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講座回顧
聲音與時代系列講座:「沒有校園的民歌」-范揚坤、黃國超、鍾永豐、何東洪
「民歌」既傳統又基進,既鄉土又現代。如果民歌不只是「校園民歌」或「小清新」,我們要如何理解它?我們特邀請了范揚坤、黃國超、鍾永豐與何東洪四位學者暨音樂實踐者進行連續三場交叉討論的講座,深入「民歌」如何被傳唱、紀錄,如何從歷史走到現代等議題。
聲音與時代系列講座:「細數台灣禁歌與淨曲」-徐睿楷
立方計劃空間特別邀請對台灣禁歌有深入研究的徐睿楷(Eric Scheihagen)來談台灣的「禁歌與淨曲」,帶我們進一步了解當初是在怎麼樣的政治環境因素之下,歌曲成為被禁止或被淨化的語言的。
聲音與時代系列座談 第三季 第三場:何東洪「身體、移動與記憶」講座
本講座為紀錄片〈聽時代在唱歌〉的延伸。〈聽時代在唱歌〉是以一單薄的線性歷史觀點描繪近代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的變遷。本講座將延伸討論:如何從個體的經驗談世代的聆聽感知結構?大歷史與小歷史的合謀與傾輒為何?兩者的同與異意味著何種訊息?我們又如何看待音樂的政治意義?以產業、結構的角度理解歷史和以個人的體驗所敘說的故事之間,有何關連?等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