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計劃-第二聲部:訊號

交响計劃-第二聲部:訊號

 

在張永達「交响計劃」展出期間,同時舉辦六場演講,分別在不同的藝文空間舉行。其中「第二聲部:訊號」將舉辦於立方計劃空間,由黃建宏擔任講者。

關於本講座

訊號決定了世界的樣貌,從貝爾實驗室的機器聲音實驗到決定二戰太平洋海戰成敗的雷達,一直到六〇年代第一代電腦處理器的運算,似乎預示了我們未來世界是一個屬於訊號的世界。數位化自然就是這個訊號世界的發展軸線,但有趣的是訊號化的世界瓦解了過去階級化的世界次序,甚至可以說瓦解了固定的生活認知與單個世界、實現出一個差異經驗不斷生成的多個世界的真相。

關於「交响計劃」

張永達的聲音藝術從日常不具名的聲音出發,這些不具名的碎片構成藝術家所感受的真實環境,通過轉譯成訊號的過程,便開始啟動聲音思維。如果視覺的環境形成安置身體的明確框架,那麼聲音將成為一個以理性作為藉口的現代性忽略、或無法描繪、掌握的範疇。因此,聲音是一種因點而異瞬息萬變的雜交場域,甚至,不是場域。經由記憶與即時感進行的訊號還原就如「創意翻譯」多麼弔詭,他作出的風景顯然為這雜交離散給出一群跨越道德的訊號。往前一步,聲音更翻譯了其他訊號、其他轉譯現實的各種訊號,也因此,所有敏感的問題開始與聲音有關:聲音提示著我們遺忘的方向。

聲音藝術是極難以論述進行轉述的作為,更何況當論述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在今天的台灣當代藝術中變得模糊;在這個不缺展覽的時代氛圍下,展覽座談也變得形式化而可有可無,因此,論述的焦點開始逸散、甚至每一次展覽、每一件作品與每一次事件都僅能獲得稀薄的談論,更甚者可以想見「檔案」越來越難以建立。面對這種發散的論述環境,我嘗試不再著眼於展覽的構成和形式,而是知識(話語)生產的可能性:聚焦與聚能。

「交响計畫」就是依據對藝術家的分析與延伸,安排更為聚焦的「講述」,通過講演者讓我們得以更細微且更寬廣地穿透在藝術家與聲音藝術之間,並藉此有效率的話語生產匯集出一個關於該藝術家的專業檔案。

「交响計劃」講座場次

第一聲部:聲音與社會文化 by 王咏琳(2013.6.9 @新苑)14:30
第二聲部:訊號  by 黃建宏(2013.6.13 @立方計劃空間)20:00
第三聲部:介質  by 賴火旺(2013.6.14 @數位藝術中心)19:00
第四聲部:翻譯的政治  by 陳泰松(2013.6.15 @台北藝術中心)14:30
第五聲部:影像  by 王俊傑(2013.6.15 @福利社)19:00
第六聲部:身體  by 蘇文琪(2013.6.16 @新苑)14:30

Back To Top

參觀資訊

公館立方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02)23689418
開放時間:週三~週日,下午2~8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水源市場東側-東南亞戲院後方巷弄,「山嵐拉麵」與「愛妮雅化妝品」之間的白色小門

立方7F
開放時間:週三~週六,下午2~7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1號7樓
(02)23636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