦由洪廣冀及張君玫擔任對談講師的專場座談「蓋婭、技術和滅絕」。

▌總場次表

#1_2020/03/14(六)2−4 pm
講題|所謂「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講師|洪廣冀(臺大地理系助理教授)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iCENTER二樓

#2_2020/04/25(六)2−4 pm
講題|死亡、醫療化與文明的進程
講師|蔡友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回應人|孫效智(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共享吧

#3_2020/05/30(六)2−4 pm
講題|多胞胎共和國:生殖科技的寄望、風險與治理
講師|吳嘉苓(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共享吧

#4_2020/06/21(日)2−4 pm
講題|科學怪人的前生今世:西方醫學生死觀的演變
講師|李尚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回應人|陳重仁(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iCENTER二樓

#5_2020/07/25(六)2−4 pm
講題|蓋婭與賽伯格的技術政治
講師|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回應人|黃建宏(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副教授)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iCENTER二樓

#6_2020/09/05(六)2−4 pm
講題|用LINE問神也可以:民間信仰在數位時代的轉向
講師|林瑋嬪(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iCENTER二樓

#7_2020/11/29(日)2−5 pm
布魯諾・拉圖專題場 講題|蓋婭、技術和滅絕
講師|洪廣冀(臺大地理系助理教授)、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共享吧

▌講座大綱

#1_2020/03/14(六)2−4 pm
講題|所謂「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講師|洪廣冀(臺大地理系助理教授)

作為一個六年級生,對於蔣介石的「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當不陌生。畢竟,在國小與國中階段,當有正式集會,全校得到禮堂集合時,掛在禮臺兩邊的,大概就是這兩句話。

我一度對這兩句話深信不疑,就如同我對小魚逆流而上的傳說深信不疑一樣。不過,日後,當我有機會接觸到生物學史,對於何謂生命,到底是那個單位擁有生命?生命是否有意義?起了莫大疑惑。那是我在哈佛大學的第一堂課,講者是生物史家埃弗雷特·孟德爾索(Everett Mendelsohn)。他劈頭就問學生,到底什麼是生命?同學拋出各種答案,包括運動、代謝、生殖等判準,老師也一一駁斥。有趣的是,當課程結束,我們還是不知道什麼是生命,只知道在生物學(及其前身博物學)漫長的歷史中,生命從來不是定於一尊的概念。我的演講將延續這樣的精神,盡可能地為各位勾勒一個關於生命的系譜;從啟蒙時期流行的機械論,到受浪漫主義影響的生機論;從個體的生命,到物種的生命,到所謂「生命共同體」,與晚近關係視野下的個體與生命。

回到蔣介石的三十三字箴言,對照目前某些政治與宗教人物的言論,或許我們可以說,生命從來不是個可以簡單定義的概念;一旦它可以被簡單定義,就意味著有人或者團體,試著透過定義生命是什麼,來遂其操控與控制的意圖。哲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已經清楚地點出此點;他稱之為「生命政治」。

* 圖出自1695年由尼古拉斯·哈特索克(Nicolaas Hartsoeker)繪製的精子圖,呈現當時的生命學說。該學說認為,生命係由男人或雄性的精子所賦予,故每個精子裡頭都有個小人住在裡頭。我是在生物學史的課堂上知道這幅畫,印象深刻。

#2_2020/04/25(六)2−4 pm
講題|死亡、醫療化與文明的進程
講師|蔡友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回應人|孫效智(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法國史學家菲立普‧埃里耶斯(Philippe Aries)在他的著作《我們的死亡時刻》(The Hour Of Our Death, 1974)一書中,描寫整個歐洲文明由早期基督教時代一直到今日,隨著不同時期社會的變遷中,所形塑出人對死亡的態度也會有所不同。埃里耶斯指出溫馴的死亡是十世紀初主要的特色,「溫馴」代表對死亡抱持著一種平常的態度,死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一種現象。在這個時期死亡並非是一項個人單獨的冒險,而是包含著全體社區共同的連帶,透過集體的公共儀式使成員感到力量再生,化解失落的危機。直到整個二十世紀中後期(1950-1975),死亡才轉變為是一種羞恥(shameful)的事,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家庭制度的變遷,以及對臨終病人醫療照顧制度化的影響,死亡已很少發生在家中。本次演講將反省死亡在過去幾百年前和今日有何不同?死亡被納入醫療化處理有什麼特色?醫療科技的進步,如何使現代人面臨更多複雜的倫理抉擇?我們是否能透過醫療理念、制度的改進,達到安詳、尊嚴死亡的目標?

#3_2020/05/30(六)2−4 pm
講題|多胞胎共和國:生殖科技的寄望、風險與治理
講師|吳嘉苓(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全球第一個誕生的試管嬰兒,已經慶祝四十歲的生日。研發「體外受精」這項技術的英國科學家,在2010年獲得了諾貝爾奬。人工協助生殖科技,常被當成是醫療突破、不孕的解方,卻也創造了新的健康風險。過程中所使用的刺激排卵藥物以及多胚胎植入,原本為了提高成功率,卻大幅增加多胞胎懷孕的可能性,讓母嬰面臨健康危機。寄望成功,但也要降低風險;到底要採取什麼樣的管制措施,成為各國政府與生殖醫學界的治理重點。
在1998年首度有全球性的統計評比,就發現臺灣胚胎植入數目平均為四個,高居世界第一。當時臺灣試管嬰兒的多胞胎比例超過四成,堪稱多胞胎共和國。本次演講將探討試管嬰兒風險治理的歷史,從科技的社會技術想像、生殖科技的性別政治、管制科學,以及醫療市場的角度,解析臺灣生殖科技發展的特性。

#4_2020/06/21(日)2−4 pm
講題|科學怪人的前生今世:西方醫學生死觀的演變
講師|李尚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回應人|陳重仁(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一八一八年出版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常被視為是「科幻小說」(science fiction)的鼻祖。小說中描寫探尋生命奧秘的醫學生維多·法蘭克斯坦(Victor Frankenstein),在機緣巧合下學會如何由無生命的物質製造出有生命,進而以屍體製造出一個有著人形的「怪人」(monster),引發了一連串的災難。《科學怪人》創作的背景正逢西方醫學思想對生命與死亡的理解出現重大轉折的時期,寫作這本小說的英國作家瑪麗・雪萊(Mary Shelley, 1797-1851)則和推動這些醫學與哲學思潮的主要人物,有著密切的個人連結。這場演講將從《科學怪人》所描繪的醫學與科學觀念出發,回溯西方醫學生死觀幾個重大的歷史轉折,從古希臘的靈魂觀與身體觀談起,接著討論機械論、生機論、唯物論的生死觀,並探討其與現代西方醫學重要發展的關係以及這些變化在藝術與文化上的表現。

#5_2020/07/25(六)2−4 pm
講題|蓋婭與賽伯格的技術政治
講師|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回應人|黃建宏(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副教授、關渡美術館館長)

近年來由於人類世的生態危機意識,蓋婭假說和相關理論再度受到重視,尤其是生命、技術和大地之間的關係,以及人類如何成為或早已經是地質學的力量。在談論這個問題時,很多人文學者忽略人類並不是唯一的歷史行動者,也不是唯一會製造技術的生物,因此也難以掌握其他生命形式在大地演化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在當代後人類甚或反人類的歷史困局中,人類科技的發展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依然是一個很曖昧的議題。賽伯格的批判意象充分體現了人類科技的道德曖昧,並雜揉了對父權體制及資本主義線性歷史觀點的批判,以及當下跨界生存策略的可能性。在這次講座中,我會先分別勾勒蓋婭和賽伯格這兩個跨世紀的核心批判形象,其中蘊含了怎樣的生命政治意向,並探討技術體在生命演化和政治行動中的位置。

#6_2020/09/05(六)2−4 pm
講題|用LINE問神也可以:民間信仰在數位時代的轉向
講師|林瑋嬪(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本次演講將以通訊媒體——LINE——在台灣民間宗教的運用來討論當代數位宗教的特質。我將以一個都市神壇為例,探討它從鄉村、城市到數位時代如何與不同媒介結合的過程。首先,我將論述LINE的即時性與個人性如何使得靈媒能夠跨越地域與時間的限制,提供信徒的立即支持與陪伴。在頻繁的聯繫中,人們對乩童逐漸建立信任、產生依賴並累積情感。這種新的人神關係蘊含了一種由新媒體科技所促成的親密性(new-media enabled intimacy),其特質為跨地(placelessness)、瞬時(instantaneity)以及個人化(individuality);它們是數位時代的人們經驗與感受神明靈力的重要方式。第二,我將探討LINE的使用對宗教各面向——包括信仰、儀式、組織與物質面——帶來的系列改變,目的在說明新媒體對民間宗教產生之整體性的影響。最後,我將探討網路的引入如何給予年輕人參與宗教實踐的機會。他們對媒體技術的熟悉使得他們更能參與網路時代的宗教事務,在當代社會施展前所未有的影響力。

#7_2020/11/29(日)2−5 pm
布魯諾・拉圖專題場|蓋婭、技術和滅絕

講題|拉圖面對蓋婭
講師|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一向主張科學的政治性,以及政治領域應該擴展到包括非人類的行動者。在近年來的生態危機與人類世問題意識中,拉圖轉向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的蓋婭理論,進一步把當代科技科學不斷增生行動者的實踐,扣連到蓋婭動態複合體中的非人類生命能動者。從早期倡議「自然的政治」和「物的議會」到近期強調的「重新把生態加以政治化」和「能動力的重新分佈」,拉圖的理論持續參與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氣候政治與跨物種民主計畫。

講題|拉圖與臺灣經驗
講師|洪廣冀(臺大地理系助理教授)

2020年臺北雙年展的主題是「你我住在不同的星球上:外交新碰撞」(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 New Diplomatic Encounters),由法國哲學家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提出,策展人馬汀.圭納(Martin Guinard)執行。拉圖認為,面對氣候變遷等人類共同的挑戰,我們常陷入的泥沼是,人們各說各話,遲遲無法對正在發生的生態危機取得共識,遑論展開行動。拉圖是以倡言,我們乾脆放棄「尋求共識」;因為,從所謂「本體論轉向」的立場出發,「尋求共識」意味著現實只有一種,而單一的現實即意味著,共識的達成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這是本體論轉向之倡議者無法接受的立場。那麼,我們要如何做?拉圖的想法似乎是,先認定遲遲無法達成共識的多方係活在不同的星球上,有各自worlding的實作,再尋求以「外交手段」來尋求各星球的結盟。在與臺灣學者的座談會中,拉圖還引用了電影《終局之戰》各星球協力對抗意圖毀滅宇宙一半生命的薩諾斯。對臺灣的讀者而言,拉圖的見解或許過於天真,且有歐洲與白人中心主義之嫌。對於來自一個曾經的帝國與穩定之民族國家的拉圖,豈能理解臺灣此蕞爾小國的外交困境?此質疑言之有理——但我認為,這不會是拉圖的問題,是臺灣人文科學研究者的問題。面對來自當代學術中心之白人男性為臺灣社會構思的策展主題,我認為,研究者要做的當是回歸史料與田野,探討臺灣史上不同人群與世界間的「外交新碰撞」究竟撞出了什麼?此碰撞後的產物又對這塊土地與不同人群的境遇造成什麼影響?

在我之前的演講中,我已經談過生命,這次我想要來說說滅絕。我想要說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十九世紀的歐美博物學者如何看待像世界爺、檜木、櫻花鉤吻鮭等分佈地侷限、極易在人為干擾後瀕臨滅絕的物種。在那個自然神學、演化論與浪漫主義仍相互交纏的年代,博物學者如何理解物種滅絕?此滅絕又與當時墾殖資本主義的盛行又有何關係?第二個故事則是關於1920年代臺灣原住民。在這個故事中,我把滅絕延伸至特定生活方式的滅絕,並試著把「環境」此因素帶進此議題的相關討論中。我將說明,關於此「文化與生活方式瀕臨滅絕」的討論,僅針對近代國家、資本主義與主流社會的蠶食鯨吞是不夠的;研究者有必要討論前述面向與環境間的糾結,才有辦法充分闡明「滅絕」之於當代社會的含義。由此,我試著說明,針對滅絕的討論,才有辦法比十九世紀穩居帝國中心之博物學者,以及二十世紀的殖民官僚與學者,走得更遠,也看得更為深刻。

▌講師簡歷

洪廣冀
哈佛大學科學史博士,研究主題為環境史、生物地理學、演化生物學。之後在哈佛的阿諾德植物園(Arnold Arboretum)、DC的史密森尼恩研究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與英國劍橋的李約瑟研究所(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進行博士後研究。目前為臺大地理系專任助理教授。

蔡友月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原唸護理後改念社會學,曾擔任報社新聞部與醫療版編輯,學術經驗包括:美國哈佛醫學院醫學社會學系研究員、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科學研究中心與社會系博士後、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系Fulbright資深訪問學者。目前研究興趣關注Taiwan Biobank、臺灣原住民基因與認同政治、臺灣溯源基因檢測公司的受試者等等。著有《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一書,與學界友人主編《不正常的人?臺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一書,以及紀錄片《病房85033》、《Commitment!練馬可老師與臺灣社會學1955~1999》。

吳嘉苓
現任教於臺灣大學社會學系,主要專長領域為醫療社會學、性別研究,科技與社會研究。近期從事的解謎活動包括人工協助生殖科技規範為何排除非婚男女,臺日韓的生殖科技爭議有何異同等等。於2013-2015年主編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EASTS) 國際期刊。2016-2017年主編臺大婦女與性別研究室出版的《女學學誌》。近年來跟一群朋友共同經營「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生動盟)https://www.facebook.com/BirthReformAllianceTW,目標之一是在這個全世界助產師接生比例最低的國度,重新建立多元的生產模式。

李尚仁
李尚仁在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科學史、科技史與醫學史中心取得博士學位,並於倫敦衛康醫學史研究所(Wellcom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從事博士後研究,現職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李尚仁的研究領域是現代西方科學史與醫學史,尤其是十九世紀的醫學與生命科學,主要研究興趣是帝國與現代西方醫學的關係,這裡的「帝國」指涉的既是十九世紀全盛的大英帝國,也是即將崩解的中華天朝帝國。已出版的主要研究主題是曾經擔任大清海關醫官,日後返英創立倫敦熱帶醫學校而有「熱帶醫學之父」之稱的萬巴德(Patrick Manson, 1844-1922)的研究事業,著有《帝國的醫師》(允晨),翻譯有《老科技的全球史》、《柯倫醫師吐真言》(左岸)。

張君玫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求學時期開始從事社會科學的理論翻譯工作,博士論文研究華文現代性的相關論述,一向主張跨科際的研究取向。研究與教學領域為社會學理論、後殖民論述、女性主義理論、生態與動物研究等。主要著作包括《後殖民的賽伯格:哈洛威和史碧華克的批判書寫》(臺北:群學,2016)、《後殖民的陰性情境:語文、翻譯和欲望》(臺北:群學,2012),〈分子化翻譯〉(Molecular Translation),《臺灣理論關鍵詞》(Keywords of Taiwan Theory),史書美、梅家玲、廖朝陽、陳東升編,頁21-34。(臺北:聯經出版社,2019)

林瑋嬪
英國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曾任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與人類學系系主任。專長為宗教人類學、親屬人類學與漢人研究,長期關注宗教議題,特別是物質文化與媒介相關研究。著有專書 Materializing Magic Power: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Villages and Cities(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5),該書獲得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以中文出版為《靈力具現: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台大出版中心,2020)。編有《媒介宗教:音樂、影像、物與新媒體》(台大出版中心2018)。

 
Back To Top

參觀資訊

公館立方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02)23689418
開放時間:週三~週日,下午2~8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水源市場東側-東南亞戲院後方巷弄,「山嵐拉麵」與「愛妮雅化妝品」之間的白色小門

立方7F
開放時間:週三~週六,下午2~7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1號7樓
(02)23636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