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與時代系列座談 第三季 第三場:何東洪「身體、移動與記憶」講座
身體、移動與記憶:試論流行音樂的聲響軌跡
11月中公視紀錄片〈聽時代在唱歌〉,以單薄的線性歷史觀點描繪了近代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的變遷,播出後隨之引發了一些不滿與討論。
此座談亦是延續著對此紀錄片的回應,但從一個側面起頭,一個個人聆聽的身體感知的小歷史起頭。此小歷史的前提是,相信人的身體是聲音的儲藏載體,而人的移動與成長,會將此儲藏以不同的方式記憶著。因而,我們的音樂聆聽故事,也就可能是一層層的社會性軌跡。
藉此,此座談想談論幾個課題:
1. 如何從個體的經驗談世代的聆聽感知結構?
2. 大歷史與小歷史的合謀與傾輒為何?
3. 而兩者的同與異意味著何種訊息?我們又如何看待音樂的政治意義?
4. 以產業、結構的角度理解歷史和以個人的體驗所敘說的故事之間,有何關連?
2. 大歷史與小歷史的合謀與傾輒為何?
3. 而兩者的同與異意味著何種訊息?我們又如何看待音樂的政治意義?
4. 以產業、結構的角度理解歷史和以個人的體驗所敘說的故事之間,有何關連?
本次講座採取工作坊的形式,參加者請帶一首你無法忘懷的歌曲來(MP3,或是CD皆可),並依這首歌述說你的故事,與他人分享。
關於何東洪
台北Live House「地下社會」的DJ,也是輔大心理系教授,關注流行音樂研究、青年文化與政策、文化經濟學、當代批判理論、社會科學質性研究等領域。從學生時期至今,不但參與推動社會運動、媒體改造行動,也持續關心台灣音樂文化。(詳細簡介請見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