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學實學校|天工開物III ——藥與疫、物與神

2021學實學校|天工開物III ——藥與疫、物與神

2021 學實學校 「天工開物III——藥與疫、物與神」 學實學校(Praxis School)是立方計劃空間自2016年開始,以年度為單位進行規劃的系列主題講座/工作坊計畫。2021年的學實學校延續過去兩個年度中「天工開物──現代生活與技術史」這個主題,繼續探究人與物、生活與技術之間的關係及其歷史。在2020年全球經歷了Covid-19新冠疫情的衝擊,個人的與集體的生活皆遭逢劇烈的改變,2021年,學實學校將對現代生活裡的「藥/病/毒」這幾個概念重新思考:對我們(人)而言,藥、病或毒的認知和判定為何?其背後與之應對的精神與信念,乃至於與當代政治、經濟與科學系統如何共構塑造了人與環境的關係。本年度講座邀請了來自文化研究、文學史、醫學史、當代藝術、人類學、科學史、社會學等不同領域的學者,包括許宏彬、陳重仁、李尚仁、黃建宏、蔡友月、洪廣冀和林瑋嬪等擔任講師,為我們次遞推展關於病疫、醫療、技術等議題,關注生活中物質性發展與精神建構的歷史·並同時思考未來。 

講題

2021/3/6(六)24 pm   阿片的滋味  (許宏彬) 

2021/4/10(六)24pm  感染論述的自我技術與恐懼政治 (陳重仁) 

2021/7/3(六)24pm 傳染與異物:天花與反疫苗運動的歷史  (李尚仁) 

2021/7/24(六)24pm “Ecology” 是如何變成「生態學」? (洪廣冀

2021/8/7(六)24pm 負熵之夢:離散意識與智能革命  (黃建宏)  

2021/9/5(六)24pm 基因科技重寫歷史:祖先、起源與科學論戰  (蔡友月) 

2021/9/25(六)24pm 氛圍道教:轉型中的台灣當代安龍送虎儀式 (林瑋嬪) 

▍講座大綱

阿片的滋味 
講師 | 許宏彬 
時間 |  2021/3/6(六)2−4 pm 
地點 | C-Lab iCenter 2F (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在臺灣的歷史長河裡,曾有著許多吸食阿片的人。臺灣是東亞最早有阿片吸食文字記載的地區之一,然而關於吸食者的生活及活動卻早已在我們的記憶中煙消雲散了。阿片使用者在那個煙霧裊裊的環境中,究竟從事什麼活動?是獨處或群聚?而那又是個怎樣的空間?是室內或室外?是自家或公眾場合?更重要的是,阿片吸食與怎樣的生命情境結合,成為我們重新理解自身過往的重要片段?本講座將帶領聽眾回到過往,重新發現阿片在臺灣拓殖發展的過程中曾扮演豐富且多樣的角色。到了日治時期,隨著阿片問題的國際化、刑罰化及醫療化,使得阿片吸食逐漸成為不便利的社交活動以及不文明的象徵,進而改變吸食者的組成結構與輪廓,也限縮了吸食活動的社會空間,讓吸食者最終無處安處。 

感染論述的自我技術與恐懼政治 
講師 | 陳重仁 
時間 | 2021/4/10(六)24 pm 
地點 | C-Lab iCenter 2F (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感染是古老的疾病,也是文明的疾病,感染伴隨著文明演進,文明發展雖然快速,但感染始終是如影隨形的背後靈。本演講將討論當代英文小說與電影的感染論述,透過分析小說、流行文化與醫學論述建構的感染文化與入侵想像,感染書寫看似扁平刻板,卻提供檢視社會觀與道德秩序的機會。感染書寫蘊含豐富的倫理比喻,感染書寫被賦予異常化與病理化的意涵,體現生命政治的規範治理。感染不只是身體的病徵,顯示個人與集體抉擇的多元倫理面向,透過日常生活的落實參與,成為判定健康倫理與道德衛生的標準。感染判定健康與病態的區隔,建構衡量審視道德操守與行為準則的規範,仲介各種管理規訓的權力施行,標示生活中各種人人得以監視且治理的管制對象。 

傳染與異物:天花與反疫苗運動的歷史 
講師 | 李尚仁 
時間 | 2021/7/3(六)2−4 pm  
地點 | 線上講座
*因應防疫升級,本場講座已改為線上講座。直播網址將公告於本網頁與立方計劃空間臉書

天花是人類最古老的傳染病之一,曾在歷史上造成大量人口的罹病和死亡,十八世紀歐洲罹患天花而死的人佔當時全體死亡人數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左右。在大航海時代歐洲人將天花帶到美洲,更對當地原住民造成毀滅性的災難。不過天花也是人類最早發展出疫苗的疾病,也是第一個透過疫苗加以撲滅的傳染病。一般常將天花疫苗的發明歸功於英國醫師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1749-1823),他在1796年進行以牛痘預防天花的實驗,於1798年發表研究成果並倡議牛痘接種。然而在這之前接種牛痘已經是種民俗防疫方法,而以接種人痘(variolization)來預防天花的方法,更是在中國與鄂圖曼帝國流傳久遠。另一方面,隨著牛痘接種法的推廣,在一些歐洲國家也出現反疫苗運動。反對牛痘接種的表面理由是恐懼將來自動物身上的異物植入人體,但這些運動背後往往有更複雜的政治與文化因素。這場演講將以天花為例,介紹疫苗的歷史並討論反疫苗運動背後的政治動員與文化想像。 

“Ecology” 是如何變成「生態學」?
講師 | 洪廣冀
時間 | 2021/7/24(六)2−4 pm
地點 | 線上講座

生態或生態學無疑是當今台灣社會最重要的關鍵詞之一。「生態」一詞的英文為ecology,來自1866年德國生物學者Ernst Haeckel所創的新詞: “Ökologie”,原意為「寓居之學」,或關於「家」的科學。然而,Ökologie是如何轉為ecology,又成為當今的生態學?單就字面上來看,“Ökologie” 與生態學的差異可說不小;並且,若考慮到,提到生態時,我們聯想到的總是植物與動物生態,與以「家」為中心的Ökologie,說是位於光譜的兩端,並不為過。在本次演講中,我將分享晚近從事台灣環境史與生態學史的研究心得。我將說明,從 “Ökologie” 至生態學的過程,既與19世紀中葉歐美學界興起的實驗轉向(experimental turn)有關,又涉及19世紀晚期日本知識份子脫亞入歐的企圖,以及20世紀上半葉中國社會救亡圖存的危機感。讓前述過程更有趣的是,當日本與中國知識份子費盡心思理解Ökologie與ecology的含義時,台灣既成為日本帝國的生態學實驗場;於1949年之後,生態學又轉為中國技術官僚改造台灣社會體質時的概念架構。要之,我將說明,台灣社會與生態學的糾結既深且長,絕對不是政治解嚴、環境運動興起後的嶄新現象。若關心臺灣環境者不能正視並探究此糾結,逕自勾勒出一個貪婪的掠奪型國家,以此凸顯當代環境與生態保育是多麼的「新」,甚至以今窺古,拿今日的保育概念硬套在歷史行動者頭上,我們將失去從台灣環境史中獲取任何教訓的機會。

負熵之夢:離散意識與智能革命
講師 | 黃建宏
時間 | 2021/8/7(六)2−4 pm
地點 | 線上講座

*因應防疫升級,本場講座有可能改為線上講座。請注意立方計劃空間臉書公告。

「技術界」究竟意味著什麼樣的世界?它跟我們過往通過人文科學所認知的社會、世界和全球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關係?還是要一直重複歐美「認識論斷裂」的說法,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行商品化的「典範移轉」?

斯蒂格勒在技術哲學與數位科技所帶來的思想轉變的研究極具開創性,他的論述勇於面對問題,雖然遺憾的是他的驟然逝世,但他在許多概念上,如藥控、器官學、元電影、離散影像等等的開發,都賦予我們相當的啟發,讓我們能夠繼續在面對智能城市與人工智慧時,有著足以相應的思想能動性。本講座會聚焦在這些相關概念,來跟大家討論理論思想在數位技術時代的可能性。

基因科技重寫歷史:祖先、起源與科學論戰 
講師 | 蔡友月 
時間 | 2021/9/5(六)2−4 pm  
地點 | Webex 線上座談

科學人類學者 Paul Brodwin強調,「追溯一個人的祖先已不再只關乎實驗室的技術,而是一個政治性的行動」。1980年代基因科技的進步帶來新革命,特別是基因體定序圖譜初稿完成後,全球越來越多科學家利用基因科技重寫歷史、尋找祖先起源的公司全球興起,逐漸影響當代人群的認同與差異政治。在此學術潮流中,以原住民基因為主的科學知識論述,涉入了台灣人DNA組成、起源的討論與爭議,不僅逐漸對台灣的認同政治產生特殊的影響,也引發台灣與中國兩邊的科學爭論。本次演講帶入科學知識社會學的反省,提供一種「反身性的生物社會性」的新視野,當代尋根、溯源的基因檢測科學知識出現,不只牽涉實驗室內單純的科學技術,也具有相當的政治意涵,如何避免走向種族偽科學帶來的危害,這對於反思科學在族群、國族的認同政治中的角色,對當代的台灣尤其重要。 

氛圍道教:轉型中的台灣當代安龍送虎儀式
講師 |林瑋嬪
時間 | 2021/9/25(六)2−4 pm
地點 | 線上座談

米龍,原是台灣北部正一派道壇在《安龍謝土》科儀中的特色。人們在建築(尤其是建廟)的時候擾動了土地的龍神,落成後必須要安龍送虎;這是人們與土地重新修復關係的重要方式。在傳統廟宇慶成醮典中,道士以米在內壇一草蓆上排出龍形,行安龍送虎儀式,時間約在一個小時即可完成。然而近二十年來,無論在規模、舉行時機與頻率上都有很大的改變。有些地方的安龍甚至已經逸出慶成醮的脈絡,獨立舉辦。例如這幾年流行的「安龍護國祈福大典」,或是因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而舉行的「消災祈福米龍」、「和瘟安龍祈福法會」等。米龍的製作不但從素樸的草席大小越做越大,而且走向藝術化,成為創造氛圍的媒介。這個演講將以兩位安龍著名的道士—台北府城隍廟李游坤道長與新竹太初玄清宮葉峻男道長—為例,來探討當代安龍儀式轉變的意涵。

講師簡介

許宏彬 
許宏彬目前任教於成大歷史系,主要的研究興趣在於探索近代科技、醫療,與臺灣社會之間交織且共構生成的關係(STS或STM)。許宏彬目前主要朝兩個方向進行研究。首先,是阿片在臺灣的歷史,特別關注殖民時期的科技與醫療發展與阿片及其吸食者的現代化兩者間的關連。其次,他也正投入你我身邊早期一般開業醫的日常生活(如往診)研究,以及醫業經營與國家、市場、專業、社區及患者間的關係。 

陳重仁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學與醫學跨領域研究、文學與文化理論、當代英國小說、十九世紀英國小說。專書著作《文學、帝國與醫學想像》(書林,2013) 檢視醫學知識介入並規訓文學書寫與帝國文化的建構。近作Victorian Contagion: Risk and Social Control in the Victorian Literary Imagination (Routledge, 2019),討論維多利亞時期感染的醫學論述介入風險與社會控制的文化想像,成為文學創作與社會觀察的重要依據。 

李尚仁 
李尚仁在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科學史、科技史與醫學史中心取得博士學位,並於倫敦衛康醫學史研究所(Wellcom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從事博士後研究,現職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李尚仁的研究領域是現代西方科學史與醫學史,尤其是十九世紀的醫學與生命科學,主要研究興趣是帝國與現代西方醫學的關係,這裡的「帝國」指涉的既是十九世紀全盛的大英帝國,也是即將崩解的中華天朝帝國。已出版的主要研究主題是曾經擔任大清海關醫官,日後返英創立倫敦熱帶醫學校而有「熱帶醫學之父」之稱的萬巴德(Patrick Manson,1844-1922)的研究事業,著有《帝國的醫師》(允晨),翻譯有《老科技的全球史》、《柯倫醫師吐真言》(左岸)。 

洪廣冀 
哈佛大學科學史博士,研究主題為環境史、生物地理學、演化生物學。之後在哈佛的阿諾德植物園(Arnold Arboretum)、DC的史密森尼恩研究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與英國劍橋的李約瑟研究所(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進行博士後研究。目前為台大地理系專任副教授。 

黃建宏 
生於1968年,台灣高雄人,畢業於東海大學化學系,之後前往巴黎。在賈克·洪席耶的指導下於2004年取得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所美學組博士。2005年起先後任教於世新大學廣電系、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副教授,2017年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兼任所長,2018年起擔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副教授及關渡美術館館長。 

蔡友月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目前研究興趣關注Taiwan Biobank、台灣原住民基因與認同政治、台灣溯源基因檢測公司的受試者等等,相關著作發表於《台灣社會學》、《台灣社會學刊》、BioSocieties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等期刊。著有《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一書,與學界友人主編《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台灣的後基因體時代:新科技的典範轉移與挑戰》等書,以及紀錄片「病房85033」、「Commitment!練馬可老師與台灣社會學1955~1999」。 

林瑋嬪 
英國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曾任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與人類學系系主任。專長為宗教人類學、親屬人類學與漢人研究,長期關注宗教議題,特別是物質文化與媒介相關研究。著有專書 Materializing Magic Power: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Villages and Cities(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5),該書獲得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以中文出版為《靈力具現: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台大出版中心,2020)。編有《媒介宗教:音樂、影像、物與新媒體》(台大出版中心2018)。 

Back To Top

參觀資訊

公館立方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02)23689418
開放時間:週三~週日,下午2~8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水源市場東側-東南亞戲院後方巷弄,「山嵐拉麵」與「愛妮雅化妝品」之間的白色小門

立方7F
開放時間:週三~週六,下午2~7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1號7樓
(02)23636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