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講座回顧​

「民歌」既傳統又基進,既鄉土又現代。如果民歌不只是「校園民歌」或「小清新」,我們要如何理解它?我們特邀請了范揚坤、黃國超、鍾永豐與何東洪四位學者暨音樂實踐者進行連續三場交叉討論的講座,深入「民歌」如何被傳唱、紀錄,如何從歷史走到現代等議題。

十九世紀末,麥克風、收音機、錄音機等電子聲響設備陸續發明和普及後,不只影響了現代音樂與聲響文化,也同時改變了人們聆聽的方式。本次講座特別邀請到大衛・圖伯(David toop)以及澎葉生(Yannick Dauby)兩位藝術家就其各自創作與和現代多重聆聽的途徑:音景的聆聽、錄音的聆聽、播放音樂的聆聽、展覽聲響的聆聽等展開對談。

Back To Top