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與時代系列講座:「多重聆聽」大衛・圖伯與澎葉生對談

聲音與時代系列講座:「多重聆聽」大衛・圖伯與澎葉生對談

自從十九世紀末,麥克風、收音機、錄音機、…等等電子聲響設備陸續發明和普及之後,現代人的聆聽環境已越來越不單純。這不但影響了現代音樂與聲響文化,也同時改變了人們聆聽的方式。
立方計劃空間榮幸邀請近日來台的大衛・圖伯(David toop)以及澎葉生(Yannick Dauby)在「聲音與時代」系列講座中對談。兩位講者將從正於立方展出的《渾沌》開始,談及兩人的創作,和現代多重聆聽的途徑:音景的聆聽、錄音的聆聽、播放音樂的聆聽、展覽聲響的聆聽、….。
* 本活動有現場口譯

大衛・圖伯  David Toop

身兼作曲家、作家、樂評人及聲音策展人等多重身份,目前為倫敦藝術大學聲音文化與即興系(Audio Culture and Improvisation at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主任及倫敦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lbert Museum)聲音策展人。曾與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並多次應邀赴東京、北京及倫敦各地美術館演出,同時也為The Wire, The Face等雜誌撰寫專欄,個人陸續發行了9張專輯及5本專書,其著作至今已被翻譯成11種語言,為國際重要聲音藝術家。他的寫作所涉獵的範圍極廣,從德布西、實驗音樂到嘻哈(Hip Hop)、氛圍音樂(Ambient)、電音舞曲(Tehcno)等(引自台北藝術大學科藝中心)
* 參考文件《Ocean of Sound》序言中譯

澎葉生 Yannick Dauby

1974年生於法國,聲音藝術工作者。他的創作和研究從音樂開始,並延展極廣:即興演出、電子原音音樂(electroacoustic)編曲,以及人類音樂學。他持續不斷在大自然,都會和工業環境中進行錄音工作,特別在歐洲各地和其它地區(如印度,台灣)。近幾年來持續來台發表聲音創作,並至台灣各地進行田野錄音。許多在台灣錄製的音景被轉化成一些個人編曲作品的創作源頭,且至今已有不少臺灣音景或特有的動物聲音被收錄在法國等地的出版品中。
相關活動
2014.10.17 《尋找聲音.聆聽寧靜》
2014.10.18 失聲祭 88
Back To Top

參觀資訊

公館立方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02)23689418
開放時間:週三~週日,下午2~8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水源市場東側-東南亞戲院後方巷弄,「山嵐拉麵」與「愛妮雅化妝品」之間的白色小門

立方7F
開放時間:週三~週六,下午2~7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1號7樓
(02)23636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